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5月26日 星期四

    保障房分配乱象亟待治理

    《 文摘报 》( 2011年05月26日   01 版)

      对保障房虚假信息申报者,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日前下发了第三批290份《行政处罚预告知书》,此次查处不仅人数大涨,而且处罚名单还再现了身家百万元的“富豪”。

      一方面是不符合条件的“挤入”保障房;另一方面却出现保障房分配后闲置和转租转售的情况。

      华庭小区是福建省宁德市的大型保障房项目,记者从华庭小区物业管理处了解到,该小区交付业主使用已有3年多,目前入住率不足20%。该小区的王先生甚至在宁德房产网上发布售房信息。

      记者调研发现,造成保障房分配乱象层出不穷的根源在于,保障房分配准入、公示、管理、退出等四大关节存在诸多漏洞。

      科学设置准入门槛,是实现保障房公平分配面临的第一道难关。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地方保障房准入门槛由主管部门制定,社会公众无缘参与,有的甚至是地方主管部门领导拍脑袋决定。

      其次是公开透明监督难。在保障房分配公示环节,许多地方政府部门的第一反应常常是躲避社会监督,从公示环节患上“节假日公示综合症”可见一斑。

      第三道难关是管理难。现在各地的机构设置大多为住房保障部门和居委会、物业公司,并由其进行日常管理和核查。实际上,仅靠物业公司的检查、管理是不够的,因为其作为企业,不具有相应的行政职能。

      最后,实现保障房再分配时就遇到了退出难。福建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柳文定说,申请者何时有私车开了、收入是否变化了,等等,这些情况很难及时发现。

      业内人士建议,应加快推动建立住房保障、房地产、民政、公安、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查系统,从而了解申请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

      还有专家指出,当务之急是要在各地立法探索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国家层面的住房保障法律,确保未来5年3600万套保障房实现公平分配。

      (《中国青年报》5.23 来建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