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5月26日 星期四

    未来十年,中国将要“大扶贫”

    《 文摘报 》( 2011年05月26日   01 版)

      4月26日,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进行了审议。这意味着“新十年扶贫纲要”即将出炉。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扶贫减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贫困人口明显减少。“新十年扶贫开发由于直接面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新纲要的内涵更丰富,意义更深远。”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表示。 

      不过,他同时也指出:“由于中国不同地区在人口、资源配置、环境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未来十年减贫任务仍很艰巨。”

      第一,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尽管按照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农村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3%以下,但这个绝对数量仍然不小。

      第二,致贫返贫因素增加。在中国的贫困人口中,既有一直处于贫困线以下的长期贫困人口,也有因自然灾害、市场、家庭等因素而徘徊在贫困线附近的短期贫困人口,其中,后者占比接近三分之二。对于后者来说,即使经过努力越过了贫困线,要保证其稳定脱贫还要付出巨大努力。

      第三,相对贫困日益突出。当前,一些地方和城市发展较快,部分群体收入较高,但另一些地方和群体发展则相对滞后。“这种贫困问题更值得关注,解决不好会产生诸多问题。”

      第四,贫困的流动性问题需引起关注。我国现在农民工已接近2.5亿,其中超过1.5亿人是到外地务工,由于他们普遍存在收入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更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等变故的影响。

      基于此,郑文凯认为:“新时期扶贫,本质上是一种更宽领域、更广视角的‘大扶贫’。”所谓大扶贫,不只是指扶贫主体要多元化,还要关注扶贫对象收入以外的方方面面的状况,包括其享有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多方面服务的状况。“这需要借助国务院扶贫开发小组30余个成员单位的力量,更需要广泛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瞭望》2011年第21期 张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