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参加哈佛中国论坛,正好遇到MIT(麻省理工学院)校庆150周年。在MIT读书的留学生刘欢带我参观了校园。
偌大校园中,没有一点庆祝气氛。而校庆活动的重头戏——MIT建校150周年展览,被放在他们的博物馆,博物馆是一座低矮的楼。这里没有彩旗、横幅,进门处,也不像国内大学那样,突出地显示学校培养的领导人之类。总的感觉是很低调,虽然从这所学校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高达76位,比哈佛的40位还多。
据介绍,这次MIT的校庆主题,居然是反思:如何继续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MIT的校庆大会是在波士顿展览中心举行的。我到了展览中心,也没有任何“气氛”,不见一条喜庆的横幅。校庆大会开始,举行的仪式是教授们身着博士服庄重的入场。整个校庆活动,居然没有主持人,没有介绍出席这次校庆的重要来宾。在校长和教授们的发言中,关注的是未来100年MIT的发展。
在MIT的短暂经历,让我真切感受到何为真正的大学。
(《北京青年报》5.7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