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5月17日 星期二

    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应人性化

    《 文摘报 》( 2011年05月17日   06 版)

      2011年2月,北京市政府规定,“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这项政策的本意是禁止外地投机客到北京市从事房地产投机活动,但这样做在客观上限制了外地居民基本的民事权利。

      笔者认为,这项规定首先违反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规定。上述两法反复禁止地方政府采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等方式,限制正常的经营活动;而限制外地居民到北京市购买住房,正是一种法律禁止的行为。

      其次,北京市宏观调控政策违反了我国纳税人平等原则。消费者在北京市购买商品,经营者在北京市从事交易活动,都是法律意义上的纳税人。要求外地购房者必须出示“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不仅是对外地人的歧视性规定,也是对其他纳税人的歧视性规定。

      再次,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建立全国统一个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大背景下,要求在北京市购买商品房必须“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这破坏了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解决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无非有两种方式:一是增加供给,一是抑制不合理需求。北京市的问题就在于,投资性需求过于旺盛,而消费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增加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千方百计满足居民基本的保障性住房需要。对于投资性需求或者投机性需求,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征收房产税的方式加以宏观调控。

      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政府过于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片面依赖房地产经济造成的。如果能够改弦更张,把大量土地用于增加保障性住房,就可以有效解决住房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同舟共进》2011年第5期 乔新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