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5月10日 星期二

    “曝光”何必羞答答

    《 文摘报 》( 2011年05月10日   01 版)

      最近,有关部门公布了《2010年工商机关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十大典型案例》。令人不解的是,其中没有一例出现违法企业、商家的名字,而代之以“××公司”、“××市场”等。

      想“曝光”而又不点名,这样的纠结又为何?有关人士的解释是,“不公布企业名字,主要是从社会稳定出发”。这样的解释显然站不住脚。无论哪家企业,如果违法违规,就应该受到惩罚,被点名和曝光可以起到震慑和以儆效尤的作用。反之,如果政府部门,在“公开”批评时保护了违规企业的“隐私”和社会声誉,则会带来不可小觑的副作用——可能助长部分违法违规企业的嚣张气焰;而其他的“看客”也许会认为,违法违规的代价并不是很大。

      当一些企业做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后,我们经常会说“监管不力”。其实,该公开批评的时候顾虑重重,也是监管不力的一种体现。如果再深究一步为何会心慈手软,那就更值得反省和思考了。

      (《解放日报》5.4 徐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