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4月19日 星期二

    苏联历史上的三次改革

    《 文摘报 》( 2011年04月19日   06 版)

      十月革命解决了政权问题,如何建设政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使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等等问题尚需探索和不断改革。苏联历史上共进行过三次改革。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是军事共产主义制度,其粮食征收制拿光了农民的粮食,引起广大农民的严重不满,内战后期农民暴动遍及全国,1921年初苏维埃政权发生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于是出现了列宁领导的第一次改革,实行了以粮食税为起点的新经济政策,从而解决了同广大农民的冲突和矛盾,找到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进了市场机制。这次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工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斯大林全面执政后实际上返回到被列宁否定了的军事共产主义体制,实行剥夺农民的强制集体化、以军事工业为重点的片面重工业化,同时对国内广大党政军民实行残酷的大规模镇压。斯大林去世后,实行改革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于是出现了由赫鲁晓夫领导的第二次改革。赫鲁晓夫从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入手,揭开斯大林问题的盖子,开始为遭受无辜镇压的人士平反昭雪,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农业的领导。然而他的改革没有触及政治体制这一根本问题,却侵犯了统治阶层的利益,终于在一场宫廷政变中被赶下台。

      第三次改革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这次改革试图恢复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模式,从社会主义目标和体制上改造苏联,使社会主义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这时最佳的改革时机已经不再,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在册权贵集团制造重重阻力,而最重要的是没有能够团结全国上下,采取恰当的措施推进改革,从而导致改革夭折,苏共丧权,联盟解体,这是始料不及的。

      (《北京日报》4.11 郑异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