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4月19日 星期二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1年04月19日   06 版)

      未成年人死亡该怎样赔偿

      刘永光等在2010年第11期《贵州社会科学》上说,按我国现行的死亡赔偿金制度,未成年人一旦遇侵害致死只能适用与成年人一样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在目前我国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背景下,未成年人的死亡往往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对造成未成年人死亡的,加害人在支付财产性赔偿金的同时,也要进行精神损害赔偿。在加害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还应加重其责任,要求其承担惩罚性赔偿,以达到预防和教育的作用。

        近代中国“黄色”词义变异轨迹

      黄兴涛、陈鹏在2010年第6期《历史研究》上说,英文黄色一词Yellow除了表颜色的本义之外,亦带有一些贬义色彩,但无色情、下流、淫秽之意味,而英语世界真正与色情相对应的颜色词是“Blue”,如色情电影即称“Blue Movie”。在近代中文词汇里,来自西方、带有“黄色”二字且真正传播开来的外来词和新概念,只有“黄色新闻”、“黄色工会”等。黄色新闻(Yellow Journalism)指内容为捏造、夸张、刺激的新闻,并无色情、淫秽之意。但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因“黄色新闻”不可避免地大量涉及色情、淫秽之事,久而久之,淫秽之意愈发凸显,1946年前后,“黄色刊物”、“黄色音乐”、“黄色电影”、“黄色文学”等词汇相继出现,“黄色”一词的淫秽色情含义最终生成、扩散并定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