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4月19日 星期二

    喝药酒应因人而异

    《 文摘报 》( 2011年04月19日   04 版)

      年逾五旬的老樊喜好饮酒,前不久,他在临睡前喝了一杯自泡的药酒,结果半夜时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呕吐等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后确诊老樊为乌头碱药物中毒,而且影响到他的心脏功能。

      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自制药酒,人参、枸杞、黄芪、海马、乌头……都用来泡着喝。但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酒的适应性也不同,所以自制药酒及饮用药酒必须讲科学,避免走入误区。

      古代医家曾明确指出:“药酒补虚损,宜少服,取缓效。”在服用药酒时,要根据个人对酒的耐受力,一般每次服用15~30毫升,早晚各饮1次或每日3次为宜。大量服用药酒的后果与过量服用药品相同,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中医强调,选用药酒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者,应选用滋补类药酒,如五味子酒、十全大补酒、人参酒等;风寒、中风后遗症者应饮活血化瘀类药酒;风湿病患者可选用风湿药酒、五加皮酒、木瓜酒等祛风湿药酒。

      很多人认为,酒是陈的香,药酒也应该是泡的越久越好。事实并非如此,饮药酒要注意时效,储存得当的情况下,一般优质酒以储藏4~5年为最佳。如果长期储存,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使酒精度下降,酒味变淡,香气消失,药效也会受到影响。

      由于药酒以酒泡制而成,对酒有禁忌的人如肝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病患者等不宜服用药酒。

      (《健康报》4.6聂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