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沾益县劳动保障局主管劳务输出的副局长陈家顺,是县里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他先后五次在义乌附近工厂“卧底”做“农民工”,养过猪也做过老师,了解劳务工们的生存工作环境。五年来,他先后带出了6000多名家乡的劳务人员到浙江打工。
记者:沾益县外出打工的人多吗?
陈家顺:劳务输出是我们的七大产业之一。劳务作为一个产业来抓了,立足在义乌,拓展扬州,辐射长三角。最初我们跟中介机构联手,然后是跟企业直接联系。但送出去的多,返回来也多。
记者: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呢?
陈家顺:当时我们考察,都是走马观花地看。工资待遇怎么样?福利怎么样?车间管理怎么样?这些都是我们看不到的。
记者:你后来“卧底”就是为了考察这些吧?
陈家顺:我们也不是主动(卧底)的,我们是被逼出来的。我当时就想,如果以一个公务员身份进去(考察),很多情况都落不到实处。但是如果以一个民工身份进去,厂家对你没什么防备,完全一览无余。
记者:你希望务工人员知道什么?
陈家顺: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工资多少,第二个是工资按不按时发,第三个是吃要多少钱,住得怎么样?然后就是工作时间多长,这五点是我们特别关注的。还有他们想不到的地方,比如环境问题。厂里如果是职业病高发的,我是不敢介绍过去的。
记者:你觉得这些很重要?
陈家顺:我有一句口头禅,“宁愿少出去十个人,不愿意返回一个人”。返回去的人负面影响特别大,他讲的全是(外面的)坏话,好多人壮着胆子出来了,却感觉不到外面的好,受他的影响,亲戚朋友也不出来了。
政府下这么大决心想把这个事情做成一个产业,农民好不容易下这么大决心走出来,想跟着政府出去,安安全全的,结果还是这么个样子,那么自己出来呢?况且,出来被骗去搞传销的,被骗进黑工厂的,这些报道常常见诸报端的,这样他们根本就不敢出来了。我们只有两个想法,第一,真实地宣传。第二,实实在在带个头。我们经常跟员工讲,如果我做得下来,你也做得下来。至于工资问题,你来找我们,保证你们能拿到。
记者:你第一次卧底食品厂的情况怎么样?那个月挣了多少钱?
陈家顺:我那个月挣了1000多一点。迟到5分钟之内扣5块钱,迟到15分钟就算白做。计件工资,下班时还做不好,要么加班,要么扣工资。
记者:你为什么选择在里面做一个月?
陈家顺:工资一般都是一月一拿,一个月看看环境是不是适应,管理是不是适应;第二看看拿不拿得到工资。直白地说,我的素质比他们高,如果说我都拿不到,这样的厂子绝对不进去了。
记者:你们为什么这么重视农民工外出打工呢?
陈家顺:第一个,出去可以马上挣到钱,可以改变家庭的经济情况,第二,出去可以开开眼界,你想法多了,觉悟就提高了。出去打一年或者两年工,你整体素质就上去了。
(《南方都市报》3.23 姜英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