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3月19日 星期六

    瓦尔特:“我都想加入中国国籍”

    《 文摘报 》( 2011年03月19日   06 版)

        日前,一部有关南斯拉夫兴衰和铁托银幕情结的电影在贝尔格莱德举行首映礼,记者有幸在那里见到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瓦尔特”。

        拍摄于1972年的南斯拉夫战争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引进中国后,瓦尔特的名字便响彻大江南北。

        回想起自己当年在中国的知名度,老“瓦尔特”至今仍然很是自得:“我当年第一次访问中国的时候,去了上海,夸张地说,恨不能有上百万人走上街头,就为了看看我真人长得什么样。”

        在中国,“瓦尔特”太出名了,大家反而不记得这位演员的名字叫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更不知道巴塔只是其艺名,他本名其实叫韦利米尔。

        其实,在南斯拉夫和塞尔维亚,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同样是一位高产而优秀的艺术家。

        巴塔1933年6月出生在贝尔格莱德东南的小镇科拉契察,毕业于贝尔格莱德戏剧学院。在55年银幕生涯中,巴塔总共出演了30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1965年、1967年和1972年,他三度荣获南斯拉夫最佳男演员奖,并于1993年获得“终身成就奖”。

        在对记者谈到南斯拉夫游击队电影的影响时,巴塔说道:“比如《奈雷特瓦河之战》,在波黑的崇山峻岭中足足拍了16个月!那么多的飞机、坦克和大炮投入到摄制工作中,然后又真的把它们扔进河里,连美国人都拍不出那样的电影来。而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里,主人公身手不凡,不受伤、打不死。在有些电影里,从头到尾我别的啥也没干,就是在杀德国人。”

        巴塔对记者说,我有足够的理由去爱中国。如果不是岁数太大了,我都想加入中国国籍。

        (新华网3.8戴振华 斯坦科维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