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到高中生,宅男宅女的年龄段越来越低。“我不是宅女,请叫我居里夫人”、“我不是宅男,请叫我牛人毕加索(闭家锁)”,他们不愿和人面对面地交往,更愿在网络上看电影、看书、写博客、甚至玩游戏。买东西用网购,吃饭叫外卖……
“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2010年调研报告”显示,各年龄段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其中高中阶段更为突出。
宅的流行 从时髦演变成习惯
“宅”最早流行于日本,形容对人际交往有障碍的一种生活方式。
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表示,国内“宅”文化的出现,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首先,丰富的物质资料让年轻人有了“宅”的基础;其二,一些社会条件例如春运、黄金周,也造成年轻人“宅”的原因;其三,网络为“宅”提供了便利,年轻人网购、开网店等,足够说明为什么“宅”成为社会现象。
宅的忧虑 通讯发达让人情疏远
宅生活低碳、安静,但并不意味着值得赞同和推广。人的价值是在互相交往之中实现,并不是虚拟的交往。虽然通讯技术可以让联络更便捷,却并不能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目的。当年人们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做幸福生活的目标,但是当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拥有了以后,结果怎样呢?对门住了多年的邻居都不认识,见面连招呼都不打,人情、亲情越来越疏远。
宅的后果 失去生存能力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曾是中国文人几千年的梦想。然而,人的生存能力不是在家就能锻炼出来的,这是从生活中、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渐磨炼和学习而来的。
而在公开的不健康的网吧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逐渐失去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宅的解决 现代人也要“上山下乡”
宅生活让年轻人失去了社交能力,必然还会失去更多。但怎样才能离开家,走向外面的天地?有没有可能建立一种有组织的甚至是带有强制性的社会实践机制,比如上山下乡?上山下乡让我们熟悉这个世界,结交众多的朋友,锻炼生活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恰恰是一种财富。
当下,“志愿者”模式让那些自以为是宅男宅女的人们去体验生活,认识到自己不能继续再宅下去,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社会机制。
(《北京晨报》3.16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