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投靠在上海某大型出租车公司门下,每天干18个小时,隔天在家睡一整天,“一天机器人,一天植物人”,一个月只挣2000到3000元。
如今,面对居高不下的成本,众多城市的停运事件此起彼伏,但司机们迎来的仍然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涨价。“上次上海出租车起步价从11块调整到12块,超过3公里,每公里2块1涨到2块4,晚上更贵。你看看晚上多少空车在跑,倒霉的还是司机。”王师傅说。
除了上海,北京发改委也正与交通部门调研出租车调价方案。南京出租车涨价也在紧锣密鼓的布置中。2月21日,有关部门表示,出租车“再加一元”申请已上报市政府。
“现在的出租车体制,是一帮开车的人养着不开车的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李京生教授如是说。与每月近万的管理费形成对比的是,很多出租车公司却显得“不务正业”:上海的强生过多投资媒体文化产业,大众也是多元投资。
此前,政府一直采取财政拨款补贴的方式来提高出租车司机待遇。2010年,北京市花在出租车补贴上的就有4亿元。但油补在飞速上涨的油价面前显得很无力,“富了公司,亏了国家,苦了司机,坑了百姓”的格局仍然在继续,财政补贴显然解决不了出租车行业体制的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2.24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