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2月26日 星期六

    袁雪芬:雪中芬芳 余音绕梁

    《 文摘报 》( 2011年02月26日   06 版)

        2月19日下午2时,我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上海越剧院名誉院长袁雪芬因病去世,享年89岁。

        一世戏曲  铁骨铮铮

        从1906年浙江东部农村的“乡村小调”,到现今中国的第二大剧种,越剧与领军者袁雪芬发起的改革,密不可分。

        11岁,她因家贫学唱越剧,一唱而红;16岁,随戏班转赴上海。当时,袁雪芬大可跟其他人一样,给富人军阀唱堂会,过着贵妇般的生活,但她给自己立下规矩:不唱堂会,什么应酬都不参加。

        骨子里的正气,让袁雪芬一心要改革越剧,不再只唱才子佳人。1946年,袁雪芬把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搬上越剧舞台,轰动一时,被誉为“新越剧的里程碑”。自此,越剧摆脱了唱腔单调与情感贫乏的桎梏,在中国戏曲中率先形成了融合编、导、舞、音、美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机制。

        一心钻研  痴迷不悔

        数十载艺术生涯中,袁雪芬形成了独创的“袁派”艺术,其唱腔韵味醇厚,委婉缠绵。

        袁雪芬曾回忆,自己年轻时,越剧一度流行的哭戏很假,“袖子离开眼睛三尺”,而她上台,唱到《楼台会》一定会热泪盈眶哭出来。是哭就真哭,是笑就真笑,“带戏上场”,是袁雪芬常说的一句话。

        1943年,21岁的袁雪芬在主演被称为“越剧改革力作”的《香妃》时,在舞台上即兴哭出一个长腔,千回百转,如泣如诉,台下观众泣不成声。这个长腔,随后被称为“尺调”,逐渐完善成为越剧的主调,成为“一个调发展一个剧种”的佳话。

        袁雪芬成功塑造了崔莺莺、白素贞和祥林嫂等不同艺术形象。1953年,她与范瑞娟合作主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2008年,袁雪芬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一生传奇  戏如人生

        袁雪芬一辈子遍尝荣辱。新中国成立初期,她和周信芳、梅兰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四大代表,被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文革”中,她被关押整整七载。

        “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成为袁雪芬一生的写照。

        从1995年起,袁雪芬出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有一回,上海越剧院一位同事带着家乡剧团的客人登门探望袁雪芬,希望她能关照。临走,还递上一条金项链,袁雪芬立即板起脸来,说:“这是对我的污辱。要评奖,那得看你的艺术!”

        “每个季节,老人的外套就那么一两件”,跟随袁雪芬30年的助手黄德君感慨。可对别人袁雪芬十分大方,“文化部给她发奖金,一眨眼就分给了困难的同志。”

        (《人民日报》《文汇报》2.21 曹玲娟 张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