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闸北公园西侧的共和新路上,有一家古色古香的宋园茶馆。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这宋园究竟是指什么。
原来,今之闸北公园,源起于宋教仁墓园。
老上海人称之为“宋公园”
宋教仁,湖南桃源人,辛亥革命后曾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他极力推动政党内阁的实现,结果触怒袁世凯,惨遭毒手。宋教仁遇难后,孙中山书赠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据资料载:1914年,营建宋教仁墓于上海闸北共和新路柳营路之北,面积100余亩,当时取名宋公园。分为三区,主墓区即宋教仁墓穴所在地。墓前有墓碑和大理石坐像一座。烈士像前有半月形水池一个,内植莲荷。宋先生墓穴后,有宋夫人墓一座。园内种植各种花卉树木,铺设草坪。后由于无人养护,日渐荒芜,杂草丛生。
抗战后一度改名“教仁公园”
1946年5月8日,上海园场管理处接管宋园,重新进整修。上海市工务局呈报市政府的函文中称,宋烈士墓园原称“宋公园”,而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宋姓烈士不知有多少。为免生歧义,并使依人名命名的本市公园格式统一,拟改名教仁公园。同年5月14日,此议经上海市市长吴国祯批准。
宋公园地处上海北郊农村,曾作为杀人刑场。解放初期,在宋公园挖掘出一批被枪杀和活埋的共产党员及革命志士遗体。1959年初,有关部门对宋公园开始大规模改建,面积扩展到200余亩。国庆十周年时,正式对外开放,并改名为闸北公园。
文革后重新修复
文革期间,地下先烈都不得安宁,宋教仁墓也被夷为平地。
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时,上海市政府决定重建宋教仁先生之墓。新墓落成后,宋教仁原墓唯一的遗物,是石像下面、座基中部的一块方形大理石石碣。石碣正方形,每边长0.75米,高1.2米。据当年目击者言,当人们在焚烧棺木、砸毁宋教仁石像时,几个园林工人将这个已被打翻在地的大理石方形石碣,悄悄地推到水坑内,然后趁人不注意时,用泥土覆盖掩埋起来。到1981年新墓落成时,这块石碣终于重见天日,重新竖立于墓前,并在碣上按原样新雕了一尊宋教仁石像。
现在的宋墓朝南,占地九亩。墓前是一座宋教仁全身坐像,身穿大衣,左手持书,右手托腮,低头沉思,神态安详。像基是方形大理石基座,中间就是那块历经劫难而保存下来的石碣。背面刻着于右任的题语:“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记?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於虖!九原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山,期之良史。铭诸心肝,质诸天地。于右任撰语,康宝忠书字。”
(《上海滩》2011年第1期 蔡继福)
左图为于右任、覃振、程沧波、潘公展等在宋教仁石像前留影
右图为1981年重修的宋教仁墓及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