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1月11日 星期二

    何处是人体美的本原

    《 文摘报 》( 2011年01月11日   06 版)

        日前,年仅24岁的女子王贝,“为了提升演艺事业”接受面部磨骨手术而不幸身亡。同王贝一样,当今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女孩宁肯忍受高风险的整形手术,也愿意“脱胎换骨”,从而获得一个美好的容貌和身材,以提高社会竞争力。

        以整形求美,是违背人类审美规律的。我们知道,在人类数千年文明史的记载里,人体美(形体美)的含义与当代审美有所不同。哪一个更接近美的本源?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汉元帝因画师毛延寿丑画王昭君,以欺君罪将其斩首。在《明妃曲》中,王安石写诗为毛延寿翻案说:“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认为,人体的美,不在静态的形象,而在于动态的神情——意态。这意态,也就是一个人在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来的“风韵”,是静态的绘画描绘不出来的。

        王安石的诗揭示了人体美的一个深层原理,就是人体美的“形神统一”。人体美不能归结为单纯作为生物体的人的自然外观。人体美与自然产品的美之根本差异在于,它不仅有“形”,而且必须有“神”。

        希腊女神雕像尽管在造型上成为女性人体艺术的最高典范,但是它们的面容却因为缺少个性表现而缺少生动的气韵——神。这就难怪英国文艺批评家罗斯金要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因为“神”,即内在精神在人体美构成中的核心价值,人体美的标准和判断是具有主观性的,人体美也因此必然是具有个性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审美规律。

        现在流行的“审美整形”,以 “伤筋动骨”的外科手术追求“人体美”,是依据数学原则,纯机械地改造人体,是非艺术和反自然的。审美整形的流行表明,当前的消费主义和技术崇拜完全扭曲了人类的人体美追求,这是一个极大的人类审美误区。

        (《人民日报》2011.1.4 肖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