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1月11日 星期二

    别庸俗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文摘报 》( 2011年01月11日   06 版)

        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表示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省教育厅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涉及传统文化的时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差不多成了“价值正确”的代名词。但我们不妨套用鲁迅先生的名言,从来如此(说),便对吗?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在于其是上下五千年浑厚历史的遗产,是中华文明大浪淘沙的产物。《弟子规》《三字经》也好,《论语》《春秋》也罢,无不脱胎于当时的时代土壤,“封建性”或者干脆说“糟粕性”是其自身完整性和丰富性的一部分。而所谓“糟粕”或者“精华”,是以今人的眼光看待既往的传统,若我们愿意秉持一种古老的视界,则传统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哪有什么糟粕与精华之天壤之别。

        传统文化的“精华糟粕论”实质是一种庸俗的辩证法,是一种粗暴而撕裂性的文化阐释。传统典籍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所谓的“精华”与“糟粕”同根而生,盘根错节,环环相扣,血肉相通,打断骨头连着筋,一部《三字经》1145个字,一部《弟子规》1080个字,自始至终,流淌着同样的文化精神,请告诉人们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

        精华或者糟粕都是传统文化的本体。没有“糟粕”的传统文化不是一个真实的传统文化。今人将“糟粕”绑去杀头,留下的不是“精华”,而是“精华”的危如累卵和朝不保夕,循着切除的逻辑,最终导致的是文化虚无主义,带来的是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碎片化认识和空洞理解。

        (《羊城晚报》2010.12.31 张若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