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1月08日 星期六

    官员写小说引发关注

    《 文摘报 》( 2011年01月08日   01 版)

        在纸片、餐巾纸、名片上,记下一条又一条的点滴感悟,最后集成数十万字的书——

        2010年,随着官场文学《侯卫东官场笔记》、《乌纱》、《芝麻官悟语》等书的纷纷热销,一个特殊的写作群体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这些官场文学的作者不是专业作家,他们的正职是各政府部门的官员,他们写作的动机,或是为了记录自己经历的历史,或是为了留住为官的感悟。

        在职官员写官场

        在“2010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中,上榜的24位作家富豪都是大众熟知的作家,但却有一个让大众陌生的“小桥老树”。他因为出版官场小说《侯卫东官场笔记》,以190万元的版税位列2010年作家富豪榜第22位。

        更让人意外的是,“小桥老树”并非专业作家,而是重庆永川的一位副局长,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政府官员。

        2010年末,官场小说《乌纱》悄然走红书市。它的作者汪宛夫是浙江一位有着二十余年丰富工作经验的纪委干部。他在十年中创作出了10余部官场小说。

        《芝麻官悟语》一书在2010年已是第七次再版,却依然持续走红。该书作者王敬瑞,现任山西省阳泉市副市长,是一位老资历的副市长。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书的序言中说:“这本书有点稀奇,因为这是一个最没有条件写书的人,在一种最不适合写书的环境中硬挤出来的。”

        五天当官 两天当作家

        和专业作家有大把时间、大量精力从事写作不同,官员作家们的创作条件十分艰苦。副局长“小桥老树”的写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只能抽晚上和休息日。

        多年来,副市长王敬瑞的写作都是见缝插针地进行。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再忙、再累,都会把点滴的感悟记录在方寸的小本或者纸片、餐巾纸、名片上,一条又一条,点滴感悟渐渐成潭,又由潭成池,最后成了一本数十万字的书。

        纪委干部汪宛夫透露,他周一到周五都在忙着单位上的事情,周末两天则成为作家,进行写作。周末两天他可以写出1万字,只要长期坚持,一年也可以写出两部小说。

        时间的紧迫并没有吓退官员作家,“小桥老树”告诉记者:“我现在人到中年,因为在单位工作,让我紧紧联系着社会,不至于与社会脱节。在成为家庭顶梁柱以后,体会到家中老人逝去的痛苦悲哀,子女成长的喜悦,这些人生体验是创作的另一源泉。”

        为什么写作

        “小桥老树”创作小说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书写小说主人公的经历,记录下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是对流逝岁月的回忆。

        《芝麻官悟语》作者王敬瑞也表示,自己一生中就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党和人民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第二件事就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感悟,写成了这本书,给年轻人留一些东西,也给自己留下一些东西”。

        纪委干部汪宛夫认为,他的小说有别于时下流行的官场小说,“我的小说不仅要向读者展现惊心动魄的办案过程,更要挖掘其中深藏的内幕,努力抵达人的内心深处。”

        相似的低调

        官员作家创作官场文学,其官员的特殊身份让他们在面对外界以及周围同事时,言行都变得极为微妙。

        在单位内部,官员作家们大多选择低调处理,甚至隐瞒自己的创作。“小桥老树”周围的领导同事都不知道他在写书,因为他从事的工作与写作差得太远。

        汪宛夫在单位里也低调处理着自己写作的事情。身边的同事都知道汪宛夫喜欢写东西,但大家并不清楚汪宛夫具体写的是什么,而汪宛夫在单位也不会和同事讨论自己的官场小说。即使书出版,汪宛夫也依然低调处理,并没有向同事赠送自己的新书。

        面对官员写官场是否有担心的询问,副市长王敬瑞明确表示:“我这个事首先是正事,既然是正事,做了就不怕别人说,而且书里面没有一点点是让人读了有污染的。”

        (《华西都市报》2011.1.3 胡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