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自1183年(金朝)成为名胜以来,便是专供王公贵族、达官显要赏玩的私家园林。然而,在1920年到1949年期间,却有一所“为世所公认,称颂之声,遍于环宇”的专属学校让孤贫儿童学习生活。这所学校就是香山慈幼院(以下简称香慈),由民国国务总理熊希龄创办,今年是它建院90周年。
创办人:从总理到院长
熊希龄人称“熊凤凰”,少年时被称为“湖南神童”,24岁考中进士,成为晚清翰林。早期参与维新,辛亥之后主张立宪。1913年,他出任民国国务总理,成立了拥有梁启超、张謇等人的“名流内阁”,一年未到黯然辞职。从此心灰意冷,远离政界,隐居天津。
1917年一场大水,让京畿、直隶一带成为泽国,灾民逾500万人。身为灾民的熊希龄向当局极力主张筹款,赈济灾区饥民。国会讨论后,要求他出来主持赈灾。由此,熊希龄走出“退隐”生活,得以真正了解贫民社会的疾苦。他看到不少灾民,因缺衣少食无法生存,把儿女抛弃甚至标价出卖;有些父母带着儿女投河自尽或全家自杀,忍不住悲叹:“可怜这些孩子,他生下来并无罪恶,为何遭此惨累呢?”
熊希龄从政前当过老师,当总理时颁布《大政方针》宣言,提出教育是“立国大本”,后与谭嗣同办时务学堂。当时,各类学校的学费大都十分昂贵,贫苦子弟等于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于是,熊希龄决定对受灾、孤贫儿童实施免费教育。
1920年10月3日,熊希龄利用官款补助和水灾民捐余额建立香山慈幼院。
“世间无此家庭大”
72岁的张世林儿时被香慈收养,在香慈的家叫“苏宅”,因照顾大家生活起居的女老师姓苏而得名。苏宅里有宿舍,还有学习、活动室等,院里的空地上则种着花草树木。
苏娘平时像母亲一样教大家自理自立的生活技能,怎么友好相处,得空时还辅导大家功课。孩子们生病什么的,苏娘还能做些简单治疗。张世林向苏娘学会了做饭炒菜,也学会了缝纫、做针线活、织毛衣等,这些家政本领,让他受用一生。此外,还有王宅、李宅等其他四个宅院。
香慈从小学阶段就实行自治,希望孩子们养成社会化的习惯。在班级实行自治选举班长主持班务,在宿舍实行村户自治选举村长、户长主持生活自立,在图书馆成立管理委员会,在全校成立学生自治会……
在蒙养园阶段,老师们有意识地带领孩子们去第四校的工场和果园、农场参观,学习栽种花草或其他植物,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为今后的生产劳动教育打下基础。这种家庭式教育比1949年奥地利国际SOS儿童村早了15年。
熊希龄在世时曾说“家庭教育实造人才之基础”,在其1937年12月去世后的十多年间,香慈先后建立了11个小家庭。1935年,香慈举办第一届回家节,数百毕业学子归校探亲。熊希龄满怀喜悦,特赋诗:不觉光阴十五年,鸳行雁序各翩翩。世间无此家庭大,能有儿孙到四千。
倡立为社会服务宗旨
香慈开院一年以后,熊希龄邀请蒋梦麟、胡适、李大钊、张伯苓等数十位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担任香慈评议会的评议员。1921年,熊希龄又与蔡元培等创办了中华教育改进社并委托研究改进香慈的教育。胡适、陶行之等当时也是中华改进社的骨干。
1926年,香慈确立新的教育宗旨:本院为救济孤贫儿童,施以发达身心之完善教养,以植立德智体群四育之基础,而能独立生计,适应社会需要,以养成健全爱国之国民宗旨。
1992年5月17日,老校友们到香港把熊希龄的骨灰捧回北京,归葬香山。如今,每年5月17日,就有不少白发苍苍的老人齐聚香山脚下的熊希龄墓园纪念他。
搬离香山 成为历史
王春宜是1930年代的香慈学生,他于1993年开始主编香慈院史。他回忆,1948年12月,党中央军代表以劳动大学的名义找香慈商谈借香山校舍办公。借的过程并没有任何正式文件,《中共中央在香山》中记载,香慈为中共中央一共腾出了3000多间房。虽没有明文确认,事实上,党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对香慈是优待有加。香慈当时的老师都以解放前参加革命论,后来享受离休待遇。
搬离香山不久,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薛子正还在中南海的西花厅设宴招待香慈全体师生,表示感谢和慰问,并宣布,香慈的经费由国家办理。1954年,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在阜成门外的阜成路边划出100亩地,按照当时苏联最先进的学校建设规模和配备,给香慈建立了永久校址。
但是,“文革”让这一切改变了。1966年,香慈被诬蔑为“培养资产阶级的黑据点”,并被“造反派”接管。1973年1月,当权“造反派”宣布,要破旧立新,用“北京市立新学校”的名字取代香慈,沿用至今。
从事教育工作的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汤焦媛,得知香慈历史后,深感自豪。从2005年开始,连续六年提出恢复香山慈幼会的议案。她主张不仅要恢复校名,而且要恢复香慈的办学性质、办学理念。
(《中国周刊》2010年第12期 邓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