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用感性语言描述中国股市20年的历程:“中国股市20年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充满荆棘,充满曲折,也充满坎坷的路。它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交替过程中蹒跚起步,在新旧力量的角力中艰难前行。”
韩志国表示,中国证券市场作为市场经济大厦的基石,已经使中国现代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具有了完全不可逆转的功能,这是中国股市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的最重大贡献。同时,中国证券市场20年的发展不能仅仅看市值、看上市公司数量,更要看到随着中国股市成长,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思想认识的变化,这些变化,从更深层次影响并推动着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向着现代化发展。
“中国股市的巨大成就谁也不能抹杀,中国股市的重大缺陷谁也无法掩盖。”韩志国直言。
他认为,股权分置与行政化发行是中国股市的两大历史“原罪”。股权分置改革有三个方面的基本任务:一是变模糊的产权为明晰的产权,二是变集中的产权为分散的产权,三是变呆滞的产权为流动的产权。对民营经济来说,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这三个方面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对于在市场中处于绝对控制地位的国企来说,这三个方面的任务都还远没有实现。同时,韩志国表示,行政化发行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市场自身运行规律很难形成。
谈到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韩志国表示,中国股市的制度创新与发展创新仍然任重道远。
他认为,制度创新的第一重任务是国家战略的调整。现代市场经济运行都以股市作为资金流动的主渠道和资源配置的主机制,但在中国,资金流动的主渠道和资源配置的主机制仍然是商业银行。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不断上升,已经超过股市总市值的四倍多,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强化,这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趋势很不适应。股市发展必须提升为国家战略,并且把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功能逐步转移给股市运行,否则,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与资源配置机制就很难真正建立起来。
制度创新的第二重任务是监管主体的归位。其核心是要挤缩行政功能,放大市场功能,该个人管的事情个人管,该企业管的事情企业管,该市场管的事情市场管,只有个人、企业和市场都管不了的事情才应由政府管。上市公司的决定权与融资权必须尽快下放到交易所,以彻底改变监管主体的错位与监管机制的缺失问题。他建议,证券发行应尽快向注册制过渡,以真正解决中国股市长期存在的权利与义务严重不对称问题。
(《深圳商报》12.11 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