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看不尽红绿变幻 数不清悲喜交替

    ——小人物回望中国股市20年

    《 文摘报 》( 2010年12月18日   08 版)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开业典礼(深圳证券交易所则在1991年7月3日开业)。仅仅用了20年时间,年轻的中国股市悄然推动了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的逐步变革,影响了数亿人的财富观,更带来许多人命运的变化。买卖股票,成就了很多人一生的事业。当然,也有人最终沉沦在这并不平静的股海之中……

        发烫的股票

        眼前的老赵(化名)其实并不老,40开外的年纪,在一家排名靠前的券商里干着营业部副总经理的活儿。“在证券界待了近20年,也算见了不少大风大浪”,老赵常常把“股市即人生”挂在嘴边,这种感慨不仅出自他亲眼见证的众多悲喜故事,更是自身经历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父母工作调动,大学毕业没多久的老赵从新疆来到了陌生的大上海。在熟人的介绍下,以算术见长的他被当时一家小券商——烟台证券录用了。“当时营业部里的职员基本都是半路出家,银行、信托里出来的就算是‘专业对口’了,还有不少是纺织女工、退伍军人转过来的。不过,我们要干的活儿也挺容易——坐在柜台里,帮客户填委托单。”

        老赵回想起当初这段日子时,双眼总会闪出亮光。要是与现在“打价格战,比拼佣金”的激烈竞争一对照,上世纪90年代初券商的日子简直可以用“置身天堂”来形容——从上班到下班,客户总是络绎不绝地挤在柜台前排队,买卖股票要填的委托单要标价出售,“行情好时2元一张,行情一般就1元一张。上海还算便宜的,外地要卖到5元。”

        这种红火的“生意”全因“赚钱太容易了”。1991年开始,由于可供交易的股票太少,形成了股价天天小涨、最后暴涨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股票能令人一夜暴富。据老赵回忆,当时做股票的大户许多都是做生意赚到第一桶金的“大款”,“他们对股票基本一窍不通,不知道委托单该怎么填,也不知道要买什么股票,往往就丢给你一句话‘随便’。不过,那时候随便买什么都能赚钱。”

        尽管坐柜台填委托单不是什么“技术活”,但操作的快慢却直接影响到股民“真金白银”的收益,于是,坐柜台的员工也就成了“稀缺资源”。老赵说,“那时候天天有客户给我们塞好吃的冷饮,有时候还请客吃饭,为的就是能在第一时间填单子买卖股票。”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开股价,上证指数从前一天的623点冲到1334点,所有的股民都欢天喜地,股票资产一夜间翻倍。此后,上证指数在5月26日达到全年最高点1429点。在这一上涨过程中,豫园商城的股价最高上涨至每股10500元,成为了首只万元股,每个投资者都是“万元户”。

        除了火得发烫的股票,当时证券市场上还有一样不得不提的东西——“认购证”,用它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把这本小小的认购证称作“世纪性”的发财机遇。这一年,认购证让很多人在一夜间致富,也给许多人平静如水的生活投下了一块巨石。

        寒冷的底部

        整个1992年,赚得盆满钵满的股民们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也就在这一年,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监管框架。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只涨不跌”始终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很快,一度只有小涨和涨停的股指开始往下跳水,持续的重挫把不少人迅速膨胀起来的财富快速打回了原形。1994年的7月29日,上证指数跌到全年最低点325点,对于大多数还处于懵懂中的股民来说,这或许是他们第一次品尝到熊市的苦涩,也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底部的寒冷。这轮市场的低迷一直持续到1996年。

        “割肉”的惨痛经历,已有18年股龄的老金(化名)这辈子都不会忘记。1992年,他鼓起勇气买了10张认购证,当他把从认购证上赚到的10万多元现金全部投入股市时,市场还在一点点往上涨。可惜好景不长,每股80多元的中百一店(现在的百联股份)突然“变脸”,股价最低的时候甚至只剩下个位数。“我是近70块买进的,眼见着股票一天天往下跌,开始还想捂一捂,后来心一横就割掉了。”这次“割肉”仿佛让老金开了窍,自那以后他痛下决心,要花时间好好研究股票。他不但长年订阅多份证券报刊,研究宏观经济、行业新闻,还广交股友,互相探讨,取长补短。

        经历几次起伏后,到了2001年6月,上证综指攀上了2200点高位,这时老金已经盈利颇丰。他隐隐感到股市泡沫堆积日久,肯定撑不了太久,于是选择了落袋为安,用在牛市里赚得的钱买了套商品房,此举还在其居住的小区里引发不小的轰动。

        一边股市在涨涨跌跌中前行,一边中国证券市场也在磕磕碰碰中寻找着方向。“监管不足、内幕交易、投机盛行、制度不完善,一开始的股票市场确实没什么规矩。”在老赵眼里,“证券法”出台前的证券市场就像一张堆满了钱的桌子,没有人告诉你该不该拿这个钱,也没有明文规定这钱究竟要怎么拿,“有些人胆子大拿了,也有些人拿了就被抓了。当然,被抓住了你就是倒霉蛋,没人追究你就发财了。”

        股指暴跌的1994年,老赵依旧坐在营业部里填单子。然而人挤人的场面却一去不复返。

        1994年底,老赵迎来了职业生涯中一次重要的转变——他被公司派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令人艳羡的“红马甲”。当时买卖股票还没启用远程自助交易,所有的客户交易指令都是通过电话报给交易员,由交易员敲进交易所的交易主机内撮合成交的,这些身处交易一线的交易员,因穿红色背心而得名“红马甲”。

        早期的股市避不开的一个乱象——坐庄。股市里的庄家往往从社会各方面融入大量资金坐庄拉升股票,这个过程持续时间很短,为了避免被其他人低价成交,往往以散户来不及反应的速度迅速把股价恢复到正常的交易通道里,在K线形态上留下一根长长的下影线。有时候也会在开盘的时候出现大幅跳低的现象,然后在盘中形成大阳线走势形态。老赵对于坐庄似乎不想谈太多,“我看过大大小小的庄家,也见识过各种坐庄的方法,不过这些庄家最后的命运,都逃不过销声匿迹。”

        老赵说,那时候一些人私下议论,券商自营坐庄最好忽悠,“有一次,操盘手不知道哪里搞到的消息,不断买入一只股票,这家小券商的自营盘差点被打爆了,当然这里面的钱还有不少是挪用客户的。”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在当时几乎是证券市场公开的秘密。在证监会的相关文件中有这样一段表述:证券公司出现了挪用、质押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占用客户资产等违法违规现象,给客户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当然,也有一些券商挪用保证金只打新股,反倒为自己赚了不少。”

        翻开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券商巨头——南方证券的陨落正是由于挪用客户保证金以及自营业务的巨额亏损。根据2005年1月底公布的资产清算数据,南方证券挪用个人保证金约80多亿元,机构债务约120多亿元,两者相加超过200亿元。证监会也正是在设计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处置方案时,提出了实行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从而在制度上建起一道隔离墙。

        倔强地生长

        2001年开始,一段时间长度超出所有人意料的熊市降临了。

        “我们做证券的,到今天都会有相同的感叹——再难也难不过2005年。”足足5年的熊市让无数业界精英竞相“折腰”。老赵倒是没有主动换过工作,但他所在的券商却前前后后“改头换面”了3次——1次合并,1次增资扩股,最后1次因公司自营盘“爆仓”,被另一家券商以“蛇吞象”的方式接管。

        2001年成功“逃顶”的老金,也在2002年底又重新“杀回”股市。“当时我以为跌得差不多了,全仓买入一只上海本地股,结果大盘却依旧‘跌跌不休’,我看这势头不对,只好又一刀全部割掉了。”

        回望这一长段熊市,绕不开的阴影还是国有股减持。2001年,《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确立了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存量发行,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7月26日,烽火通信等4只新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时上网发行,并均以发行价减持国有股。这令投资人看淡后市而纷纷抛售,致使7月24日沪深两市大跌。2002年,财政部和证监会宣布暂停在A股市场上减持国有股。

        而当人们对股市哀叹到“残阳如血”的时候,改革的契机再次到来。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改关键是怎么改,看到一家家试点上市公司的方案推出来,我就知道‘机会又来了’。”老金的判断也确实精准,这场意义深远的“股权分置改革”让沉寂多年的A股迎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伴随股改前行的脚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变革也在快马加鞭。“整个市场都在渐渐规范起来”,老赵渐渐感受到:“券商的日子也没有从前那么好过了,市场竞争开始越来越激烈,客户不会自己跑过来排队,要自己去找。”

        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个提法让很多股民欢欣鼓舞。事实上,由于眼下国内投资渠道的缺乏,多数老百姓能够投资的也就只有股市,大家把股市当成年集体财富再造的地方。

        眼下,和很多普通股民一样,老金与老赵的“股事”还在继续。老赵在公司里领头搞起了“营销”,老金退休在家用孙子买来的电脑继续炒股,市场里也在不断涌现诸如创业板、股指期货等新鲜事物。

        老金说,股市终究有苦有甜,只有经历,才能收获更多。 

        (《文汇报》12.9 唐玮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