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不堪重负的平遥古城

    《 文摘报 》( 2010年12月18日   01 版)

        ●申遗13年,门票收入增加70多倍仍称收不抵支;

        ●古城人口超载近一倍,居民外迁遥遥无期;

        ●一年公务接待人次超过10万,财政支出力不从心。

        有2700年历史的平遥古城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自从1997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山西省平遥县就宣布,在2005年前古城内人口要迁出一半。然而,13年过去了,古城内至今仍有3.5万居民,超出合理人口负载近一倍。

        然而,居民外迁问题却盘根错节。平遥新城建设、古城搬迁和改造的费用需要20多亿元,而平遥全县去年的财政收入才7.3亿元,单凭一县之力短期内根本不可能让这么多人迁出。从明年3月起,平遥古城票价将从100元涨至125元。门票涨价带来的收入,能让城内的居民陆续在城外安居吗?一切还是未知数。

        一家三口挤一张炕

        47岁的张毓民清晨一大早就蹬着破三轮出门了。

        老张说,自家老屋就是世界文化遗产。老两口居住的这间小屋大约有15平方米,一张大炕就占去了约7平方米。灶台就紧挨着炕头,一台二手彩电算是家里最值钱的家当。炕上却没有被子、枕头。老张说,炒菜、做饭都在房间里,油烟很容易把被子弄脏,所以白天都把被子放在衣柜里,晚上再拿出来。

        古城内至今没有供暖,冬日实在难熬。居民们多半使用的是柴火和煤,连液化气都不多。聊起古城内的生活,老张有些尴尬。“我有两个小孩,大儿子今年20岁,到天津上大学去了,二女儿今年17岁,在平遥读职高。儿子上大学之前,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一张炕上睡觉。女儿则长期跟她奶奶住。” 

        城内多为低收入人群

        老张如今没有固定工作,平时主要干点杂工,帮别人拉煤、拉游客赚点小钱。“一个月顶多也就1500元收入,能维持一家人温饱就不错了。”两个孩子上学,儿子一个月要八九百元生活费,女儿一学期学费也要2500元。

        老张说,古城申遗他并未得到什么好处。在古城内开观光电瓶车,电瓶车要自己购买,一辆车需要3万元,盘下小店面也要3~5万元启动资金,自己没本钱。

        一堵古城墙把城内、城外分割成了两个世界。距离老张家的老屋一里路开外,就是喧闹的平遥县城。城外的世界如此精彩,为何不搬出去呢?老张说,如今县城的房价起码在2000~3000元/平方米。

        从1997年申遗成功开始,平遥县委、县政府以及医院、学校等便陆续迁出。如今住在城里,生活委实不方便。古城只有西门常年开放,其他三道门平时都关闭。要是家里有小孩上学,或平时生病了需要上医院,那可就麻烦了——必须跑几里路到城外。

        城内住的人太多,三轮车、自行车、电瓶车、小汽车,什么车都有,到了上下班时间,各类车辆堵在一起,把古城塞成一锅粥。

        13年门票收入增71倍

        尽管有人抱怨未能从古城申遗中得到好处,但申遗效应在平遥古城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平遥古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号称存世的“清明上河图”。申遗给这座县城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回报,申遗后的头几年,游客数量都在60%以上的增长,旅游收入更是成倍增长。滚滚财源固然诱人,但古城保护问题却日益突出。如何让城内居民外迁,平遥县这些年伤透了脑筋。

        人口过载对古城意味着什么,平遥县旅游局副局长刘建昌很清楚。第一,给文物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古城内的房子很多是木建筑,一旦发生火灾,那就是火烧连营。”第二,就是给古城旅游管理带来压力。“很多村民为了赚钱,在家门口就摆个摊,或者把自己小屋办成一个小超市,卖点油盐酱醋之类的,完全没有章法,跟古城的风貌不搭调。”第三,城内人口数量过多,破坏古城旅游形象。自行车、小汽车、电瓶车,摩托车都在古城里穿梭,与古城幽静的形象很不相符。

        居民外迁成一盘死棋

        那么,钱都到哪里去了呢?平遥县古城管理委员会诉苦称,去年古城的门票收入有8800多万元,去掉给各个景点30%的分红,门票收入对县财政的贡献每年也就几千万元。除去公务接待花销,加上平遥国际摄影节等开支,平遥县的门票收入还抵不上开支,纯属“赔钱赚吆喝”。

        而城内居民迟迟难迁出,还有深层次原因。很多人觉得平遥搞旅游开发,城里房子会增值,所以赖着不走。由于县财政财力有限,谁也不敢为居民作出建安置房的承诺。

        古城建筑防火隐患严重

        比旅游局更焦急的,是文物局。平遥县文物局纪检书记阴宝宝介绍说,平遥县被列入保护对象的古建筑达400多处,还有9个“国保”单位,城内的一砖一瓦都是宝。

        狭小的古城内现存古民居3797处,多分布在小街小巷,为二到四进式结构四合院。由于古城内建筑耐火等级低,而且基本上毗邻建造,一旦发生火灾,扑火难度很大。

        南大街是平遥古城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大街两侧很多铺面都是明清时期老字号的旧址,多由大的古建筑分割而成,而分割材料大都是硬纸板,纸板上不仅铺有电线,还装有电源插座。且古城内的电线基本上是上世纪60年代架设,极易发生漏电短路。为此,景区内甚至配备了一个消防中队,“我们每天都坐在火山口上。”队员说。

        (《广州日报》12.15 肖欢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