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生活·新知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5年07月01日 星期三

    望星空

    王巍 《 书摘 》( 2015年07月01日)

        远在文明的微光刚刚照进人类头脑之时,人们就开始仰起头去欣赏日月星辰的神奇景观。观测天象的历史具体何时开始,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最短也要有几千年,往长里说可能有几万年甚至十几万年。

        人类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持之以恒地仰望星空呢?

        从精神层面来说,所有早期宗教都无一例外地把天空中的日月星辰和各路神祗对应起来,天空被认为是神灵的住所和灵魂的归宿,因此在古代文明中,对天地日月的礼拜祭祀是一项重要活动。对天体的研究和预测构成了最早的学术研究,同时,天文现象也进入文学领域,成为文学想象和文学表达的常用手段。

        另一方面,天文观测也关系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世间的一切动物和植物都随着四季的轮回而繁衍生长。无论是捕鱼打猎,还是放牧耕田,季节时令都是最关键的因素。早期的农业技术水平很低,平均种下一个麦穗只能收获三个;一年的收成,三分之一留作种子,三分之二用作口粮,很少能有剩余。播种收割的时间哪怕只错过几天,也可能导致长达数月的饥荒。为了准确地掌握季节时令的规律,人们只能将目光投向由日月星辰构成的天然时钟。

        在天文观测数千年的历史中,绝大多数时间人们都是凭借肉眼观望夜空。直到四百多年前,伽利略才开始使用望远镜观测繁星。正常情况下,在一年中,从地球上可以用肉眼看到六千到八千颗星星。由于北半球无法看到南半球的星星,同时白昼期间太阳的光芒掩盖了半数星星,在任何一个黑夜,我们只能看到两千多颗星星。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就把星星按亮度分为六等。其中,一等星最亮,有二十多个。六等星是肉眼能够看到的最暗的星星,数目自然也最多。按照现代天文学的划分,一等星的亮度相当于六等星的一百倍。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我们发现的星星越来越多,于是现代天文学家在古希腊系统的基础上不断扩充。目前太空中的哈勃望远镜可以看到第三十等星,亮度仅为一等星的一万亿分之一。

        在西方古代的天文星象学中,星星分为两种。一种称定星,指夜空中彼此间相对位置不变的绝大多数星星。另一种即行星(古希腊语中为“漫步者”之义),指以定星为背景位置不断变化的天体,包括太阳、月亮和肉眼能够看到的五个行星,即太阳系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

        现代天文学中,星星的正式名称是恒星。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就是太阳。

        如果日复一日地进行观测和记录,你会发现,每个年度,所有定星会整体地围绕地球转动一圈。寒来暑往,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星空。

        北极星

        大家都知道的北极星,在古代被归为一等星。在夜空中,北极星是构成小熊星座的一部分,位于小熊的尾巴尖上。在古希腊时代初期,人们一度把小熊星座看成狗的形状。因此,在古典时代,北极星也称“狗尾星”  (与西方人常说的cynicism犬儒主义同一词源)。

        北极星大致位于北极点的正上方,也就是地球自转轴的延长线上。因此,北极星在夜空中的位置看上去永恒不变,几千年来一直被用作夜晚分辨方向的路标。中国古代有“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的说法,指的就是北极星在夜空中的位置永恒不变,其他星辰围绕北极星升降旋转。在通过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迹照片中,大致位于圆心部位的那颗星星就是北极星。

        银河系

        除太阳、月亮以外,天空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夏秋两季横亘夜空的银河系了。在周天三百六十度中,银河系的宽度约占二十度,出现在北半球夏天和秋天的夜空。虽然奇丽壮观,银河系的亮度并不高,很容易被城镇地区的夜间照明淹没。

        银河系是一个铁饼状的圆盘,直径约十万光年,包含两千亿颗恒星。银河系的中心在射手座的位置,而太阳系大约在距银河系中心三万光年的位置。现代天文学估算,整个宇宙中大概有一千亿个和银河系大小相仿的星系。

        星系是现代科学的概念。在现代天文学产生之前,人们凭借肉眼仅能看到嵌着日月星辰的天球,无法感知宇宙空间的深广无垠,所以从未形成过星系的概念。

        星座

        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在划分夜空中数不胜数的繁星时,人们主要依据星座这个概念。

        一天的渔猎、采集或耕种之后,人们在回洞睡觉之前会点起篝火,围坐在一起说话聊天。每到这个时候,会讲故事的人无疑就成了大家注意力的核心。无论是自古相传的神话,还是现场发挥的故事,分布在夜空中的星星都提供了现成的图案画板。虽然看上去混乱无序,经过人们的想象和演绎,星星被组合成了各种图案。由较亮的星星连成的形状虽然大多看上去歪七扭八、毫无规则,但故事中生动鲜活的描述却把它们变成了游鱼、走兽、天神、魔怪。这些故事代代相传,约定俗成,就成了夜空中一个个星座的名称。

        从本质上讲,星座主要是个文化概念,反映的是我们的观测印象,而不是现实的空间位置。与描述三维宇宙空间的星系不同,星座只是从地球上看到的二维平面印象。实际上,在宇宙空间中,同一星座中的各个天体可能相隔几百万光年的距离,彼此之间毫无关系。我们看到的星座组合,完全取决于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如果走出太阳系,我们会看到截然不同的星空。

        不同文化讲述不同的故事。古代中国星象学有二十八宿的说法,而居住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古希腊人则把夜空划分为四十八个星座。伊斯兰文化、玛雅文化、非洲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星座体系。

        西方文化中的星座划分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巴比伦。两千多年前,这套体系被古希腊文化接受,在《荷马史诗》中就有关于星座的描写。再后来,古罗马人全盘接受了古希腊文化的星座体系。四十八个古希腊星座也被现代西方文化接受下来。

        到了十八世纪,早期的现代天文学家觉得四十八个星座中的南船座体积过于庞大,于是把南船座分拆为三个星座,即船底座、船帆座、船尾座,四十八就变成了五十。现代天文学中,把这五十个星座称为古代星座。

        这五十个古代星座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黄道带上的十二个星座,从白羊座开始,依次为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和最后的双鱼座,在天球上排成一圈环带,随着季节轮转变化。由于这十二个星座构成了太阳、月亮和五个行星在天球中运行的背景,古人认为黄道十二星座是诸神的家园,拥有神奇的力量。因此,黄道十二星座构成了星象占卜的重要内容。

        随着欧洲在文艺复兴后步入现代社会,人们开始发现,除了五十个古代星座以外,天空中还存在着大片的空白区域。于是,从1600年到1800年,在欧洲航海家殖民新大陆的同时,天文学家也在夜空中展开了一场抢滩占地的星座命名竞赛。在这二百年间划定并命名的星座,后来被称为现代星座。

        在欧洲人看来,夜空中有两种空白的无名星空。一是在葡萄牙航海家们驶过西非几内亚湾之后所看到的南半球星空。第二类无名星空位于北半球的夜空。天文望远镜出现之后,人们发现过去仅用肉眼无法看到星星的那些区域原来也有星星,并非完全空白。在北半球夜空新发现的星星被当时的天文学家划分为各种各样的组合。

        几百年间,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星座把夜空搅成了一团乱麻,闹得天上大乱。直到1922年,国际天文联合会才整顿乾坤,以受到最广泛认可的五十个古代星座为基础,加上现代星座中的三十八个。依据这八十八个星座,国际天文联合会把天空划分成八十八个长方块。这样一来,所有星星都有了自己的星座,天文观测者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容易。

        北斗七星

        不论是古代的五十个星座,还是现代的三十八个星座,都是由学术界认可的官方星座。除此以外,天空中还有很多非正式的民间星座。

        这些民间星座大多和古代的五十个星座重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北斗七星。这组星星与古代星座中的大熊星座大致重叠,在夜空的北方排列成勺形,因此中国古代用勺形量器为其命名,称为北斗。在英语国家,美国称之为大勺子;英国有些地方称之为四轮马车,其他地方称之为耕地用的犁。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北斗星,道教将其奉为“北斗星君”,也称“七元解厄星君”,分别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其中,天权也称文曲星君,开阳也称武曲星君。

        但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里从来没有“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的说法。《好汉歌》里的这句歌词恐怕是为了押韵而进行的文学创造。《增广贤文》中有谚语称“天上众星皆拱北”,实际上指的是天上群星围绕北极星旋转运行、如同参拜致敬,不是指北斗七星。

        不论是北斗七星,还是北极星,都是北半球夜空特有的风景。在南半球的澳洲、南美洲、非洲,几千年来给人们指明方向的是南十字星座。

        不同的文化关注不同的事物,讲述不同的传说,也就给星座起了不同的名字。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给夜空的繁星重新划分星座、按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命名。唯一的问题是,新的名称很难获得广泛认可。所以,就星座划分和命名而言,传统的力量和时间的考验是最终的裁判,约定俗成才能获得最大的认同。

        (摘自《读库1501》,新星出版社2015年1月版,定价:30.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