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生活·雅趣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5年04月01日 星期三

    如何看一幅画

    [法]弗朗索瓦丝•芭布-高尔 著 郑柯 译 《 书摘 》( 2015年04月01日)

        你必须摆脱这样的误解:看起来很简单的物体,承载的意义也很简单。在一幅画里,一朵花、镜中的一个影子或是天空中的一只鸟,站立的梯子、摇晃的天平或是北风掀起的幕帘,几乎总有着比一眼看起来更深入的意味。

        播种者

        太阳沿着地平线滚动。在播种者黑色人形的后面,这一天似乎停止了。天空的颜色厚重黏稠,似乎拖慢了时间前进的脚步,自然掉入了画中人的行动节奏。大地的沉重似乎也黏住了他前行的脚步。

        画中风景简单,拉出一个三角形,留出河流的空间。一棵强健的树干切过画面,树枝弯曲尖锐,上面有一些花,延伸到画面之外。花太高,男人不会抬头去看。他甚至可能都没看到这棵树。对播种者来说,他对这树都毫不关心。然而,如果他能注意到身旁的树皮跟他很像,他可能就不那么孤独了。他与自己周围的世界隔离开来。远处的房子看起来很小,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背上的袋子依旧很重,但他必须继续前行。

        播种者就是自己劳作的土地的一部分,同样的材料构成了他们。土地磨砺着他的五官,在黏土色块构成的脸上留下刻痕。他的两颊内缩,后背低弯,把自己裹在一起,用帽子庇护。他永不衰老,又或者只是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漫长的岁月,打磨、塑造了他的整个轮廓。他的手还有弯曲的手指,只知道播种的姿势,已经像碗一样,仿佛它自己就能完成整幅画——只要一个有力的手势,就能把土地全部抹掉,留下空空的画布。画家不会对此感到讶异,而且希望握住这逼近的手。播种者不会停止。

        树的另一边,太阳在等待这个坚持不懈的人,等他完成一天的工作。梵高让一切成为必然:耶稣讲的故事不会说谎,他不会白白工作,谷物不会匮乏。天空向画家的信仰鞠躬,画家反复阅读自己的《圣经》。无上荣耀的太阳在画面后方沉落。播种者低着头,没有发现:暮光已经在他周围画出一个光环。

        坐在一瓶花旁边的女子

        缤纷多彩的花束占据了小桌上所有的空间。看它们一眼,它们仿佛就能自我繁殖,有些已经随意掉落下来。油彩的笔触铺张颜色,顾不上细节。井井有条的房间已经涌入了自然的生命力。

        这种生命力带入了自由的空气,巧妙地改变了这一平庸时刻的气场。桌布上的花纹并不清晰,手套只简单地勾勒出来,也还没收好,放在花瓶边上。玻璃罐子捕捉到一缕光线,但很快就溶解在墙面如水的花纹中。

        如此安排使得有些元素偏离了中心:模特儿被推到画面一侧,享受较小的空间,不像那一大束花。女子靠在桌子边上,很随意,似乎忘记了画家的存在。这正是画家想要捕捉的时刻:她心不在焉,我们看到了女子真正的一面,平时会隐藏起来的一面。此时此刻,生命暂时停下脚步,是心有旁骛的瞬间。女子把花随便插在花瓶里,看向画外,这画并不想禁锢她。这些花本质上是易逝的,但似乎没有让她顾影自怜。这些花只想展示自己的生命力,它们别无野心。

        鹊

        一个小小的黑色色块在白色的风景中。表面看来,整个画面光线耀眼,让观者睁不开眼睛,鹊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细节。明亮的雪首先抓住眼球,将其引向野地远处,一直到那不断延续、不断伸展的光。前景中没什么东西,如果你把眼睛放低,画家的签名是你唯一能看到的东西。庞大的奶灰色屋顶上方,树枝上压满霜雪。篱笆起到了地平线的作用。

        白色只是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它充满着对周围自然景物的反射。雪是画家完美的工具,掩藏了轮廓、纹理和单个细节。它展示出了稀释过的自然,让人可以自由绘制简化版本的现实。赏画者能想象到自己跋涉在雪中,同时可能会被冬日昏昏沉沉的气氛笼罩。但有了那鹊,栖息在篱笆门上端,及时阻止了这一幕发生。每个花园中都会有这样一只鹊,它叽叽喳喳,不懈唱歌,成为这首乐曲中的对位和弦,既强调又打破了遍布画面的沉默。这鸟儿在画中如同一个逗号,清晰、扎眼,仿佛五线谱上的一个音符。

        阅读

        一名黑头发的年轻女子,靠在桌子边上,似乎沉浸在自己手中的书里。她捧书的方式很随意,似乎知道自己在读什么样的内容。她的姿势并不是说完全不关心,更像是难以捉摸的淡然:她侧着头,说明书中的文字都已经读过,现在只是在考虑它们是否重要。完全看不到发现新书时的惊奇和兴奋,无论如何,就算看不到书的内容,人们也能知道:那本摊开的书,由于反复阅读,已经陈旧不堪,但也许从未有人读完。

        看起来,另一个年轻女子在聆听:黑发女子在大声朗读。也许大家都在评点,或者一起讨论。又或者这个年轻女子只是在等待一章结束,她坚定的侧影说明她在想着别的什么,占据了她心扉的某些东西。硬背椅子不适合幻想。整个下午越拖越长,无聊若隐若现。

        这里没有手势和行动。画中的空间有限,方丹-拉图尔把室内装潢构建为一种僵局:一面坚固的墙、一扇关上的门,桌上一块土耳其桌毯裹住了所有声响,有些玫瑰正在渐渐枯萎,但是女子们的书刚刚读了一半。

        有阳台的房间

        这里没有人,在高高的、有绘画的天花板下,空荡荡的房间勾起人的回忆。在某一个瞬间,一丝风的气息让房间变得生动起来。轻轻的窗帘在阳光中抖动。

        镜中反射的事物看上去似乎比现实生活中的还要真实。它们曾经在那里,人们会发现:它们现在只是模糊不清的反射影子,是比画面其他部分更有活力的幻象。镜子把现在无法看见的影像送来:布料精美的颜色、优雅的条带、在镀金画框中的一块风景。

        再看那面墙,上面只有后来装饰的痕迹,人们就在这样的房间里居住:挂画之后留下的印痕,不规则且肮脏的颜色,马马虎虎抹上去的色块,还有一些比较新的灰泥。窗户前面的窗帘遮掩了白天的光线,什么都透不过来,剥夺了这房间向外看风景的权利。

        空气灌入房间,如有人低语一般,吹起窗帘。屋子里的味道闻起来好些了,就像一个输过氧的病人。这里过去有着轻松的记忆。是很久之前吗?打过蜡的地板上曾映出华尔兹的影子,光线像现在这样强烈。孩子们曾经沿着尽头黑暗的走廊肆意滑行。画家在画的角落里回到现实,用生硬的笔法画下日期和他的姓名缩写。

        在房屋那一头,一块花纹繁复的地毯铺在地上,仿佛新娘的面纱。

        (摘自《如何看一幅画II》,中信出版社2015年1月版,定价:5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