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思想·社会图志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5年02月01日 星期日

    “家风”在隔代教育中的反思

    李燕杰 冯承平 史青星 《 书摘 》( 2015年02月01日)

        据一项最近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在上海,目前0~6岁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占到总数的一半。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事实上,隔代教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得好,多数隔代教育的家庭出现的问题远远比好处要多得多。老人往往格外疼爱孩子,并且容易陷入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中。祖辈的过分溺爱,延缓了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的发展。就如鲁迅《上海的儿童》中所述:“任其跋扈,一点不管,骂人可以,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去了网的蜘蛛一样,立刻毫无能力。”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王极盛认为,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王极盛在数万人中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

        在陪伴孩子方面,祖辈有充裕的时间陪孩子玩耍,带他们去超市、去公园、去游乐场。孩子看见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一会儿要奥特曼,一会儿要漂亮衣服,一会儿要坐电车……爷爷奶奶们都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陪伴儿孙的时间不多,能疼爱时就尽量疼爱,能付出就尽量付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弥补自己年轻时没有给自己的孩子足够多的陪伴和关心。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令人担心的一幕:一旦没有把孩子喜欢的东西给他,他就能做出倒地、大哭等多种姿态来。

        家风如是,如何让下一辈在他们做父母、爷爷奶奶的时候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教养好他们的下一辈?当传承的传统被历史车轮碾碎,现代人只能重新到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祖辈们精心打理的幼苗

        史青星:这周我一直在想我们谈话的主题。后来我看到小区里有很多长辈带着孩子出来遛弯,想到一个和时代特别契合的主题——隔代教育。你们看看怎么样?

        李燕杰:挺好。我家也存在隔代教育。四五岁的外孙女京京批评我就会写字、看书,尽偷懒,干脆把我排到 number five,最后一名。京京是个小人精,刚学了几个单词就会灵活运用,见了男的会说wonderful,见了女的会说 beautiful。曾经有一个日本单位让我写一个反对核武器的横幅,我写了“和平”两个字,觉得不好,扔了。京京过来捡起纸说:“外公真浪费,这么大张纸给扔了。”说着,她拿起笔来写下“和平”。我赶紧抓拍下来,寄到日本,核实后,“和平”书法在日本展出。我喜爱后辈,鼓励后辈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外,我也能与时俱进,会去古玩市场买仿真古董,会与儿孙讨论国家大事,议论古今名流,也能说上几句超女、选秀、歌唱比赛等。这样的教育能让孩子感觉到更多的关爱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促进亲情的发酵,对三代人来说都是一件极好的事。

        冯承平:中国再过不久就要进入到“银发国度”,长一辈的老人跟着子女生活,帮助子女带孩子在大城市里太常见了。小孩子是精致的幼苗,需要祖辈们精心打理。

        史青星:是的,李老师对京京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时尚、接地气的,但是放眼全中国,隔代教育的问题依然很大,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隔代教育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比如,退休的老一辈家长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年轻的时候已经成功地带大了一代人,所以在抚养和教育小孩方面可谓经验十足;祖辈们对孙辈的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者保姆都无法替代的;老一辈人年轻时候接受的教育相对更加传统,更多地保有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美德。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因为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也比较僵化,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会影响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导致孩子缺乏创造力,甚至因为他们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还可能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孩子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糟粕。至于祖辈很容易过分溺爱孙子孙女,阻碍孩子自我成长这方面,就是更普遍的问题了。比如孩子被凳子绊倒了,老年人会跟孩子说这是凳子的责任。这样就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这件事是个意外,一定要有一个替我埋单的对象。

        以身作则

        冯承平:现在社会上的孩子,特别是城市长大的孩子,没有见过劳作的辛苦,更别提体验那份挥汗如雨的艰辛了,因此他们不懂得珍惜食物。小孩子零食吃一口扔一半,学校准备的营养午餐只碰一小口,剩下的全部倒掉,一到春游、秋游,同学之间争着准备各色零食,一大半是吃不掉的。大学餐桌上的浪费一般在百分之二十,十分严重。

        史青星:孩子们不懂得珍惜粮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人们一直在浪费。大城市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令人咋舌,桌上剩的比嘴里吃的多;大大小小的活动讲面子,重铺张,办完活动后会场一片狼藉;炫富也成为网络热词,白富美、高富帅满身奢侈品。

        这是舌尖上的浪费,是社会需要直面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国家。“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出自李商隐的《咏史》,它具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能够信手拈来,可见勤俭并非虚言,并非没有价值。历史上还有很多官员传承了勤俭家风的故事。像宋仁宗时期的张知白,虽位列三公,俸禄很多,但盖的仍然是布被。春秋时候鲁国的季文子,当过三朝的丞相,但他的妻子都没有穿过帛制的衣服,他家的马也没有喂过粟。

        最近有一个名为《汉字英雄》的综艺节目,有一个环节问“有什么东西是由地里长出来的”,有一个很可爱的孩子,居然写了一个“饼”。现在的很多孩子真的不知道米、面、粮是怎么来的。因为都是从超市买的。谁还知道农耕的辛苦,谁还知道四季是怎么回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古代人对待节约的态度。但是在今天的生活中,只有寥寥数人还能真正体会到粮食的宝贵,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虽然我们从小就学过“锄禾日当午”的诗歌,但是能体会其深意的人真的不多。比如在家里,爷爷奶奶给孙子盛饭,唯恐盛不满,孙子的饭剩下了爷爷奶奶给打扫。这样长大的孩子能懂得节约吗?这种事情不是靠社会风气、学校风气所能转变过来的,这是家教的问题。如果不以这个为导向,孩子在家里就失去了是非之心,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补偿不了的。

        冯承平:过去人们穷怕了,战争、霍乱、政治运动……几乎把所有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打碎了。改革开放后物质日渐丰盈,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前人们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肉,而现在想吃就能吃,以至于过节时吃什么成了家庭主妇的难题,搞不出新鲜的花样来。中国人不仅雄赳赳气昂昂地翻身做主人,而且一副膀大腰圆晃荡荡要挺到国外去的样子。北美崔哥在他的段子书《中国人来了》里幽默地描述了中国✕二代在美国生活的样子,比如“一到美国就在比佛利山庄买几百万美金的别墅,车开了10分钟还没出自家庄园的那种;他们买的车全是法拉利、保时捷、玛莎拉蒂和兰博基尼;他们收藏最新款的爱马仕、普拉达和路易威登等名包;他们一买红酒就是十几箱;一买手工雪茄就是整个货架;他们进哪个商店,哪个商店就像遭遇了洗劫一般……”然而,在享受经济富足带来的自信和尊重时,倘若没有文化的滋养,就容易长出一副暴发户的嘴脸来,这只会在国际上给中国人丢脸。浮躁、浅薄、功利的心灵杂草,需要靠祖辈们的教育精心打理。祖辈们只有以身作则,先改变我们自身的行为,进而影响孩子的行为。培养孩子们拥有一颗感恩土地的心吧,学会感恩就会懂得珍惜,懂得珍惜就拥有了美好的品质。

        李燕杰:说得畅快!在即将取得全国解放之际,党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毛泽东对于党内可能会“因为胜利”而出现“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希望党在执掌全国政权后要戒骄戒躁、戒奢戒腐,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

        史青星: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比如朱德同志。朱德同志的住处周围有很多的果树,一到秋天,果实累累,他一个也不准孩子们摘。为了使孩子们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朱德同志平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他们要求十分严格。几个大一点儿的孩子穿的衣服和鞋,通常都是从部队后勤部门买来的战士们上交的旧衣服、旧鞋,总是大的穿了小的穿,破了,缝缝补补继续穿。

        我常说:如果你自认为家里是有钱人的话,那恭喜你的生活可能比别人方便,衣食无虞。但是请务必多想想穷苦的人家,那些平凡的家庭,或是经济来源不稳定的人们。我们更要珍惜现在所有,开源节流。唯有在不佳的环境下成长,才能更懂得珍惜与感恩。

        (摘自《家风正  国风清  听爷爷奶奶聊家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版,定价:4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