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思想·社会图志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5年02月01日 星期日

    中国人的“差不多就行”

    [美]明恩溥 著 安娜 译 《 书摘 》( 2015年02月01日)

        本文的作者明恩溥,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在华最为著名的传教士之一。他在当时对中国人性格特征的一些叙述,今天看来或许过于倾向批判而难免让读者心生反感,但却是他向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建议,将清王朝支付给美国的“庚子赔款”用来在中国兴学,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所以,我们或许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解读他批判的“苦心”,以“自省”。

        在西方,人们认为度量标准一成不变才是生活质量的保证。但让很多外国人觉得苦恼的是,中国的很多度量方式都有双重标准,而且中国人对此甘之如饴。在他们看来,有两种不同的货币、重量乃至度量标准,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

        你问一个卖肉饼的人他每天要做多少张饼,这个人答道,大约“一百斤面粉”,至于这一百斤面粉能做出多少肉饼,那只能由提问者自己估算了。问一个农夫他的牛有多少斤,如果这个农夫给出的重量明显偏低,那么他就会辩称自己忘记把牛骨头的重量算进去了。

        度量的标准同样混乱不堪。比如量粮食的斗,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大小也不相同。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一品脱就是一品脱,一磅就是一磅。但是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在中国,中国的一品脱永远不会等于一品脱,一磅也永远不会等于一磅,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不仅有理有据,而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同样,“整体等于各部分之和”在中国也不一定成立,这在河道航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经询问,你确定离前方某地的距离为四十里。经进一步仔细分析,原来四十里实际上是两个十八里。“四九等于四十”的说法是不是让你目瞪口呆?同样,“三个十八等于六十”的“八九不离十”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还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邮差没能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六十里抵达目的地,对此,他对长官解释道,这个六十里可不止六十里,长官于是另外遣人去调查这段路的距离,得到的结果是八十三里,于是后来的邮差们都是按照八十三里计算了。

        坐落在一座城市四周的几个小村庄,虽然离城市的距离从一里到六里不等,人们却把所有村庄统称“三里村”。此外,人们常常注意到,一段约莫一里的路,如果路的两旁盖满了房子,那么这条路就可能被称作五里长。村民们信誓旦旦地向我们保证,这条路确实有五里那么长。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中国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度量标准就完全不足为奇了。

        中国人在说到年龄的时候缺乏精确性也是一个普遍的事实,这可以说是中国人独特的民族特性。要知道一个人的准确年龄十分容易,但中国人却通过一个人的属相去得到一个人大致的年龄。一个号称“七八十岁”的老人,你通过询问了解到的事实是,他去年刚满七十岁。事实上,在中国,即使你渴望精确,一个人过了七十就称八十的这种状况,就像共同海损一样是必须承受和被容许的。就算一个中国人打算告诉你他准确的年龄,你也要明白,他所说的年龄往往是过了春节之后的年龄(译者注:即虚岁)。中国人用“十”计数的习惯根深蒂固,从而导致了很多说法含混不清。几个人就算是“一二十个”、“几十个”,也许还被说成“好几十个”,精确的计数在中国实在是难得一遇的经历。中国人关于“百”、“千”的使用同样含混不清,而“数不胜数”则是实际计数的极限。尽管有着更为精确的计数方式,但是中国人对此却毫不在意。

        我的一位相熟的朋友对我说,有两个人花了二百串钱去看戏,之后他自己又补充道:“是一百七十三串,不过这和二百串差不多了,对不对?”

        一对久居中国的外国夫妇准备重返故土,在他们回国之际,他们的中国朋友准备了两幅精美的卷轴,分别送给这对夫妇两位年迈的母亲。而这两位老人刚好同岁。华丽的条幅上一边写着“福如东海”,另一边写着“寿比南山”。除此之外,条幅的下方写着两行小字,一行写着恭贺老夫人“七十高寿”,另一行则写着恭贺老夫人“六十华诞”。夫妇二人代母亲收下了礼物,再对条幅的精美表示了适当的称赞后,其中一人鼓起勇气问赠送者:为什么两位母亲同样的岁数,一个被说成七十岁,另一位却被说成六十岁呢?赠送者给出了一个十分个性的回答:如果两幅卷轴上都写上“七十高寿”,会显得作者缺少创意。

        中国人很重视祖籍,这对我们讲求精确的人而言,是十分要命的。一个人因为诉讼来求助于我。他告诉我,他居住在某个村子里,但是从他的言辞之间,我显然感觉他是住在城郊。经询问,他才承认他现在已经不住在那个村子里了。我问他:“难道你不觉得自己现在是个城里人吗?”他回答道:“当然不,虽然我们现在是住在城里,但我们的老家却在那个村子里。”

        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最初遇到的障碍是,他们没办法找到一个准确的表达来区分相似事物的特征。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模式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之上,跟我们的习惯不同。他们根本不能理解西方人凡事穷根究底的狂热。很少有中国人能说出自己所在的村子里有多少户人家,他们也根本不想知道。他们简直就不能明白,怎么竟会有人想知道这个!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准确的数字。

        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力那样僵硬、刻板,你不能指望心也像头脑或智力一样,去思考那些死板、精确的东西。至少那样做是极为困难的。实际上,中国的毛笔或许可以被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精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

        ——辜鸿铭

        中国人在数字上缺乏精确的特性,这在书写中甚至是在印刷物中的表现也同样突出。大量廉价的出版物,没有哪一本不是错字连篇。把这种现象归因于图省事,倒不如说是因为人们觉得精确根本无关紧要使然。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人缺少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本质上与要求绝对精确的化学式的教育有相近的地方。其实,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像其他任何民族一样,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到精确,甚至做得更好,因为他们被赋予了无与伦比的耐心。但不得不说,真实的现状是:中国人完全缺乏讲求精确的品质,甚至不知道精确为何物。假如这一说法成立,那么下面这两个推论就顺理成章了。第一,我们在查阅中国的历史记录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人的这一特性。如果我们轻易采用中国人的统计数据,稍不留神我们就会上当受骗。第二,对中国人那些各种美其名曰的“统计数据”,一定要持保留的态度。我们习以为常的“总体绝不会大于各部分之和”,在中国的统计结果可能正好相反。

        “无可无不可”,享盛名尤为久远。……就因为生存于这一个社会里,那个人的一些权利没有法律的保障,只有模棱两可的冷淡消极态度最为稳妥而安全。

        ——林语堂

        (摘自《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古吴轩出版社2014年10月版,定价:39.8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