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生活·乐活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4年11月01日 星期六

    渔家乐

    沈成嵩 《 书摘 》( 2014年11月01日)

        扳  罾

        如今,众多农家乐旅游为了吸引人气,增设了踩水车、推石磨、舂米、扳罾等互动项目,再现农耕时代的原始生活状态,寓教于乐,让孩子觉得十分新鲜。

        景点的罾显然比过去小多了,网起网落,勾起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

        我家门前有条河,河边有个窝棚,窝棚里有绞关,绞关面前就是罾。这张硕大无比的罾,紧绷在八根厚实的毛竹片上,在竹片交叉的十字架上拴着粗粗麻绳,这总绳连着滑轮,固定在河边的大树上,网起网落,全靠窝棚里的绞关操作。扳罾是个力气活,也是一门技术活。收网时没有一定的臂力,二三百斤重的网,无论如何收不了,弄不好绞关失了手,整个人被甩出去,非死即伤。扳罾人明白“四两拨千斤”的道理,利用滑轮渔网不紧不慢地往上扳,朴素的力学原理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扳罾这一古老的捕鱼方法,在水乡泽国已流传几千年,在《楚辞·九歌》里就已经有了“扳罾何为兮,木上作渔网”的记载,在故宫收藏的明、清山水画中,也有以扳罾为题材的作品。“江南三月桃花雨,夜半鲤鱼来上滩。”鱼汛季节,一张罾一天一夜能扳上千斤鱼。真正的美食家,要尝的就是这种“不缺一片鳞,不流一滴血”的“起水鱼”,用它氽汤、红烧,不用放多少佐料,哪怕“河水煮河鱼”,也能把“眉毛鲜得掉下来”。

        扳罾的人都一颗平常心,“十网九网空,捞住一网就中”,贪心的人最好别扳罾。有道是:懒张簖,勤扳罾。他们年龄通常都四十岁往上,既有体力,做事又想得开。一网下去,看到鱼儿蹦跳、银光闪闪,拿起抄网远远地伸过去取鱼,不狂不喜;无鱼,不急不恼,放下网再等,每隔十分钟起一次网,悠然自得。

        在茫茫大江大河中,罾对鱼类王国来讲,不啻是极其危险的埋伏圈。经验丰富的扳罾人,深谙“鱼阵”,知道什么时候有鱼来。对待鱼阵要懂得规律:头阵敬,二阵迎,尾阵下网捉残兵。头阵通常是领航的“铜头”、“黄脊杆子”,凶猛异常,稍受惊吓便会乱跳乱窜,穿烂渔网是常事,能放行就放行。大鱼阵,首尾相接上千米,全是红眼白丝鱼、鲤鱼,大的二三十斤,小的也有三四斤。此时此刻,扳罾人在绞关前,弓箭步站着、屁股后坠、两只胳膊用足力,两手交替不停地扳。随着鱼儿出水,动作放缓,一下一下稳拉稳扳,看到大鱼在眼前蹦跳,他们兴奋得脖子上青筋直跳,肌肉、青筋和古铜色的皮肤,让人想起了前苏联名画《伏尔加河上的船夫》。

        叉  鱼

        母亲当年逃“兵荒”,在乡下拜了个干妈,从此,逢年过节母亲都会下乡去看她,偶尔也会在那边小住几日,干婆婆的孙子四九自然成了我的好朋友。四九是他的小名,他出生那年爷爷四十九岁,所以这样叫。四九比我大十岁,逮鱼是一把好手。家里来了客人,他拿起飞叉出门,不消二十分钟,准能逮到五六斤活鱼回来。

        我的家乡沟河港汊比较多,那时候,农田没有被污染,鱼虾蟹鳖出奇得多,河水清澈见底,肉眼能看到鱼游虾戏、蟹爬鳖走。在农历端午节前后,水草窜出老高,鲤鱼、黑鱼都在这个时节咬汛,它们喜欢往小河沟里钻,一对一对咬尾巴,雌的撵雄的,雄的甩白,雌的吃,吃完了甩籽。雄黑鱼尤爱仰壳,飞叉总是对它下手。到了农历六月,涨水了,鳊、白、鲤、鲫、青鱼,喜欢到长满水草的草窝子里去,吃草根和涨水时草上掉下来的虫子。鱼一拨弄草根就出水纹,根据水纹,四九能判断水下有什么鱼,然后甩出叉去,保准叉叉得鱼。

        记得有一年放芒假,我跟着四九去叉鱼,总算见识了一下飞叉:它是长约二十厘米的七齿圆形叉,每根叉齿打磨得无比锋利,且带有倒刺,鱼叉尾部套在叉杆里,叉杆上钻个洞,拴一根七八米长的叉绳,叉绳套在自己手腕上。我们行走在河埂上,四九两只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走了不远,他发现了鱼情,如同在战场上发现敌情一样,猫着腰,屏声静气地走到离鱼最近的地方,右手举起钢叉,几乎不瞄准,果断地用力一甩,钢叉像标枪一样,风驰电掣般飞向目标。一时间,水花四溅,河里漾起一片血红,一条圆滚滚的黑鱼戳在钢叉上,摇头摆尾拼命在水中挣扎,无奈飞叉带有倒刺,钢叉洞穿全身,是断然逃不掉的。我站在一旁,兴奋地跳起来,高喊:“叉到了,叉到了!”四九俨然像一个得胜的将军,紧收叉绳,将鱼拖上岸,我上前一看,一条黑鱼竟有七八斤重。

        簖  蟹

        “簖”是个生僻字,它是一种将竹片编成栅栏直立水中,以截断鱼、蟹去路,进而加以捕获的渔具。

        每年三月,春暖花开,长江入海口的蟹苗陆续孵化出世,溯江而上,进入内河,寻找安家之所。苏北的河湖港汊水流平缓,水质清纯,气候温和,草食丰茂,是螃蟹生长的理想场所。中秋前后,客居内河的螃蟹体肥肉壮,开始回游,返回长江入海口交配产卵。渔人在螃蟹回游的途中设了簖,成群结队的螃蟹只好顺着水中的栅栏向两边高处爬去,想不到“翻山越岭”之后却成了簖蟹,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也只有那些翻过簖、体肥肉壮的螃蟹才叫簖蟹,如果没有一定实力,螃蟹根本爬不上那高高的簖,所以簖蟹中绝没有小蟹、瘦蟹、病蟹,一只只膏肥脂厚,张牙舞爪,足有半斤。

        别的地方的簖蟹都直接叫“螃蟹”,或者“大闸蟹”,唯独在泰州溱潼的溱湖,这里的螃蟹叫“溱湖簖蟹”。记得三十多年前,我们在苏北水乡找石油,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江苏站记者专程到工地拍摄纪录片,领导派我到现场帮忙。拍摄结束后,他们提出到溱湖拍一组螃蟹丰收的镜头,队上小轮船直接把我们送到了簖边。

        小轮船在湖面上拐个弯,调转船头,蟹簖到了,湖面上下了许多簖。过去听人说过,在簖上放蟹笼是个很有讲究的技术活,难度就在蟹笼的深浅上。渔民识得蟹路,摸得蟹性,只见他伏在船舷上,双手在湖水里一摸,拽出了一根茶杯粗细的竹嘎子,再把竹嘎子紧紧绑在船头,拽着竹嘎子将小船向前划。此时,竹嘎子上拴着的一个个蟹笼露出水面。这些竹篾编成的蟹笼像一条扎裤腰,“裆”处开了个有笼刺的圆口,两边“脚”又安上笼刺,两只“脚”各有一个可翻动的盖,蟹笼逆水下在水下深度适宜的地方。螃蟹顺水爬行,碰到排在水底的蟹笼,就得从“裆”处的圆口爬进去,因为有倒刺,进得去出不来,性急的螃蟹想踅回,一只只又爬进另一条“腿”。渔民拽着竹嘎子,一段一段向前移动,翻开倒刺笼盖,娴熟地取出青色的螃蟹,随手放进身边的蟹篓。刚出水的蟹将军,在蟹篓里惊慌失措,兜圈乱爬。

        (摘自《农耕年华》,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版,定价:2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