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县,京津唐三市中心,连接华北、东北的重要节点,南北物流的重要通道。宁河民间手工艺制作内容丰富,除了丰台的木版年画和木雕,还有特色陶艺、泥玩具、剪纸、手工编织等。上世纪70年代初,宁河就出现了天津较早的外贸工艺厂,先后出口木版年画、泥玩具和木雕,这里也是评剧之乡、武术之乡,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有别于京津唐等周边大城市,宁河文化应是冀东和冀南文化的一支,如果细心,我们可以逐渐梳理出宁河文化所囊括的各种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有代表符号、有主要内容、有丰富资源和独到特色。漫步这丰富的文化丛中,你会有“思行无疆,心泊宁河”之感。
红色文化
宁河县是清雍正九年三月十九日(1731年4月26日)从宝坻县划出正式建县的。作为退海之地,宁河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泽国水乡”美誉,自古以渔盐之利、漕运之便、鱼米之丰而闻名遐迩。造化钟毓秀,地灵必人杰。这里很早就播散下革命火种,孕育出革命传人,谱就了红色经典。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早期,宁河出现了一批革命活动家和领导者。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共产党天津党组织、中国共青团天津团组织创始人于方舟。他出生在宁河县俵口乡,也就是“七里海”的核心区。1916年,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后任天津第一个学生会组织“直隶省立第一中学学生救国团”团长,创办“新生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3年9月,经李大钊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第一任书记。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1927年,在玉田县发动暴动,失败后不幸被捕,于次年就义,年仅28岁。因为于方舟,七里海聚集了周恩来、邓颖超等一批仁人志士,特别是1920年于方舟同周恩来等进步学生去省公署请愿入狱后,于方舟把周恩来、邓颖超等多名进步学生(他们大多都成为天津最早一批党员)接到俵口家中居住,直到周恩来一行赴法国勤工俭学。至今,宁河还流传着周恩来、于方舟夜游七里海的故事。与于方舟一样,宁河还有天津早期革命青年领袖卢绍亭(岳龙镇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京汉铁路大罢工领导人之一康景星(芦台镇人),优秀的地方革命领导者陈荻和寒松,等等。宁河也因此成为天津革命烽火的燎原地。抗战时期,这里出现了冀东抗日传奇人物武宏等,至今还有“大武宏、骑大马,白盔白甲把敌杀”的民谣。还有更多宁河人,他们投身革命甚至献出生命,但事迹并不为人知,有的,也只是在长长的宁河县英烈名单中看到简单的记载,其精神同样彪炳史册。因为红色文化在这里汇聚、流淌和传扬,反映农民革命的史诗巨作《红旗谱》,在这里拍摄成电视剧,并在此修建了《红旗谱》作者梁斌同志的文学纪念馆。就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纪念馆重新整修一新,成为红色传承的新阵地。
民间文化
武术界有这样的说法,形意拳最后一个高峰期,出现在民国前后宁河一带。以傅剑秋为代表的爱国武师在宁河设馆传武,民间蔚成风尚。直至今日,在宁河习练形意拳者也很多,许多名师在全国大赛获奖。2000年,宁河85岁老者李仲轩口述了师从唐维禄、尚云祥、薛颠三位形意拳名师的亲身经历,在《武魂》杂志连载后引起轰动,后汇集成书叫《逝去的武林》,因弥补了武术界历史一段空白而波及海内外,得到不同门派推崇,这本书记录了当时宁河武术的繁盛景象和武术名师的品性。与武术一样,手工艺品制作历史久、有特色、流传广。东丰台木版年画,曾与杨柳青年画和武强年画齐名,是北方代表性年画。明清时,丰台镇因水陆码头而成为年画集散地“颇得东北、蒙古之大销场”,曾出现“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景象,戴廉增等大年画坊,年产量能达到一百余万张,并形成用色厚重、线条粗犷、精雕细做等特点,现仍有传承人在用心经营。去年春节期间,冯骥才先生在《今晚报》上发表《东丰台年画》,强调了其艺术独立性。此外,板桥镇盆罐村的陶艺也因上溯久远、做工精美、不断创新而著称,每年大量产品直销境外。正因为此,1972年,国家恢复传统工艺品出口,宁河在丰台镇北村大队建了工艺厂,先后挖掘和生产木版年画、泥玩具和木雕,摸索了找订单、设计、培训、生产、出口相对完整的模式,鼎盛时期年产值达百万元。该厂一直办到90年代中期,成为天津市外贸出口产品生产基地。也可以说是文化产业较早的成功案例。目前,在丰台镇、板桥镇、芦台镇、潘庄镇,聚集和活跃着许多能工巧匠,涌现了“芦台张”(张宗泽)、韩克胜等工艺高手,所产木雕、根雕、木版年画、陶艺、剪纸、编织等广受欢迎,东丰台木版年画和板桥镇的陶艺被列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宁河的民间花会、民间乐舞、民间传说也都很有名,“鹤翎会”、“南涧花吹”多次代表天津市参加展演。应该说,宁河的民间文化土壤深厚、内容丰富、相对集中,这也是对宁河过去历史的良好见证和注解。
食文化
多年来,宁河这块土地因依海靠水,保持了河味、海味、野味“三鲜”的饮食风味,物产丰富、食材广泛、菜品精良,从冷盘到主菜再到主食,形成有别于京津,相对独立的菜品特色。比如,作为冷盘“凤爪”、“熏肚”味道独特,而且清蒸紫蟹是当成冷盘摆出来的,这是宁河一个特点。热菜有炒七里海苇蘑、“马二烧鸡”、潘庄“麻辣豆腐”等特色菜。主菜是“大锅炖鱼”等河、海、野味。另外,汉沽著名的“八大馇”食法,宁河也很普及,毕竟宁汉曾一家,只是宁河把馇技更多用于河产品。这里,着重说说宁河具有代表性的两道主食:“肉米饭”(也叫肉闷儿)和“河蟹面”。“肉米饭”要先把五花肉放料炒好,然后用宁河地产米蒸饭,并把肉、蘑菇、配料放入一起蒸,直到把米香、肉香、蘑香和料香融在一起,出锅后饭上一层油亮,口感咸、鲜、香、糯。而“河蟹面”做法更为讲究,要先备好手擀面,专用宁河七里海的“紫蟹”,去其壳、腮、脚,把蟹黄取出,然后把蟹白压成肉汁,用肉汁把手擀面煮熟,再放入蟹黄,端上来面上应浮着一层蟹油,点缀着金色的蟹黄。宁河苗庄镇的“河蟹面”是最著名的。这些饭菜,再佐以宁河好酒和新鲜果蔬,听着就有滋味吧!现在,“河蟹面”等宁河代表饭菜不少传到京津大饭店,但滋味也改良了,吃地道的还得到宁河。值得一提的是,宁河人比较看重吃饭环境,如果条件允许,一般要通风、位正、整洁。也只有好环境才能配得上宁河的好饭菜。?
酒文化
宁河因水甜气候好,自古便出“美酝佳醅”,明清尤盛,制酒坊林立。在众多的酒坊中,位于芦台老北街西侧的德和酒坊因采用传统工艺、独特配方,其酿制的德和老酒广受推崇。民国总统徐世昌品罢留下“宁邑才俊郎,芦阳烧酒香”的评价。解放后,德和酒坊更名为宁河县酒厂。1972年,该厂在继承传统酿造工艺基础上,引用现代科技,并邀请著名白酒专家周恒刚研制出酱香型白酒“芦台春”。此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多种微生物为发酵剂,形成酱香突出、醇和幽雅、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一出品就受到公认,誉为“北方小茅台”,价格曾一度高于汾酒,且供不应求。一般只有春节时,天津市民每家才能凭票购买两瓶“芦台春”。该酒曾用作国宴酒,招待过国际友人,曾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芦台春”的研制生产,带动了宁河酒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酒业人才,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酒业产业链。近年来,“芦台春”酒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深文化沉淀,形成系列酒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加上宁河良好的水土环境、众多制酒人才、较为成熟的酒业环境,带动和吸引了著名酒业纷纷来到宁河。比如,原来位于大直沽的义聚永酒厂已迁入宁河,并建立了酒文化博物馆;北京红星二锅头最大的生产基地也落户在宁河。还要说明的是,宁河人能酿造好酒也善豪饮,现在仍有这样的说法:没有半斤以上高度白酒的量,就别在桌上张罗酒。最近,看到网上有一组博文叫《宁河印象》,有一篇叫《斗酒》,讲宁河酒文化讲得很生动。酒文化已成为印在宁河版图上的闪亮标签。
文化是个说不尽的话题,区县要发展,一定要树立良好形象,一定要有精神支撑和魂魄根脉,并争取各方面最大限度的认同。实现这一目标,对外文化表达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把表面的和潜在特质反映出来,挖掘、集中、还原和突出代表性元素。
文化是向美向好的一瓣心香。如英国人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所说的:文化可以让人产生幸福感。这也是宁河人一直坚定追求的情怀。
(本刊特约记者 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