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生活·视界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

    时光之美

    林帝浣 《 书摘 》( 2013年11月01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节气歌,在儿时曾被反复吟诵。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衣食农事,依季候而作,随岁月流转。光阴逝去,转眼长大,忙碌生活开始让我们忽略,天地万物的美丽曼妙,生活瞬间的微妙幸福。日子每天平淡过去,阴晴雨雪,花开花落,似乎惊喜甚少。但那些逝去的岁月,每当我们无意提起,却发现原来是记得那么牢。 

        寒雨,瘦风,岁晚时候,纷至沓来

        余寒未尽的时节,梦如点缀在枝头的寒梅

        影是疏疏落落的,香是清清冷冷的

        然而春意萌动,茶碗酒壶,在尘影间,清光晕墨的晨曦里

        三两声爆竹,素寒轻披,雪花抖落

        蛰伏了一冬的绿色,即将破土

        冬眠的生灵,也将迎来温润如酥的雨

        一朵花开,就是绽开的整个春天

        大地将渐丰盈,日子也愈发生动鲜活起来

        此际,那雨分明不是离愁,却点滴到天明

        那田边,又是一年桃花开

        万物至此,气清景明

        酿酒花莳趣,呼吸草木间

        清明时候,等闲春过三分二了

        三春之景,至此绚烂已极,却也渐近阑珊

        烟雨锁重楼,茶山绿遍阡陌新,都分付这良辰美景奈何天

        这偏又是个缅怀追逝的节候

        你说你早已经忘记了

        然而你偏偏记得

        山坡上那束丁香花,是谁洒下如冰的酒,将冷的泪

        木槿花开,瓜豆满架,稻穗挂地,沏茶薰香

        接天荷叶无穷碧,楼台倒影入池塘

        院子里繁星点点

        凉荫下,或是藤椅或是竹席

        奶奶的大葵扇,缓缓摇起阵阵清风,助人酣眠

        宵漏夜短,夏梦正长

        立 春

        清 明

        夏 至

        苹花渐老,梧叶飘黄,暑去凉来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清商时序,万物收敛

        葡萄满架,秋社雅聚,七月食瓜

        然长夏未尽,流萤明灭几度

        银河星汉,卧看牵牛织女星

        只待凉风一夜至,满阶梧桐月明中

        秋收冬藏,一年冬信,便是万物归贞了

        煨在炉中的羊汤和烫在壶里的烧酒

        味厚,热烫,可抵冬日的严寒

        春初早韮,岁末晚菘

        荒寂中留给人们岁晚时候的余闲

        烫一壶酒,煨一锅汤

        围炉热热闹闹地说半席话

        窗外月色晦暗,朔风渐紧

        白棉满缀,石榴挂枝,夜寒日燥

        雾霭积重,茫茫而下,露凝而白

        时而有雨,携着渐深的秋意泼洒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五谷杂粮,几蒸几煮,酿成乡间米酒

        小酌即醉,那终日向人多蕴藉的,是木樨幽芳

        老去的芙蓉,也不见人涉江去采

        饮罢一杯白露茶,无事熏香,晴窗临帖,灯下夜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觉秋夜长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

        家中炉火温暖,水饺扑腾腾下了锅

        母亲总守在桌旁,翘首企盼着游子的归来

        也是时候,填一张九九消寒图了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一日一笔,一直写到春暖花开

        风雨如晦,新年将至,来日绮窗寒梅发几枝

        举杯踌躇,故人安否

        (摘自《时光映画》,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年7月版,定价:32.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