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宁(以下简称孙):说到艺术,我很想说说当下大陆一个现象,就是投票泛滥。好书奖是网上投票加专家投票。文学奖也是。大家美其名曰,民主嘛。一定是网上投票先来,然后是专家再评。我记得有位专家评委好几年都在感叹:好书经过第一轮程序后,根本没选上来,让我们怎么评。茅盾文学奖一直是最受争议的奖项,去年已经做到了投票实名制,奖项一出还是一片哗然。反而是一些不那么大的地方奖项(如施耐庵文学奖),悄悄地一圈专家评委在评,评出来还有那么些文学的意味。有些人一味地认为,民主是个好东西,什么东西都得走一下民主的程序给大家看。
林谷芳(台湾文化评论人 以下简称林):民主这个事情,大概只有一点是我们在谈它时不可逾越的。就是每个生命基本的尊严。在这个层次没有谁比谁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公共事务,乃得从民主程序来完成它。但即就这一方面,民主在历史的运作中,也还有它不同形式的存在。民主如果只有一个样式,就不会有些地方有上下议会,有些地方是君主立宪。当然所有的制度设计,都不会逾越生命平等尊严这个前提。除此之外,它的样态可多呢!
比如,谈社会关怀。人作为群居动物,和蒙昧、野蛮的禽兽很重要的不同是相互关怀,我们不会认为,强者可以驾驭一切,所以对弱势的关怀代表一种文明,因此就会出现福利国家。但是要福利到怎样的程度,才对人好,也对这个社会好呢?本来就是相对的。
所以说,社会事务总是在动态中达到平衡。这动态平衡,当然因于它原来的历史背景。有它的时空,它的环境,它的论述,最后,大家选出一个目前能被大家认为较好的。时空一换,这些也会有所变动。何况生命、社会还有许多事物,是完全跟民主无关的。
孙:比如?
林:学问好坏怎么跟民主有关?文章好坏怎么跟民主有关?我常讲,很多人认为,美是主观的,所以最好透过大众来决定。美当然有它的主观性,但在同一个美学系统里,它其实还是位阶历然,清清楚楚的。而为什么还要人来评呢?一是眼界的问题,不是人人都有此眼界。二是因为人本来就是一种情绪动物,美学既有部分的主观性,更有种种情绪利害关系的纠葛,所以绝大多数人看东西都比较片面。此时,一个行家的点评,可以让这里的美学位阶清楚,尽管行家也有所知障,但跟网络票选哪个更有美学意义,这是清清楚楚的,何况,评审时还往往请多位呢!
孙:虽然道理听来是这样,但是这个泛民主形式的确无处不在。也可能同时反映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权威专家公信力的降低。这一方面跟各类伪专家盛行又屡被揭破有关,另外也跟网络所培养的草根英雄有关。他们觉得,以前我们看到一件事,先要听专家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连历史书写也有了“明朝那些事”“清朝那些事”的草根解读。网络上红了之后,又俨然出了一批草根历史专家。
林:尽管美有它的时代性、社会性,但一件艺术品的好坏,从来不是靠大众选举来评定的,也不是靠投票定的。当然你要用这样的机制来认定艺术也无所谓,问题是艺术真正可以深刻触发生命的机会恐怕多数也就不存在了。总之,目前所谓的网络人气指数,所代表的还是一个资本主义的逻辑。这里面除了人人做主外,主要还因有商机在。
当我们看到人气指数由懂得和不懂得的人一起在选,一窍不通想好玩的也在里面选,你就该知道这里面没有什么道理。首先是为什么该一人一票。只有牵涉到公众事务,牵涉到更基本的东西,比如对一个生命的尊重,一人一票才是无可置疑的,因为这是底线。但相反的,任何艺术品,都有它内在的准则,内在的规范、价值,这些都跟得票多少无关。
孙:但是现在程序公正仍然认为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否则,大家更容易觉得,这里面有黑箱操作。对民主的理解,不是也有一个说法:民主是妥协的产物。虽然西方有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但是现在的知识分子肯定程序民主的还是居多。至少觉得得先从程序民主上走。
林:谈民主,指的就是公众事务,在这里程序正义很重要。但较成熟的民主总要观照到它是否可能带来实质正义,举例而言,台湾的民主,在许多地方,有了程序,却少了实质。像选举,你们羡慕得要死,我们却累得要死。不只累,族群、阶层也可能因此更为割裂,但这样说,并不是说可以退回去不要民主,而是要更去观照程序民主是否真达到实质正义,也就是能看到民主的局限与极限,那民主就是好东西。
以为两党并立会制衡,其实也不一定。21世纪资本主义的问题慢慢显现,两党问题也开始显现,它也可能是分赃政治。正如同台湾各个党为了得到政权,每个党都在讨好选民,开支票。这也就是为什么生态还有其他许多危机总得不到改善,因为只要在这些方面做矫正,就会失掉一些选民。要说真正的制衡,就不只是两党的制衡,还得谈及政治跟其他之间,比如宗教、文化、学术等之间的制衡,这点才真是欧美社会或日本民主更到位的地方。
孙:台湾或许如此,但这些东西对大陆人文知识分子来说,还有些超前。大陆知识界,也不是没有不同派别、阵营的区分,但会有人开玩笑说,你看中国的新左,都是出过洋的,而自由知识分子,大多都没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新左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流弊,但国内的进程,急需解决的问题还不是这些。所以,大陆的大部分知识分子还是会觉得,民主是个好东西,所以大家很热衷把民主程序挪移到各类事物之时,也很容易拿它来说服自己来面对结果的不如意。而程序民主就包含了任何领域大家都以投票解决。参与的人越多越好,越多元越好,因为显出公正啊。
林:这在台湾不叫民主,叫民粹。什么东西,说是人民最大,其实是票数最大。一切诉诸民众最直接的感觉。
孙:所以中国电影的票房率一直是个奇怪的东西。拍得滥,却票房高。你真要质疑批评,人家会说,这是观众喜欢的。
林:大陆现在处于在挣脱束缚的时候,难免矫枉过正。过去台湾也如此。有些阶段很难直接跳过,但总希望副作用较小。有阵子,看到民主的弊病,许多人开始怀念儒家那君君臣臣的社会,这都可以理解。但民主有长短,儒家有长短,总要能出入自主。以美式民主衡诸各地,固有它的副作用,骂起美式民主以为祸国殃民,更大可不必。
(摘自《观照——一个知识分子的禅问》,作家出版社2013年6月版,定价:3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