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使命感”和全球视野
2010年8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决定从伊拉克撤军,为时七年的伊拉克战争最终以美国方面战术胜利、战略失败而告终。观察家们在总结美国一意孤行发动战争时经常会提到美国人的“特殊使命感”,说美国人往往在对外关系上有一种类似传教士一般的狂热的使命感,积极对外输出自由民主这些意识形态,把美国的价值观传播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而这一点在前总统小布什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提到小布什,往往都能联想起性情冲动却富有开拓精神的美国西部牛仔,和现在美国的国际形象十分相像——充当世界警察,挥舞大棒,施行霸权主义政策等。
过度膨胀的“使命感”固然是应该被否定的,不过我倒是觉得中国人在以看热闹的姿态轰击美国人的“使命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同时,也应该谦虚地向美国人学习,学习美国人的大国意识和全球视野。对此,笔者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中感触颇深。
华人海外扎堆中国研究
细心的话会发现一组对比,反映出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全球视野”上的差距有多大:美国人中但凡来中国留学或是游历的,几乎全都是在学习中文,了解和研究中国:而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学习,研究的方向和专业往往都不是美国,而是和中国有关,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国际关系等。其实这个很鲜明的对比也不仅仅限于中国人,就拿我所在的哈佛东亚研究系来说,东亚各国在美国留学的学生都存在这个问题:日本留学生研究只关注日本,韩国留学生只研究韩国,新加坡学生只学习新加坡等。
当然这和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以及中国人限于语言压力,把自己国家当做研究对象会更轻松等因素有关。不过我觉得这些原因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学生在国际视野方面远远逊于美国学生。
在哈佛的任何一个和东亚三国中日韩有关的课程上,亚洲人、美国亚裔和美国白人的比例大概都是1:1。不过如果是一节讲美国政治、美国经济的课,几乎就很难出现亚洲人的面孔,即使有,恐怕十有八九也是美国的亚裔学生。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华人学生、华人精英对于世界的认识和关注度其实还有限。中国学生似乎仍然不关注世界,而是只关注世界如何看中国。
传教士般的狂热
很多事情在中国学生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美国学生看来司空见惯。比如,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在哈佛政府系读博士,从本科到硕士他都是研究东欧政治,在一个西方和中国的比较研究的项目中开始对中国政治和历史产生兴趣,索性在申请博士的时候改变了研究方向而转投中国研究。26岁的他,一句中文不会,便每周五天上中文课,和本科大一大二的学生一起开始艰难地学习中文。我的这位朋友学中文的语言压力不比中国学生在美国面对的英文压力大得多?说到美国人“开拓进取”的牛仔精神,我觉得我这个朋友就是个典型,令人佩服不已。这些都是中国学生不大可能做到的。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现实”,缺乏这样的国际视野,也没有这样的“传教士般的狂热”的兴趣。
中国学生为什么就不去关注美国?为什么很少去选修美国政治、拉美经济、欧洲历史这样的课程?第一,有畏难情绪。绝大部分中国学生,都不敢选这样的课程,担心自己语言上有障碍,知识上一点都不了解,可能会学不下去,拿不到学分。第二,不感兴趣。中国学生大多只关注中国事务。高层次一些的,也许会关注中美关系,再高层次一些的,或许会关注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等。至于欧洲、非洲、拉美等,则与己无关。而骨子里喜欢探险、喜欢挑战的美国人则偏偏相反,兴趣驱使之下,语言不通、背景知识不了解等都不构成深入学习的阻碍。
有句话说,“美国的利益全球无处不在”,其背后是美国人了解世界,探知世界,乃至是征服世界的狂热兴趣。这大概就是美国人的“使命感”的由来——美国人的全球视野和大国意识。对美国人来说,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他都有兴趣去探索去了解,没有什么东西是和美国“没有关系”的。谈起国际视野和大国意识,中国人恐怕仍需承认差距。
美国人的“network”和中国人的“关系”
中国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普通中国人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来自各个国家形形色色的老外,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移民到国外居住和生活。这其中,很多人普遍认为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复杂,钩心斗角,“拉关系”现象太过普遍,破坏了中国社会的公平竞争环境。而国外的人情世故相对简单,“老外”比较单纯,为人处事不像中国社会这样处处“讲关系”。其实这种看法却是看错了美国社会和“老美”为人处事的方式原则。美国人“讲关系”、“拉关系”的能力一点也不输给中国人。
堂堂正正“拉关系”
中国人叫“关系”,美国人叫“network”,翻译过来就是“关系网”。其实有的时候,直接和老美说汉语拼音的“guanxi”,美国人也听得懂。“guanxi”已经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代名词被吸收进英语里面了,这道理就和日语中的“kawai(可爱)”一样已经成为了世界通用语言。不过有趣的是,中国人总是还会多多少少把“关系”看成一个贬义词,如果谁找工作是通过“关系”找到的话,总是会扭扭捏捏,讳莫如深。在这一点上,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概念完全不一样。在英语的语义表达和美国人的日常生活里,“network”绝对是一个包含积极意义的褒义词。美国人可以大张旗鼓、光明正大地告诉别人自己是通过network才做成某件事情,或者找到某份工作。而实际上,在美国找工作,尤其是想找到很理想的工作,network往往也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这一点其实和中国倒也颇为相似。
记得有一个学期去哈佛商学院旁听一门叫作“Doing Business in China”(在中国经商)的课。课程节数不多,但是却很火,吸引了大批有志于来中国经商投资的哈佛MBA学生精英们。连着旁听了将近一个月,发现这门课几乎没有讲任何和商业相关的东西,讲的几乎完全是中国的人情世故。哈佛的MBA课程是完全采用的Case Study形式,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称的案例分析。只不过最后,所有选取的案例和进行的分析都归结于一个结论,就是想要在中国经商投资,就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和中国民众的关系等,不一而足。课堂上也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学生,不免会觉得有些脸上无光和不好意思,不过课堂上的美国学生反而倒是不以为然,反而津津有味,因为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能力和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人际关系更是必不可少的。
在美国,有句经典的话,叫作“智商决定是否被录取,情商决定是否获得成功”。放在这里的话,如果说个人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商的话,人际交往能力和“拉关系”的能力恐怕就要看情商了。而在美国的教育理念中,学生的刻苦钻研能力只是综合能力的一方面而已,不懂得“拉关系”的“书呆子”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社会或许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在美国社会将意味着大量机遇的丧失。说起来也很讽刺,在“人情关系至上”的中国社会,赤裸裸的“拉关系”往往被人所不齿;而在鼓励“个人奋斗”的美国社会,“拉关系”的社交能力反而往往是被高调宣扬和鼓励的。
打造自己的关系网
打造自己的关系网,这句话差不多是美国人的一句口头禅,可见美国人对于人际关系社交能力的重视体现在很多方面,最典型的就是哈佛商学院了。绝对不是开玩笑,连美国人也都承认,哈佛商学院之所以世界顶尖,不是因为其教学水平,而是因为哈佛商学院咖啡厅和休息室里的校友资源和network的机会。美国的大学,从校方到院系,从院系再到各种非官方组织,每年都会为学生组织形形色色的“network”机会。学期初,有各种方便学生快速互相认识的“orientation”(说明会)和聚餐旅游活动。学期中,会组织各种校友返校聚会、以院系为组织的聚餐,或是干脆各个实验室、各个semmar(讨论组)的小型party等。到了期末,往往还有最终的年度总结会。而所有的这些活动,几乎都是免费向所有人开放的,你可以去认识更多的朋友,可以仅仅是为了轻松休闲,甚至还可以仅仅是为了蹭一顿免费的晚餐。
听过一种说法,说美国大学教授的时间安排大概如下:1/3的时间从事各种network,1/3时间拉赞助跑项目找资金,最后的1/3时间用来作研究。很多华人教授正是因为难于融入美国主流社会,network的能力不及本土美国教授,从而导致项目资金方面的短缺,因此才不得不以更加辛苦的科研工作弥补network方面的不足。于是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学生在找导师时往往不愿意找华人教授,原因是跟随华人教授做科研太累、太辛苦。可见,即使是在美国学术界,network的功用也可见一斑。
不过,中国的“关系”和美国的“network”虽有相似之处,但最大的不同点是中国学生的“关系”往往都是来自家庭父母的“关系”,而美国人则更加提倡通过发挥个人社交能力,积极外向地建立起自己的“network”。中国年轻人往往都是吃“父母饭”,被动地享受家庭内既有的社会关系网。美国的年轻精英们反而是利用各种朋友资源,特别是校友资源,积极地架构属于自己的社会关系网,这种努力本身也是对于自己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锻炼。
(摘自《东张西望:一个80后的美日文化观察》,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2月版,定价:26.80元)
近代以来,中国人总是不免用新鲜好奇、光怪陆离的眼光看待洋人和洋人的玩意儿,于是也就有了“西洋镜”的说法。其实洋人看待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直到今天,老外看待中国时仍然免不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表象差异的背后,是社会结构的相左,是文化价值的冲突。既已知其然,便终要探寻其表象背后的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