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乐活·生活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05月01日 星期三

    新青年 新生活

    跨阶层的影像:新青年与微电影

    刘悦笛 《 书摘 》( 2013年05月01日)

        提要: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在中国文化的领域里,新青年们始终追随使他们感受到个人价值的事物,他们的生活是彰显独立的品格,他们的人生是追求不老的青春。

        五月是青年的季节,我们羡慕青年,更敬畏青年:敬畏他们蓬勃的生命力、活跃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无论怎样说,新青年们,最终会站到整个文化的前台之上。本期专题,我们一起关注青年作者眼中的新青年文化。

        当今新青年的新文化当中,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关于“回忆”的。

        这种独特的回忆,绝对是有“内指性”的,也就是指向每个青年都曾拥有的“青春回忆”,特别是80后似乎更具有“回忆青春”的欲望与冲动,90后也在紧随其后,这与70后及之前的几代人“不善回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年轻,就喜欢回忆过往,这是不是太早了?

        事实证明,80后的新青年们才更有冲动与才能,才更有技术条件,将自己的青春回忆“复印”出来。目前,最有名的“新青年回忆”,竟然是被“微电影”做出来的。

        根据“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所谓“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和“微(超小)规模投资”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这个专业的界定,其实完全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规定何为微电影的,“微”就是“小”的意思嘛!与此同时,微电影的“微小”也指向了其内涵方面,而今仍处于雏形发展阶段的“微电影”,还禀赋着一种清新的“小气质范儿”。

        尽管“微电影”仍需要一定的制作成本,尽管商业的手掌开始伸向这个新圈子,但是,微电影这种最新艺术形式,毕竟已经将门槛降低到了底线。只要你喜欢,你就可以“纠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撰写脚本来拍摄制作。那些原本分工极其明确、高度技术化的“电影工业”,现在终于可以让青年大众以兴趣使然的方式来自我创造了。

        “微电影”,其实是最“生活化”的电影。“微电影”最深入人心的利器就在于,它可以拍自己身边的生活,拍自己亲历的生活,拍自己亲眼看到的生活。特别是当前中国内地方兴的“微电影”,往往都是关于“生活回忆”的,起码那些最能赢得观众的“微电影”,都是如此。

        最成功的“微电影”,既叫好又得到了最多关注的,就是那部名为《老男孩》的作品。这部作品已非民间爱好者采取单机拍摄方式的那种质朴风格了,而是采取了相对精美的电影语言,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与优酷网联合制作,并已有商业操控要素潜入其内。然而,真正感动新青年的,还是这部微电影所承载的“青春记忆”。

        两位老男孩,由艺名“筷子兄弟”的两位主演来扮演,他们在度过了一段韶华岁月之后,被抛到社会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命运,但无论是电视制作人还是婚礼业余主持人,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草根小民”。然而,相同的也是永远不变的,仍是那段早已“青春不再”的青春岁月。那是他们共学吉他、模仿太空步、追求女同学、打闹与嬉戏的无忧时代,这与后来充满社会压力的庸俗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种对青春的追忆与缅怀,正如《老男孩》主题歌的中文歌词所说的那样:“岁月无情划过我们的身体与心灵,但我们年少时的梦,还有那个‘真的我’,究竟还在吗?到底在哪里?”这个追问,激发起了整整一代人的情感波澜,许许多多的观看者不仅反复观看了这个“微电影”,而且每次观看都潸然泪下。

        当然,任何一部青春回忆的微电影,都还有一位大家共同追求的女孩。几乎在每个人的青春岁月当中,都有那个自己“深爱的人”。这种情怀,从台湾地区上世纪70年代的“校园民谣”到内地90年代的“校园歌谣”那里,早已存在了。但那些歌者更多是以“青春形象”出场的,而《老男孩》里面的两位主角则实实在在都是中年老男人了。这部“微电影”将整个青春一代的记忆,给无限放大了,从而获得了最大范围内的共鸣。

        从代际的角度来看,《老男孩》主要针对的群体是80后,90后的主体还来不及回忆,70后则离回忆有点远,80后恰恰是最合适的群体。但问题在于,为何单单80后,他们越来越愿意看“自己的过去”?为何单单80后,他们在这个时刻变得“越来越伤感”了呢?

        的确,更为自恋的80后的确与70后不同,与他们年龄接近的70后远没有这么感伤,客观的原因是由于,在70后长大之后,很少有相应的“文化对应物”来供他们分享,就像他们少年时代只有那部具有海派风格的电视剧《16岁的花季》才算是对应物一样。然而,80后却真正有了“文化话语权”,80后也有了所面对与缅怀的对象,80后、90后两代人之所以如此感伤,一定有着更深层的社会原因。

        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当他们介入到某种网络介质的时候,他们就过上了与平时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生活”。事实也是这样的,往往感到被社会所“挤兑”的更年轻的青年,在更沉重的“代际压力”之下,他们的生活其实是分裂的,他们在网络上越表现出“感性化”的气质,相应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变得更正常,从而有了理由在“日常”中保持正常。

        所以说,诸如《老男孩》这样的作品所呈现的,就是他们看到的“别人感动”的事情,同时,他们也在分享“自己感动”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同时是创造者,也是观看者。正是在这种共通的“感性情结”中,大家都在被感动着,并且感动着别人。现实越来越残酷了,信息越来越多了,人与人的交集越来越广泛了,但是青年人的“心”却空了,于是青年人要共同来寻求心灵的归宿。于是乎,“微电影”的市场,特别是直面青年人的市场,竟然是如此广阔。    

        青年网民们,还可以对于“微电影”进行“再创造”,制造出更为“微小”的电影。同样也是筷子兄弟新主演的微电影《赢家》,被网友剪辑成为仅有2分14秒的片段,被赋予了崭新的主题——《微·幸福》。这个网络的剪辑版本顺应了“微电影”的“金规则”——如果你在10秒钟之内不能吸引观看,那这部“微电影”注定就要失败了,因为“微电影”本身走的就是电影的“速食主义”路线。

        还有个“美学定律”,如今成为大众常用的话:“距离产生了美。”记忆的淡化,使得真实生活的直接功利性被弱化了,反而使得生活本身的那种活生生的质感凸显了出来。《微·幸福》就是这样被网友“再剪辑”与新编辑的,它使用了大量的文字来说明“那些幸福的微笑瞬间”,关键是让观看者们同样分享到关于生命中的那些确实而甜蜜的“微幸福”。请告诉我们你的“微·幸福”——这便是《微·幸福》所要最终踩到的“点儿”。这类的网络自制作品,也代表了在赛博时空之内青年“小视频文化”的日渐兴起。

        在正规的电影市场上,即使在院线的体制之内,新青年新文化也获得了巨大的市场的成功!同样,这些电影主打的仍是“青春回忆牌”,有的是少年往事的真挚回忆,有的是失恋揪心的痛苦回忆,有的是同学恋情的温馨回忆,还有的则是对当代青年生存状态的多视角呈现。

        这些电影居然从2011到2012年初,形成了“扎堆”的趋势。从改编自漫画家“几米作品”的《星空》的“文艺青年物语”,到直接来自豆瓣网热帖改编的《失恋33天》的“女性失恋手册”,从作家转身成为导演的“九把刀”作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混迹台湾地区电影圈多年的钮承泽集众明星打造的《爱love》,可以说,新青年新文化一时主导了中国电影的“小制作市场”。

        《失恋33天》这部本不被看好的电影,居然上映四天的票房就过了亿元大关,要知道这是多少大成本电影所追求的目标呀!这部最终获得3.4亿票房的作品,得力于许多文艺女青年的反复观看。但是,这部电影的真正市场基础,并不是来自电影迷们,而是直接来自网友们的有力支撑。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所带来的冲击是更为宏大的。这部青春电影在内地也没有遇到“水土不服”的现象,它首先在台湾地区创下4.1亿元新台币的票房,然后又在香港地区以6129万港币刷新华语片票房,在内地全面上映的第一日就获得了800万的票房,堪称市场奇迹。

        这部打着“青春是一种通病”、“青春再光临”、“喜欢青春时的自己”旗号的电影作品,实际上是一部最典型地抓住了“暗恋回忆”与“初恋回忆”心理的小制作。哪个观者青春期不暗恋呢?无论是电影的参与制作者,还是每位电影观众,大概都知道,这部以男孩视角来叙事的电影,怀念的是每个人自己的青春。正如男主人公柯景腾面对女主人公沈佳仪时所说的那样:“我很喜欢当年那个喜欢你的我。”实际上他怀念的是“青春的自己”!

        更为独特的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大胆制作模式,原创剧本者居然自己成为导演,在对九把刀的访谈里面,他说:“我是编剧,同时也是导演,更是故事的亲历者,这三重身份对我来说是太好了……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变并没有太多折中的部分,大多都是在电影节奏上的调整。”该片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九把刀又赋予了电影一个不同于小说的精彩结局。

        从此以后,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青年电影会搬上舞台,或许是《失恋33天》所代表的一种在网络上“被发现模式”,或者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所代表的一种“自己操刀模式”,这两个模式,恰恰代表了新青年新文化出场的新的路径。

        但无论怎样说,新青年们,最终会站到整个文化的前台之上,现在的话语权虽然不在他们手中,但是最终会回到他们手中,当然这个“接力棒”还是要传递下去,正如那些第四代、第五代的“老导演们”绝对不会本真呈现新青年们的“新生活”,而他们的新生活早晚也会变成“旧日子”……

        (摘自《新青年新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版,定价:20.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