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书里书外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03月01日 星期五

    总得有一个精神的出口

    朱晓剑 《 书摘 》( 2013年03月01日)

        一

        跟一本书的结缘,确实有着千奇百怪的因由,相遇、分离,都有许多情感因子汇集在一起,但也似乎是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读钟叔河的书,大致也是如此。不妨从那一部《念楼学短》说起。

        当然,我算不得是钟叔河先生的“粉丝”,尽管陆续买了一些他编著的书。在我看来,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比那些提倡国学的家伙要多。其实他的那些短文章原本是用来教他孙子辈的“教材”,不在于读古文的“今译”,“而是读之有感,想做点自己的文章”,体现的是钟叔河式的读书方式和他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过,他又引郑板桥的话说:“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覆瓿覆盎而已。”这种自谦的话如今也是少看到了,不免令人叹息古风不存。

        关于作短文,钟叔河先生说:“自己没本事写长也怕看长文当然是最初的原因,但过眼稍多,便觉得看文亦犹看人,身材长相毕竟不最重要,吸引力还在思想、气质和趣味上。”这话我也深以为然。

        二

        若说起来,寻找《念楼学短》也有一段故事。2004年的时候,看见冉云飞偷偷地看(事实上是在开会的时候他自个儿看)钟叔河老先生的《念楼学短》,这是一本古书今读的书,很有意思。以前,我顶喜欢钟叔河的书,差不多是每见必买。但《念楼学短》我是在书店里常看到的,却没买。总觉得,38块钱,价格未免太高了些。其实也知道这样的书,一般读者很难去买,原因在于这书更多的许是离读者的趣味远了些,那些有实际功用的书或许更受欢迎一些。

        我想,喜欢《念楼学短》的人不会太多,顶多也就是一个文化圈子里的事。也就没在意。可等我再去找《念楼学短》时,却发现找不到了。我去成都购书中心,十本书一下子被别人团购了,查查,西南书城有,可是没找到。一直想找这本书,在当当网上,显示的是暂时缺货。其他地方也是这样。

        我想找湖南美术出版社,没去找。因为我晓得机缘到了,它就会出现的。

        春节的时候,路过郑州,在郑州购书中心查到有两册书,可没找到。我问服务员,她一听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的书,就让我到艺术馆去找,我有点哭笑不得,想想,还是去了,依然是,没有。于是更加郁闷。又去中原图书大厦,想这个地方再没有,恐怕就再也找不到了。

        果然,没有。

        那天,我去西南书城看了看,原来以为再也不会遇到《念楼学短》了。也差不多死心了。随便在文学理论的柜子看看,忽地发现了一册《念楼学短》静静地躺在那里。我忙不迭地拿起,赶紧到收银台交钱,好像拣了一个多大的便宜似的。

        终于如意以偿了,这才一块石头落地。那以后,遇见中意的书总是先买下,生怕再错过了似的——有时我们错过了阅读的时间,即便是同一本书,也难得读出那一份境界了。

        三

        在文化圈有两条河,一个是流沙河,另外一个就是钟叔河。对于古文,在学校里学的那点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所以,有时想读下古文,不管书是竖排本还是横排本,都害怕读不下去,只好放弃。

        《念楼学短》取回家,就赶紧读去。这是钟叔河写给孙辈看的,一段古文,一段翻译加感想,就是想让他们多读一点古文。我这样的年轻人跟着也沾了光。现在,读书喜好短文,三五百字正好,太长的话,都觉得很吃力了。虽然还没跨入老年的行列,大概因为现在的资讯太多,短平快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读这短文,却能引人遐想,原来古人虽然是跟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因为时空距离呈现出来的古风却是耐人寻味的,哪怕是幽默也会变得无伤大雅,看上去又或者像个冷笑话。在那文字境界中,读出来的那种况味,是令人兴奋的,如果我处在当时那种境况下,又会如何?这番想象却始终让我与古人隔了一层面纱,看不真切,同时,又感受着古人那种古道热肠的习性,乐此不疲。——当然,并不是我们变坏了,而是我们的为人做事总会从实际利益出发去考虑,反而忽略掉了事情本身。

        说白了,我们不是学不来这种古风,而是在世俗的大环境中,倘若我们如此,怕也不只是被看做另类那么简单,而会被打上各种奇怪的烙印,成为跟当下极不契合的“怪物”。而这也正是让人气短的地方:对待传统,我们虽然时常都在谈论,却是浮光掠影的一瞥,只简单地打望,不去深入文化的肌理,让它变成生活本身。

        或许,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追寻失去的传统,让生活趣味与传统更“接近”一些。但我知道,我们无论如何是回不去了,就像我们的精神家园——故乡,它只能在我们的想象高地之上,或在那一堆故纸之上,我们甚至早已失去了亲近的可能。这个焦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乡愁了。

        最后,在书中,钟叔河先生说,孙辈都上了大学,没有一个学文,口气有点无奈。为什么没有学文呢?他没说。不说破,也就多了一层对文化的乡愁。是的,在物质利益面前,我们是免不了俗的,要生活在这尘世中,就得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羁绊。但我以为,总得有一个出口,哪怕是静下心来去读一本小书,让我们的精神时不时眺望一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或许能使我们几近干涸的灵魂得到意想不到的慰藉。(摘自《那些年,我们一起读的书》,金城出版社2012年12月版,定价:29.8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