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人文频道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2年11月01日 星期四

    两则新闻背后的思考

    杨于泽 张天蔚 《 书摘 》( 2012年11月01日)

        两篇文章的作者,以曾引起轰动的新闻做引子,立足于“冷”思考,解读新闻背后的真实内涵,传递思想。

    磕头谢恩新闻中的政治伦理

    杨于泽

        河北蔚县农民李树贵在天津巧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其患白血病的儿子李瑞成了各级领导“紧急关怀”的对象,看病“不差钱”了。针对此事有一档新闻访谈,题目叫“白血病儿家长:我要向温总理磕一辈子头”。在文中,除了李树贵“磕一辈子头”的表态外,许多白血病患儿的家长也说:“我要是遇见总理,要给他磕100个头。”在另外的媒体上,则有“总理爱民如子”的说法。

        听到这类说法,相信不少人会感到别扭,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李树贵是农民,是人民一分子,是国家的主人;而温家宝是国务院总理,是人民公仆。总理对每一个公民都承担着一定的政治责任,在帮助李瑞治病这件事上,总理既有个人的人道情怀,也有作为总理的政治责任。李树贵对总理可以心存感激,但依现代政治伦理,他也可以坦然受之,没必要“磕一辈子头”。

        感恩戴德表征一种臣民文化,报道并非肯定这种“传统文化”,更不是要弘扬它。揣摩报道的本义,大概是想通过患儿家长对总理的感恩戴德,来凸显他们面对白血病及巨额医疗费的无助,并呼唤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患儿家长的尴尬处境明摆在那儿,根本用不着靠“磕一辈子头”来凸显。渲染他们感恩戴德,纯属多此一举。当然,报道出来后,社会上会有一种批判的眼光,从而消除一部分臣民文化的流毒。但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家学者,不可能运用现代观念、标准、工具去做“消毒”工作。

        在中国,政府官员不论职务高低都是公仆,人民是当家作主的主人,这是“政治正确”的表述。说“总理爱民如子”,将总理做父民做子,显属政治不正确的表现。总理以总理的公职身份帮了李树贵一把,媒体渲染李树贵要给总理“磕一辈子头”,这也是一种政治不正确。温家宝总理自己说,“我毕竟是一个总理”,该做的工作“力度还不够”,这体现了总理的政治责任意识。总理与公民人格平等,总理对人民负责,这是现代政治伦理的基本要求。

        但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少数记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对老百姓向某个官员磕头谢恩、对一级政府感恩戴德、对某个组织歌功颂德总是兴趣盎然,津津乐道。有时候,会有记者专门捕捉磕头、颂歌、流泪之类的镜头,甚至会以导演手法无中生有,以使报道合乎“时宜”。这样做,看起来“客观主义”,实则包含着陈腐的观念暗示。这既有违现代政治伦理,亦不符合“政治正确”的要求。对于那些磕头谢恩、歌功颂德之类的“客观事实”,我们的新闻界应当有政治伦理的自我审查。

    新闻要真实,宣传更要真实

    张天蔚

        作为青藏铁路与可可西里野生藏羚羊和谐相处的重要见证,照片《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曾荣获“2006CCTV年度新闻记忆年度新闻图片”铜奖。日前,此图被敏感的网友发现拼贴造假痕迹,而照片作者刘为强也坦然承认。有舆论将此照片造假事件,视为第二个陕西“虎照”事件,并戏仿“周老虎”的命名,称作者刘为强为“刘羚羊”。

        这两起事件显然还是有着重要的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在于,“周老虎”始终坚称“虎照”为真,而“刘羚羊”却坦承照片为假。

        “羚羊照”作者之所以坦然承认照片造假,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并不以为自己的造假行为有错。如作者所言,这张照片一直作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宣传画、明信片出现,作者也“从来没有以新闻图片的形式发表过”,“因为它本来就是一张经过艺术加工的艺术照片”。在这里,作者将“新闻图片”与“艺术照片”做了严格的区分,前者必须真实,后者允许“艺术加工”。因此,作者对该照片获得央视“新闻年度照片”表达了悔意,但对同一张照片用于可可西里的宣传资料没有任何异议。这种区分隐含着一个重要的逻辑:新闻必须真实,宣传可以作假。事实上,这种对新闻与宣传的“两分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伦理,媒体、公众及主管部门,也大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新闻”和“宣传”奉行两种不同的真实标准。

        但笔者认为,新闻需要真实,宣传更需要真实。

        作为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媒介,媒体(新闻)始终扮演着信息发布和反馈的双重职责。公民、企业、社团乃至政府,都需要借助媒体发布的新闻,了解自身以外的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并据此而做出必要的反应,进而调整自身的行为。在这个收集、传播、反馈的过程中,任何信息的失真,都可能被多次复制、放大和强化,并极有可能导致人们据此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最极端的例证,莫过于我国“大跃进”期间的惨痛教训。当包括最高领导人在内的人们都在反复激荡、相互印证的信息传播中,确信了“亩产10万斤粮”的荒唐“奇迹”时,一场人为的灾难也就无法避免。

        与定义明确的“新闻”相比较,“宣传”的定义、属性虽然相对含混,但必须关注的重要特点是,“宣传”比之“新闻”,具有更强烈的主体性和操控性。建立在失实信息基础上的宣传,便存在刻意误导公众的主观故意。这种“故意制造”看似能够达到某种预期的宣传目的,但由于错误信息与错误结论之间的人为关系,最终将导致与宣传目的相反的悖谬。以“羚羊照”为例,印在可可西里保护区宣传资料上的“和谐”场景,向公众传达的看似藏羚羊的保护成果,其实际导致的却可能是对藏羚羊保护现状的误导、误判,进而导致保护决策的失误。

        从刘为强的自辩中可见,以真实为基础的新闻伦理,已经成为传媒和传媒人普遍认可的共识,但同样应该以真实为基础的“宣传伦理”,却尚未成为各级宣传主体的共识。

        (摘自《冰点时评》,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5月版,定价:3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