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人物春秋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2年07月01日 星期日

    吴青云:旧书业的“老法师”

    韦 泱 《 书摘 》( 2012年07月01日)

        听上点岁数的文化老人谈起解放前后的上海旧书行当,似乎在听很遥远的童话故事。而今,上海的旧书业式微了。一大批当年经营旧书的老人相继离世,成为一个时代的绝响,令人怅然。在如此无奈且无望的景况下,每每见到吴青云老先生,我便会陡生敬意,格外亲切,趋前与他聊上片刻,感受着他长期浸淫于旧书堆中特有的故纸温情。

        早年摆过旧书摊

        见到吴青云的地点,大多是在一家叫做“新文化服务社”的旧书店里。因为我爱好旧书,是这家旧书店的常客,更因为吴青云是旧书业的“老法师”,这样的文化老人,已属凤毛麟角。见到他,当是十分难得了。

        生于1926年的吴青云,本来已可在家安享晚年,却退而不休,常常换两部公交车,花上一个多小时,来店里义务劳动,分文不取。他帮着出出点子,为旧书定定价格,或回答一些读者的咨询。依着对旧书业的一份朴素感情与热爱,他也不肯闲下来。

        吴青云读完高小时,在上海闯荡有年的父亲,已在一家当铺站稳脚跟,做了部门经理,便把儿子从老家接去。到了上海,13岁的吴青云考进了国立暨南大学附属初中。可是,不到两年光景,父亲因劳累过度,竟患病而死。此时离初中毕业还差半个学期,因交不出学费,吴青云不得不辍学回家,到一家杂粮店做小伙计。学上不了,但求知的渴望在他幼小的心间却丝毫没有减弱。他利用工余时间,到中华职业学校补习国文与英文,又常常去附近的基督教青年会图书馆看书,晚上埋头阅读到关门打烊,才最后一个离开。靠着自己的刻苦自学,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

        抗战后,母亲带着弟弟从广东老家来上海找儿子,正巧,他的一个同乡,在闸北一间街面房里,办了一家“西书社”,专营从美国批发来的好莱坞画报,以及本地出版的《生活》《展望》刊物及各出版社的过期书刊。吴青云就从他那里批了一些外文书刊,摆起了旧书摊。由于价格低廉,居然生意不错。于是他与弟弟一起以此为生,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后来,他在四川路上找到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摊位,又批来《读者文摘》《时代》等新书刊,还从读者家里回收旧书刊,这样,旧书摊规模越来越大,还拥有一批固定的客户群。1951年,他们在襄阳南路租到了一间店面房,正式挂出“进德书店”的招牌,成为名正言顺的旧书经营者。

        从1946年起,21岁的吴青云摆上了外文书摊,开始只是生活所迫的一种权宜之计,没想到一干就是六十余年,到2007年82岁正式离开工作岗位,他在旧书堆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他说:“一生无有建树,在旧书刊的挖掘抢救中,为保留文化尽了力,此生亦无悔无憾了。”

        挑起旧书店的经营重担

        1991年,对吴青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他走上了这家叫做“新文化服务社”的领导岗位,担任主持工作的副经理,那年他已66岁了。这是上海最大的一家专业经营古旧书刊的旧书店。

        这家旧书店成立已有两年,是图书经营业的改革产物。为了使上海旧书业走出一条新路,在上海图书公司的大力扶持下,十余名离退休员工自发集资创办了这家旧书店。但因没有领头羊,店里门庭冷落车马稀,业绩平平,连职工每月的工资也不能足额发放。吴青云可谓“临危受命”。

        毕竟是旧书业的“老法师”,吴青云走马上任的重要一招,就是坚持上门收购,只要客户愿意,他们把一些不能派上用处的废杂旧书也一并收购,经整理剔出后,再送废品站处理,把方便让给客户。对于存书较多的单位图书馆及个人藏家,甚至远至南京、扬州,只要有需要,吴青云就有求必应,不管路途多远,坚持上门收购。有的人家是简陋的老房子,旧书都堆在阁楼里,吴青云一边为他们整理旧书,分门别类按质论价,一边还为他们清理垃圾,进行大扫除。往往是旧书取出了,原来放书的地方也理得整整齐齐,深得客户好评。有“补白大王”之称的老作家郑逸梅先生去世后,家里藏书较多,而其后代无力收藏,吴青云获悉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先后三次收得郑老先生的藏书,使这些书籍传承到爱书人手中。一些老作家、老艺术家,如柯灵、朱雯、赵家璧、丁景唐、张骏祥、魏绍昌、白桦等,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打来电话,请吴青云协助他们整理旧书刊,卖给旧书店。每次他们看到吴青云七十多岁的身影,也肃然起敬,很是感激。就是这样,吴青云以上门收购的优质服务,结缘书友,为收购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一些难得一见的珍本,都经他的手悉数收进旧书店,如早期延安的《解放日报》,复社版的《鲁迅全集》,英文原版的《莎士比亚全集》,百衲本二十四史以及《古本戏曲丛刊》《万有文库》等等,都成了镇店之宝。不到一年时间,“新文化服务社”就扭亏为盈。

        旧书是为读者服务的

        吴青云口中常常说的一句话是:旧书是为读者服务的。他秉承“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的经营理念,这一理念用在旧书行业更为贴切,也更加需要。为读者找书,尤其是为从事研究、写作的学者、作家找书,是他乐此不疲的服务方向与重点,而且往往给予十分优惠的售价。他认为,因为做学问来旧书店买旧书,与旧书商为赚钱来买旧书,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他对学者、作家来买旧书。总是“网开一面”,关照有加。复旦大学著名教授周振鹤,是改革开放后复旦第一代博士生,他研究的领域主要是历史地理,几乎每个月他都要到旧书店来寻觅这方面的旧籍史料,一来二去,就与吴青云交上了朋友。吴青云知道他的研究方向及所需史料,就注意为他留着相关旧书,如《中国进出口洋行录》《世界各国通商口岸概况》等书,周教授在别处无法找到。在“新文化”旧书店却能满足需求,还得到了优惠价。周教授在研究成果迭出的时候,总不忘吴青云给予他的“贵人相助”。

        寒斋的旧藏中,有郑超麟先生两部出版于民国年间的译作,书名为《大学时代》与《从苏联归来》。这两部旧译均淘自新文化服务社。

        先说《大学时代》。那天在旧书店,觉无书可淘,便在一堆脏兮兮的翻译小说中翻捡,此书进入眼帘,顿感封面装帧颇有特色,且定价便宜,才6元。这天正巧吴青云在店里,他说此书好,是施托谟写的。吴老解放前是开西文旧书店的,对外国文学书自然熟悉。我庆幸自己没有走眼,但我却浑然不知,此书的译者绮纹,就是大名鼎鼎的郑超麟先生。这是我后来读到钱伯城先生的文章,才得悉的重要信息。

        在郑超麟的著译书目中,《大学时代》旁写着“申报自由谈连载”。有研究者也说,郑的“个别翻译作品在报上连载,未曾单独出版,如德国斯托姆的《大学时代》只在《申报》的副刊《自由谈》连载,没有结集出版”。可见,我手头的这部《大学时代》,许多人(包括郑本人)都未必知晓。我查《民国时期总书目》,也不见记载。出版此书的进化书局名不见经传,有关书籍亦查找不到关于这家书局的蛛丝马迹。但在贾植芳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一书中,却意外查到《大学时代》的著录。此书薄薄的93页,印数估计不会很多,流传不广,以至被不少人疏忽在所难免。

        再说《从苏联归来》。因前时淘得《大学时代》后,我便注意到,郑超麟还有其他几个笔名,不可忽视。当目及此书与林伊文的译名时,我立刻想到了郑超麟,赶紧将书取下。也是巧,这天吴老先生又恰在店堂,见我欲购此书,便取过书去,翻看书底定价后,悄然将60元改为30元。这让我怦然心动。吴老常说,旧书是卖给读书人做学问用的,但在旧书一片“涨”声下,为防书商买去贩高价,旧书店不得已将书价提高些。但读书人来淘书,总能享受优惠,这成了这家旧书店不成文的规矩。

        姜德明先生是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也是爱书的藏书家。每次来上海,他都要到“新文化”旧书店来淘旧书,而吴青云总是让他“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有时,姜德明需要的旧书,在店里一时找不到,就会给吴青云留下一张写有书名的纸条,下次再来上海,就会意外地从吴青云手中得到他所需的书。如施济美的《鬼月》《凤仪园》两本民国版小说集,姜德明寻觅多年未果,还是吴青云让他圆了书梦。上海杂志公司出版的“中国戏曲理论丛书”,有阿英编《雷峰塔传奇叙录》,孙楷弟著《傀儡戏考原》,傅惜华著《曲艺论丛》等五种,亦得自吴先生之手。姜德明每每说起这些,铭感不已。一介书生,无以报答,姜德明每有新书问世,总不忘给吴青云寄赠一册,以表达对老吴的感谢之情。几年前,吴青云因年事已高,主动向公司提出辞呈,不再担任经理,最后他接受了担任顾问的聘请。他在给姜德明的一封信中说:“在有生之年,我还是愿意竭尽绵力支持,希望这个旧书店能发展和生存下去,为喜爱淘旧书的朋友,保存一个据点,一个悠闲的去处。您如果到上海,请到我单位来看看,我店库房中,可能会找到几本您喜爱的旧书刊。”

        这是吴青云的肺腑之言。有他这样热爱旧书的“老法师”,有他这样为爱书者着想的旧书业老前辈,是爱好旧书的读者与学者的福音。

        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先生爱书是有口皆碑的,在公务繁忙的间隙,他不忘忙里偷得半日闲,来旧书店逛逛。日长时久,汪市长与吴青云成了无话不谈的书友。在淘进可用的旧书外,汪市长还有不少暂时不用的书想处理掉,于是多次请吴青云登门清理旧书。汪道涵一手书法颇具文人气息,为表谢意。他挥笔以“从善则明”四字的墨宝相赠。

        旧书业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新文化服务社”这家旧书店,深隐在大都市石库门楼群深处,我不禁遥想,当年的鲁迅、郑振铎、阿英、巴金、辛笛等文化人,一袭长衫,在旧书店进进出出,构成了海派文化独特的一道风景。

        (摘自《纸墨寿于金石》,文汇出版社2012年1月版,定价:30.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