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百科视野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2年07月01日 星期日

    莫斯科和北京

    郑建新 《 书摘 》( 2012年07月01日)

        大家都熟悉北京和莫斯科,近几年两座城市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给人带来何种感受,下面这篇文章就真实地描述了这两座城市和作者的思绪。

        至今,从2006年回到北京这几年都算上,我在莫斯科的时间也比在北京的时间长。莫斯科15年,而北京是13年。

        走在莫斯科街头,异国的感觉早已荡然无存,每次从北京回到俄罗斯首都的生疏感也点滴没有。走出机场,或是火车站,满眼都是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街道、建筑、商场、民宅、星罗棋布的教堂、蛛网似的地铁,以及人流。只有城市各处不断拔地而起的高大的现代建筑,带来一些新鲜的感觉。莫斯科的市容自然也在变,与我当初留学时的1989年相比,变化很大,变得繁华、现代、美丽。当然,最大的变化是,它从前苏联的首都,变为了俄罗斯的首都。

        但是莫斯科的变化再大,也比不上北京的变化。

        在莫斯科的十几年,每年大约总有一次回国吧,而每次回到北京,看到的景象总是令我大吃一惊:北京变化如此之快,很多地方简直难以辨认。熟悉的街巷没有了,代之而起的是豪华气派的摩天高楼、宾馆商厦,不是一栋,而是一片一片的,看上去漂亮、气派,透出一股威严和陌生感。成片的住宅楼,各自构成不同的居民小区,环境优美,风格各异。地铁站也在飞速建设。城市以超快的速度向周边扩张,变得越来越大!四环,五环,六环,短短的时间里,原来的荒郊野外都变成了繁华拥挤的市区。那里的农民也变成了北京市的居民。京城变化太大了,太快了,令人眼花缭乱!看着眼前崭新而陌生的一切,除了感叹首都变化的速度,还有一种说不清楚的隐约的失落感:以往亲切温馨的街巷房屋消失了,就像我们的那段年华不再;熟悉的京城变得面目全非,极具特色的老北京还剩下了什么?当然,那些华丽大气的建筑、成片的居民区,都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最好见证,尤其显示出房地产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真是灼人眼目。莫斯科?哪有这等速度!哪有这般实力!

        在两个大国的首都各生活了十几年,对于同属世界级的两个大都市的异同,感觉自然很明显。走在莫斯科街头,常常回想起北京的另一番风情;而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也不由得常常将它和莫斯科做一番比较。

        莫斯科与北京这两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最大的不同是城市布局:莫斯科以红场为中心,交通路线向四外辐射,延伸至很远,其间又有环形马路或是地铁将射线般的交通干线相连。正如我在《地上的莫斯科》一文中所比喻的,莫斯科交通网络犹如一张大大的蛛网,将这座城市上下与四方相连,应该说,它的交通四通八达,地上地下成为一体,很是便捷。

        而北京与莫斯科完全不同,整座城市为四方对称布局,犹如一张棋盘。天安门是中心,长安街为东西中轴,鼓楼—天安门—前门为南北中轴。市内所有的公路横平竖直,井然有序,东南西北一目了然,清清楚楚。走在这座大都市里,你尽可以放心,永远不会转向。那些对称的地点,如东单、西单,天坛、地坛,月坛、日坛等等,名称如此美妙而大气,不能不让人赞叹不已!而莫斯科少有这样漂亮的街道或地点名称,那里的街道和地铁站很多都是以革命词汇或是某个著名人物的名字命名,比如加里宁大街、高尔基大街、列宁大街、共青团地铁站、革命广场、胜利公园等。

        红场与天安门广场,这两座城市的中心,其面貌也完全不同。

        红场上美轮美奂的圣瓦西里大教堂,青砖漫地的广场,教堂前有着二百年历史的精美生动的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公爵塑像,右侧恢弘的“古姆”大百货商场,左侧克里姆林宫耀人眼目的金顶教堂建筑群,挺拔秀美的“斯维布洛夫”塔楼上闪烁的红宝石五星,风姿绰约的“救世主”塔楼上高高悬挂的报时大钟……一切都散发出典雅雍容的艺术气息,透露出浓浓的东正教氛围,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我常常在红场上踱步,等待每隔一小时响彻天空的悠扬悦耳的钟声,那声音深沉有力,余音缭绕,不绝于耳,像从幽深的远古传来,又似历史老人在深深地叹息。穿透了时光隧道的钟声,引起游人无限遐想和感叹。还有飞起飞落的鸽群,给美丽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温馨和安宁。啊,那些象征和平的小小鸟,常常落在游人脚边,咕咕地叫着,看着你,又从容飞去了。前苏联时期,还有列宁墓前每隔一小时的换岗仪式,红场钟声一响,换岗仪式就开始了,小小的场面那么隆重和庄严,它曾经是红场上壮美的景观。这一幕在前苏联解体后已经成了历史……红场其实很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心头不禁漾出几分失望,名扬四海的红场居然这么大点的面积!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有几分夸张地说它“甚至不如北京的一条街巷宽阔”。是的,红场确实不如天安门广场广阔,但红场和克里姆林宫自有它摄魂夺魄的美丽和气度。

        天安门广场则以自己的恢弘大气震撼人心。只要到过天安门,面对宏伟开阔的广场,你会感到一股气势磅礴的力撞击你的心灵,是的,是一种力量,震慑力、震撼力、震动力。天安门广场朴实大气,没有一丝奢华,只是用它的广阔和无形的力量迎接你。宽阔如海的广场似乎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又好像意味着如今它会吸纳世界一切先进东西的精华,表现出其开放和豁达。而广场上每天早晚的升降旗仪式,更成为一道壮观的美景,吸引着千百万人驻足观看……天安门广场,真是浩大啊。对面的天安门城楼,庄严肃穆,简朴大方。广场与城楼之间的长安街,贯穿京城东西,开阔笔直,四海闻名。而天安门城楼后面的清皇朝宫苑故宫,其磅礴浩大令人叹为观止,红场上的旧沙皇宫苑克里姆林宫的气势和规模不可与其同日而语。

        红场以它的美丽令人怦然心动;天安门广场则以自己的浩大使人震撼。

        两座城市都有一条著名的步行街:阿尔巴特街和王府井大街。关于莫斯科的阿尔巴特街,这条古老的街道充满了艺术气息,不少百年老店和街道名称依然保持原味,在那里踱步不仅能感受到浓郁的俄罗斯文化艺术和历史气息,而且闲适悠然,街上的一切很引人怀念过去。王府井大街则少了一些艺术氛围,多了不少商业味道。街头令人目不暇接的大型商场,商场上悬挂的各种巨幅商业广告,珠光宝气鳞次栉比的一家家店铺,弥漫出另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王府井大街可以说是北京的一个窗口,漫步在这里更多的是感到了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繁荣和强盛。此外,王府井大街的北京特色小吃,是难以抵挡的诱惑,人们常常停下脚步去品尝一番,而阿尔巴特街没有这些……两条街道都位于闹市,空气因不许通车而比其他地方清新一些,人们走在那里脚步悠然,感觉惬意。这大约是两条街道的相同之处吧。

        莫斯科和北京的街道除了走向和布局不同,街景也全然展示出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和风格。主要不同之一是,莫斯科街头有数不清的教堂,星罗棋布,遍布大街小巷;而北京的教堂寥若晨星,总共只有十一座,不去专门寻找,难得看见。而且北京街头仅有的这几座教堂,也和莫斯科的教堂有着天壤之别。

        我多次去过莫斯科街头的教堂,那些教堂外观风格各异,色彩鲜艳,都出奇的漂亮。它们大都有金色圆顶,上面有东正教的十字架。走在那里时而会听到悦耳的教堂钟声,音乐般浸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感觉很好。而教堂里面金碧辉煌,四壁挂满了无数镶金框的圣人画像,天顶绘有精美的宗教图画,气派和豪华与宫殿毫无二致。而那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虔诚膜拜,供香祈祷。祭坛插满香烛,蜡烛在祭坛上燃成一片,发出柔和的光晕,那场面很让人动容。北京的教堂我只看过位于王府井大街的东堂和位于西什库大街的北堂。从外表看,这两个教堂都有着异国格调。东堂是罗马风格,有着三个半葱头式圆顶,上面竖着十字架,没有镀金,也没有粉刷色彩,给人简朴浑厚的感觉。北堂是北京最大的天主教堂,典型的哥特式风格,整栋建筑灰色墙面,白色装饰,四个高高的尖塔很气派,教堂中间为白色的圆形玫瑰花窗,看上去端庄大方,精美雅致。而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四角攒尖黄色琉璃瓦顶的中国式亭台,可谓中西合璧,浑然一体。就教堂的外表而言,如果把莫斯科的教堂比作“浓妆”,那么北京的教堂完全是“淡抹”。这种差别在教堂里面更为明显。北京的教堂内异常俭朴,甚至可以用“简陋”二字形容;而莫斯科的教堂里则非常豪华,甚至可以用上“奢侈”二字。

        和北京一样,莫斯科是一座多姿多彩的城市,其中,宗教色彩是这座城市里最浓的一笔。而在北京的五光十色中,宗教只有淡淡的痕迹而已。

        两个大国的首都,人口都在上千万,但由于城市面积不同,人口的拥挤程度和给城市造成的压力也不尽相同。

        一个莫斯科朋友对我讲述了他的北京之行。他是坐火车去的,在夏季。北京给他的第一印象是——人!那么多的人,到处是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令他惊呆了:火车站前面偌大的水泥广场上,黑压压一片,全睡满了人!开始他还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看看,确实是人,三三两两,男女老幼,或躺,或倚,或靠着行李包,小孩在妈妈怀里,都在那里过夜,呼噜声此起彼伏。而在人堆里随处可见废报纸、扔弃的饮料盒、玻璃瓶以及快餐饭盒等垃圾,很脏!这般架势,这般情景,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真是开了眼界。北京人太多了,有点可怕。这是他最后说的话。

        这景象莫斯科确实从来没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多,到处都是人很自然,各个城市都很拥挤,人满为患,这是司空见惯的。但就这两个城市来说,莫斯科虽然人口也有上千万(市区人口一千四百多万,流动人口也有几百万),每天早高峰时的地铁同样人满为患,挤得水泄不通,人们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谈不上走路,那景象和北京差不了多少。但它的总人口毕竟比北京少好几百万。北京市户籍人口一千二百多万,流动人口(仅登记的而言)763.8万,其中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有726.4万人,总量1972万。其二,莫斯科市区面积1081平方公里,加上外围绿化带,总共1725平方公里;北京市区面积735平方公里(2009年测量),市区比莫斯科面积小三百多平方公里。面积小了约三分之一,人口多出几百万,城市空间自然比莫斯科拥挤得多,火车站的一幕也就不足为奇了。况且莫斯科有九个火车站,开往不同的方向。各个火车站候车室里永远可以找到座位,使旅人安稳悠哉地等待火车。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俄罗斯人是一个很讲究体面和教养的民族,与其坐在堆满垃圾的脏兮兮的广场上睡觉,大多数人宁肯在候车室里随便和什么人闲聊、看书读报,或打个盹养养神。顶多如此而已。恕我直言,就整体形象而言,莫斯科街头的俄罗斯人,无论男女老少,他们的文化教养,文明程度以及举止穿着等,都比北京人强很多。没有人随地吐痰,也鲜见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的俄罗斯人。而在北京,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景象了,几乎成为我们民族的不光彩的“国粹”!这也算是一个很大的不同吧。

        仔细观察,莫斯科和北京在诸多方面还有着数不清的差别和不同。比如,莫斯科有大片的森林,占地竟达市区面积的三分之一,还有河流穿城而过;可惜北京没有这样好的自然环境,因此它的空气要比莫斯科污浊得多,尽管莫斯科人认为他们的空气污染也很严重。莫斯科冬季雪花飘飘,冰封雪舞,一派北国风光;北京的冬天干旱少雪,空气干燥不适。莫斯科街头汽车飞驰,市中心偶有堵车现象;北京几乎时时处处都在堵车,堵得人烦躁郁闷。莫斯科街头美女比比皆是,个个金发碧眼,体态婀娜,北京街头这样的亮丽风景显然不很多见。莫斯科酒鬼和流浪儿随处可见,北京这方面似乎要好得多……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不同的风俗人情,不同的街头景观。

        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而莫斯科的历史还不到九百年。这一切都会在两个城市中反映出来。北京城显示出的风貌更显厚重,而莫斯科的风情似乎更为亮丽。

        两个城市虽然有种种不同,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作为大国首都,莫斯科和北京都是一个国家形象的窗口,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都面临着目前城市所遇到的各种棘手的问题,承担着各种压力。对莫斯科而言,最大的问题恐怕还是安全和反恐,莫斯科发生过多少令人触目惊心、记忆犹新的恐怖事件,安全如此糟糕的首都在世界上真是不多见,即使生态环境再好,不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使很多人惶惶不安;而对于北京来说,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人口压力、食品安全、交通拥堵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都有待政府认真梳理和解决。

        (摘自《俄罗斯森林——旅俄笔记》,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1月版,定价:26.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