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
窗玻璃从国外传入中国是近代的事情。当时,房屋的窗子还很少使用玻璃,而代之以窗纸、丝绸和贝壳片。迄今最常见的就是窗纸了。在大而敞开的窗子上仅仅糊上一张薄纸是很不安全的,因此窗框里通常会做成很多格子状把整个空间分隔成许多小窗格。窗格的种类式样难以尽数,其形式赏心悦目也错综复杂。制作这类窗格,再从里面糊上丝绸或窗纸,需要极高的技巧和极大的耐心。窗格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通过切割质地坚硬的木板来做,而是由一根根木条互相榫接而成。连接点巧妙地相互吻合,使得整个窗子结构看起来非常结实牢固。
在中国东部的沿海省份,把半透明的贝壳片切成矩形覆在窗格子上的做法,并不少见。两个窗子边靠边,安装在竖直对开门的右半扇门的上方;将同样的两个窗子颠倒一下,安装在左半扇门的上方。在这些窗格上覆盖着贝壳片,片与片之间半叠压。用薄竹片当压条,压在贝壳片的连接部分,从窗子的一边到另一边,用小铁钉把它们固定到木框上。所用的海贝壳属于双壳纲,叫做“海月”,产于东南亚和中国沿海。
在浙江的一些老房子中,我多次见到另一种有趣的窗子式样——石头上开窗格。一块硬石(通常2平方英尺大小)嵌在墙中,配以大胆的圆形或方形装饰,去掉的背景恰是石头窗的通透部分。这个敞口窗可以从内部用木制窗板关闭,通过固定墙上的上下两道凹槽,窗板可以推拉。
椅子
在中国早期的家庭中,椅子是一种奢侈品。椅子的地位由长短板凳占据,这种板凳如同数百年前西方人家庭中使用的那样。
在中国农村的家庭,可见到竹子做的椅子,其结构简单而结实。两根竹管,直径约2英寸,弯成两个直角,成字母U的形状。每个U形结构作椅子的一对支撑腿。为使竹管易弯曲,竹管内壁需要削去部分,只留下较薄的竹管壁,在火上烤就容易弯成直角,否则会断裂。在两个直角的拐弯处,放入一个直径略小的竹管,其末端水平插入这些直角弯中并用竹钉固定。弯作直角的竹管内壁要削得足够薄,才能确保较细一些的竹管插入,以用作椅子坐面的前后横杆。竹椅子四条支撑腿的稳定性用横档来加强,横档两边各两个,前后各一个。前后的横档是圆竹管;两边上位的横档,尺寸要足够撑住靠背的斜臂。椅子面是竹片做的,这些竹片插在两条横向的竹竿之间,横向竹竿与坐面的前后横杆榫接一起。椅背的弓形结构由竹管弯曲而成。在竹管上切出几个三角部分,留好使各切口的表面连接的竹皮,从而弯成了弓形结构。这是一个简单弯竹管的方法,而且不需要用火烤。在弓形两末端取大约7英寸长的一段,沿竹管的对角线切开,头上削尖,而后把这个尖头穿进椅子坐面两边横杆所开的洞里,再插入椅子腿上位横档较小的洞中。竹钉穿过椅子坐面的横杆,将弓形椅背固定住。另有三个竹条,垂直于椅子坐面,底端插入椅子面后横杆的槽口,上端插入弓形椅背类似的槽中,起到支撑的作用。
中国实际生活中用的椅子样式种类繁多,有的用贵重木料制作,并带有精致的骨雕、螺钿等装饰,反映了上层人士的富裕生活和品位,这些奢侈品不能作为椅子的典型代表。
在江西省万载北面的深山区,我曾经与当地居民生活了一段时间。在那里的椅子,由在乡间游走的木匠制作。当地农民提供木料,请木匠来打造或修补家具。这些木匠随身携带着工具和被褥,在哪儿干活就在那儿吃饭。
暖炉
在中国的中南部,冬季不十分寒冷,因而房屋中没有取暖设备。中国人通常用棉衣或皮袄御寒。为保护手脚,常用到暖炉,如装满木炭的陶盆(罐)或金属盆。除了这些使用普遍而分布广泛的发明,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地区发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取暖方法。在江西省的一个榨油厂,一个围挡不严的工棚里,当不需要工作时,工人们围着一张桌子吃饭休息或娱乐,在桌子下的土地面有一个方形洞口,用砖块砌成,里面填满了燃烧的木炭和灰烬。12月寒冷的一天,我在那里,穿着大衣捂得严严实实地坐在桌子旁,感到一股来自桌底下的暖流,烘着我下半个身子,十分惬意。
在靠近江西省吉安的同一个地区,我还见到暖凳(或叫热凳)。即使在冬季,农村妇女也要在户外劳作。要把地里的各种各样农产品在大柳条盘或竹席上摊开,放在太阳地里晾晒。老婆婆带着纺车坐在边上,挡开流浪狗,哄走飞鸟。这位老人坐在暖凳上,双脚搁在暖凳的低处,靠近陶制火盆的边上。不时地,她拿起铁制的火筷子拨拨火。这个暖凳很像是一个无底木桶,高21英寸,顶部直径11.25英寸。侧面的开口距地面约9英寸,底部直径l3.5英寸。一根木棍横着穿过暖凳的底部,松松地榫接在桶形侧面的夹板上,木棍上面放着陶制火盆,里面盛有炭灰和木炭。铁筷子长约7英寸,一头用链子拴着,以防两根筷子分家。不用的时候,把其中一根筷子插到装饰性的板条孔里,火筷子就被挂在凳子边上。
在浙江省的天台山脉,我们看到很多在用的手脚暖炉。当地的房屋中没有取暖设备,厨房中的炉灶仅用来做饭,并不用于房间的取暖。冬天人们得穿棉衣保暖。天冷的程度可由所穿的棉衣件数来估计,比如昨天是穿5件棉衣那样冷,今天只要3件棉衣,表明天冷得差了些。当地人认为只有手脚需要炉子来保暖,手炉也可以同样用作脚炉。无论在屋内屋外,还是田间地头,或者走亲串友,人们都随身携带这种余火不尽的罐子。坐下来时,人们就把手炉放在大腿上,手搁在竹制手柄上面;或者把手炉放在地上,这样可以把脚抬起到下面取暖。
寒冷难当时,手炉和火盆就被作为权宜之计。火盆通常放在桌子底下,当人们围坐桌子一起吃饭或打牌赌博(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这是几乎与吃饭同等重要的事情)时,双脚借着火盆能保持温暖。金属火盆的材料通常用铸铁,有时也用精细的黄铜或紫铜,火盆稳当当地放在表面打孔的木制底座上。火盆的直径约为22英寸,底座的高度约为9英寸,燃料通常是木炭。
中国的厨房除了大型的炉灶,通常可见较小的锅台,倚墙而砌,没有专用排烟通道。由三面砖头墙组成,垒起一个大约2.5英尺高的结构,像一个前面敞开的烟囱,顶部开口的大小仅能容下一个黄铜茶壶。在锅台靠下的位置,从后面墙上探出一个砖台,在前面相应等高的位置,从锅台的左墙到右墙穿一根铁棒或砌出砖台和砖拱,以作为安炉箅子的支撑。木头在炉箅子燃烧,整天都要往炉子里添柴,因为中国人一天到晚都要喝热茶,这是最基本的生活享受。如出门旅行或乘船不带茶壶——放在随身的木箱或篮子中,用棉衬仔细包起来以保温数小时——对他们来说那是不可想象的。炉箅子用强度较高的铁筋做成,这种铁筋常用在欧洲的水泥建筑中,如此典型的样式很可能是从外国建筑中吸取的灵感。手柄用于搅动火堆,摇落炭灰或从炉膛里把炉箅子取出。这个炉具全长(包括手柄)22英寸,宽6英寸。方形铁筋的平均厚约为0.375英寸。
枕头和床
在中国,人们还保持着某种原始的生活状态,在炎热的夏季,经常可见在露天睡觉的人,枕着各式各样的临时“枕头”:砖头、石块、木棍、鞋子,不一而足。不管什么花样,睡觉时头的位置都要高于身体其他部位。
中国人使用的枕头种类繁多,然而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对西方人来讲,非常不舒适。在夏季,广东人喜欢用方盒状的陶瓷枕头,这种枕头睡起来非常凉爽,其体积约为6英寸×5英寸×2.5英寸。
在浙江省的河流乘船旅行时,我常见船员在甲板上铺开棉被褥,大约3.6英尺宽,靛蓝色的罩面。白天,被褥一般都卷起来,用草席包住。草席铺在地板上,被褥用作铺盖。人们把外衣叠成小包,睡觉当作枕头。我一直称羡这种自我满足,我在内地的旅行就差不多是这样一种简单的方式,一个睡袋和羽绒枕头,两三件物品,就使我在旅行中有一种绅士般的满足。
还有一种更加精致的枕头,也是竹制的。这个枕头不但有弹性,而且看起来很漂亮,即便同样是枕在头下,我们可能更喜欢这种枕头。可以折叠起来方便地放进被褥中,便于旅行随身携带。
在中国的小旅店里住宿,人们所期望的,仅是一个能够铺开自己所带被褥的容身之所——一个普通的宽大的床架,藤条编织或棕绳交织,被拉紧固定在床架木框的周边,形成一排孔洞,很类似藤椅的座面四边被固定的情况。更为常见的是仅用木板做床面,把一些稻草铺在上面当床。有时,两个普通的方桌拼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张简易床,不过这有一个缺点——睡这种床的人必须早起,以便把桌子归于原位,不误主人的正常使用。
如我们所知,中国人喜欢在枕头上做文章,枕头外表用皮革,或刷上漆,里面填上谷壳麸皮或竹刨花。这类枕头一般2英尺长,截面为方形,枕起来并不比其他枕头舒服。另外有一种小木箱,多为行商携带使用。小箱子外形很像竹枕,表面用皮革包着。它的弧顶盖可以打开,行商可以把值钱的物品放在里面。晚上小箱子就当枕头,枕在上面睡觉,以保财物的安全。
(摘自《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定价:9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