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风流倜傥的才子,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熟谙日语、英语和德语。1911年春回国,筹划广州起义,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令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就义时只有24岁。
他的《与妻书》,很多人在高中的语文课本里读过它,但是,在不断要我们“总结中心思想”的教育中,除了勾画总结主题去应付考试,可能很少有人能真正去理解,其中的缱绻与决绝、矛盾与苦痛。
反倒是当我们长大了,经过了许多事,再来看这封信,我们才有了不同的感受,才真正为它断肠落泪……
林觉民的父亲叫林孝颖,当年他考中秀才之后,被家人逼迫与一个姓黄的女人结婚,林孝颖内心抗拒,结婚时连洞房都不进。因此,他一直没有生育。
林孝颖的哥哥看到这种情况,体恤弟弟,就将自己的儿子林觉民过继给林孝颖。
所以,准确地说,林觉民的父亲是他的叔父。
林孝颖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就连林觉民参加科举第一关童生考试,他都要亲自陪着他,和他一起并肩前行,穿过长长的杨桥巷,送他到考场门口。
林觉民要进考场了,林孝颖对儿子说:“学而优则仕,你好好学习考试,将来才能光耀门庭!”
让林孝颖想不到的是,13岁的林觉民走进考场,挥笔写下了“少年不望万户侯”几个字之后,第一个走出了考场。
这是一个少年对古老科举制度的公然蔑视和叛逆!
林孝颖对儿子的举动没有大动肝火,他甚至有隐约的赞赏,所以,当他被聘请到全闽大学堂当国文教师的时候,他把15岁的林觉民带到了新式学堂学习,让他彻底摆脱科举考试。
在全闽大学堂,各种“民主、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新学说风起云涌,林觉民年轻的心打开了一扇窗。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抖飞”,希望自己能够像大鹏一样,抖动翅膀,一飞冲天。
放了假,林觉民回到家,在家里办了个女学堂,让自己的堂妹、弟媳,乃至家里的女佣人都来学习。林觉民教她们国学,动员她们把小脚放开,然后又鼓励她们走出家门,去多认识一些外面的朋友。他还资助她们去读福建女子师范学校。尽管亲人们渐渐习惯了林觉民离经叛道的言行,但是,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到,5年以后年轻的林觉民竟然敢参加革命,竟然会手执步枪、腰别炸弹闯入总督衙门!
1905年,18岁的林觉民娶了一个妻子,17岁的陈意映。虽然也是包办婚姻,但陈意映是大家闺秀,熟读诗书,两个少年之间,产生了至真至纯的爱。
林觉民用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他们的感情:
“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但是,新婚不到两年,林觉民就被父亲安排到日本留学去了。
父亲也是一片苦心,因为时局紧张,革命的暴风雨即将来临,林孝颖知道儿子是怎样的叛逆,所以,让他去留学,可以避开是非之地,免得受到伤害。
但是父亲想不到的是,在日本,一大批热血的中国男儿正在那里聚集,他们正在商讨救国之路,林觉民一到日本就加入了同盟会,他目光如炬,大步流星,参加各种集会,还写出《莫那国之犯人》《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告父老文》等文章。他参加演说:“中国危在旦夕,大丈夫以死报国,哭泣有什么用?我们既然以革命者自诩,就应当仗剑而起,同心协力解决问题,这样危如累卵的局面或许还可以挽救。凡是有血气之人,谁能忍受亡国的悲痛?”有血性的话语,字字珠玑、落地有声。有人形容他的演说极具感染力:“顾盼生姿,指陈透彻,一座为倾!”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同盟会骨干,商议向海外华侨募款,然后购买武器,再从中国各地革命党人中挑选几百名敢死队员,在广州举行起义。
于是,同盟会总部决定由林觉民到福建筹集经费,并召集革命志士。
林觉民再次回到三坊七巷,回到家中。
陈意映欣喜万分,可是,这次回来的林觉民和以往不一样,他十分忙碌,除了四处筹募资金,还隐蔽在一个宁静的禅寺里自造炸药。
炸药制好了,不方便运输,林觉民想了一个办法:把炸药放在棺材里,然后让一个女人装扮成寡妇,运送棺材去香港。林觉民本来想让陈意映来扮,但是这时,陈意映已经怀孕,只好另外想办法。
在林觉民做这一切的时候。陈意映内心非常不安,她隐约感觉到丈夫正在做一件大事,她的猜测是对的,但是她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一次见到林觉民,是最后一次了。这一次距离他离开这个世界,距他们可以追忆的在这个世界上共同相处的时间总数,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了。
所以,当林觉民再一次离开家的时候,她拉住了他的衣袖,央求他:“你要远行,请将我带上……”
他不可能带上她。
这一走,他就再也没有回来。
1911年4月24日深夜,广州起义的前三天,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点上灯,铺开纸,写下了《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那时候的林觉民才24岁。24岁,太年轻了,多少人生的路没有走。多少人生的滋味没有体味。还有他的孩子,还没有出生!
知道自己将要身死异地了,林觉民的眼泪和笔墨一起流淌。
这是一个男人留给妻子最后的爱情独白。
这封信,让我真正理解,什么叫至死不渝!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他在信里,呼唤了她49次,回忆了和她在一起的生活点滴、恩爱缱绻!
“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
他说,他本不相信鬼神,但是现在,他真希望有了,他本不相信心电感应,但他现在真希望能有,这样,他的灵魂就能陪伴着她,让她不必为失去他而悲哀。
肺腑之言,肝肠寸断。
1911年4月27日,凌晨,林觉民和福州同乡一起,带领从福建赶来的20位敢死队员坐船从香港赶往广州。
20位志士中,包括他的堂弟林尹民。海风吹着林觉民的心,他的心里不是没有恐惧:这一程凶多吉少,有回归路吗?
林觉民鼓励同样紧张的堂弟:“此举如果失败,死人必然很多,定能感动同胞——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而犹生也,有何遗憾!”
下午5点25分,敢死队员臂上缠着白布,脚穿树胶鞋,腰上缠着炸药,将生死抛之脑后,一路奋战,闯入总督衙门。
在激烈的战斗中,大多数战友都牺牲了。
林觉民腰部中弹,力竭被捕。
面对对他的审判,林觉民心怀必死之志,慷慨陈词,打动了主审官李准。
李准下令去掉林觉民的镣铐,并给了他一个座位。林觉民想吐痰,他亲自拿了一个痰盂过来给他。
对革命党人恨之入骨的两广总督张鸣歧这样评价他:“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奇男子。”
但是,他还是执意要杀掉林觉民,理由很简单,他无法劝诱他离开革命党。
林觉民被枪决了。
在那一场战役中牺牲的,还有他的同乡林文、弟弟林尹民,那一年,他们都只有24岁。广州革命党人经过努力,将起义中死去的烈士遗骸收集起来,合葬在广州郊区的红花岗。
红花岗风和日熙,黄花纷纷扬扬,漫山遍野,被改称为黄花岗。
249天后,中华民国诞生了。
林觉民在广州被杀时,他的岳父托人连夜赶到福州报信,让女儿陈意映火速逃离。因为清政府对革命党的处罚是满门抄斩!
陈意映拖着8个月的身孕,带着一家大小匆忙搬到了福州郊外一个破旧的房子里。
这个时候,林觉民的死讯已经传来。但是陈意映并不愿意相信,她在心里盼望着那只是一个传言,她夜夜难眠,期盼着有一天,房门被敲响,林觉民突然出现在门外。
一天夜里,外面的门果然被敲响。
陈意映扑过去开门,门外却空空如也。
陈意映的视线落在地上,那里有一个小小的包裹。
不知是谁,打听到了他们的住处,冒着极大的风险将一个小小的包裹送到这里。
陈意映把包裹打开来一看,顿时泪流满面、痛彻心扉。
包裹里,是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上写下的两封遗书。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当哭相和也。”
——“我在九泉之下,遥遥听见你的哭声,一定会以哭声来应你……”
陈意映的心碎了,那是“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她不能忍受这种痛苦,想要自杀,公婆不得不跪下来求她。为了安慰她,保住她腹中的孩子,林家把林觉民哥哥的一个女儿喊过来,跪在陈意映的面前,喊她“妈妈”,这个女儿叫林暖苏,温婉可人,一声“妈妈”多少慰藉了陈意映悲伤的心。5月19日,林觉民死后不足一个月,悲伤过度的陈意映生下了遗腹子林仲新。
两年后,陈意映抑郁而死。
(摘自《遇见一些人,流泪(第2辑)》,吉林出版集团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年10月版,定价: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