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历史回眸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1年11月01日 星期二

    维基解密:告密者的神秘天堂

    东 鸟 编著 《 书摘 》( 2011年11月01日)

        2010年7月26日,“维基解密”在网上公开了多达9.2万份的驻阿美军秘密文件,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名声大噪。本文为你揭开这个网站及其创始人阿桑奇的一些往事。

        20世纪90年代,阿桑奇就开始有了建设类似维基解密网站计划的想法, 1999年就注册了一个名为“解密”的网站,域名是leaks.org。经验告诉他,哪里有秘密,哪里就有坏事发生,因为处于权力中的人群倾向于用秘密保障利益。但是事后他说,其实自己在“解密”网站上“什么也没干”。

        2006年,阿桑奇从墨尔本大学退学之后,把自己关在墨尔本大学附近的一所房子里开始工作。每当有了新的创意时,他就会随手把系统流程图写到墙壁和门上,以免自己忘记。他在厨房里放了一张床,邀请经过校园的背包客们帮忙建网站,以提供食宿作为交换。

        “他根本不肯睡觉,”曾住在那房子里的人说,“他也不肯吃饭。”

        2006年12月,维基解密正式推出。

        维基解密这个名字,让很多人联想到维基百科。其实,两者之间没什么联系,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维基”。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一个名叫沃德·坎宁安的计算机学者第一次来到夏威夷。在机场大厅,问询处工作人员告诉他,搭乘“Wiki Wiki”进市区最快捷,原来这是夏威夷土话“快点快点”的意思,也是当地机场快线的名称。

        这个词让坎宁安一听难忘,1995年他用它来命名自己首创的一种超文本系统。“维基是一种允许人们贡献内容的网站。”这是维基百科(与维基解密无关)对Wiki一词的定义。有人把这个词意译成“共笔”。坎宁安肯定没有想到, 6年之后创办的维基百科使这个词名扬天下,而2006年12月诞生的维基解密更使它成为新闻关键词,让很多大国政府闻之丧胆。

        不过,还有一种解释,Wiki是来自“What I Know Is”(我所知道是……)。这是一句鼓励的口号,鼓励人们在网上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在IT界,特指那些多人可以共同维护,大家可以一块上网发表意见的网站,这是维基解密跟维基百科的唯一共同点。阿桑奇的想法是,让发布解密文件像在维基百科添加一项条目一样简单,这或许就是维基解密名称的由来。但是,虽然有着“维基”的名号,维基解密并不允许访问的用户自主编辑网页资料甚至评论,和告密者也没有任何信息分享的条款。分享知识,那是维基百科;分享秘密,则是维基解密。主张信息自由是维基的理念。

        维基解密初建时,还挂在“阳光通讯社”的主页上。维基解密自称是“阳光媒体”(Sunshine Press)的下属项目,“阳光媒体”是一家很少人知道的美国杂志社。阿桑奇自任维基解密网站总编辑,声称网站有三大宗旨:信息自由、揭开事实真相、创造和维护真正的历史。

        2007年1月,维基解密正式以独立面貌出现,网址http://wikileaks.org,标榜“负责泄露一切”。阿桑奇为维基解密在微博上起的名字是“无处不在” (EVERYWHERE)。看来,维基解密就是要公布机密文件,揭发政府或企业的腐败甚至是不法内幕,追求信息透明化。

        维基解密网站的左上方是维基解密的标识:一个“融化地球”式沙漏,中间是一句横幅标语:“你的支持使我们坚强:帮助维基解密让各国政府保持开放”(Keep Us Strong:Help WikiLeaks Keep Governments Open)。标语的黑底背景上,是网站总编阿桑奇的头像。

        阿桑奇解释说,创办维基解密是由性格、技能和机遇巧合而成的。维基解密是他性格中保护弱者、渴望较量的因素与擅长编程、精通密码等技术特长结合的产物。

        维基解密自建立之时起,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组织,整条解密渠道以及资料传输都经过严格加密。维基解密没有公布办公地址和电话号码,没有列举运营者姓名,甚至连办公邮箱都没留下。人们既不知道它的总部在哪,更不知雇员是哪些人。唯一公布的一个邮箱地址就是墨尔本大学的一个匿名邮箱。

        实际上,维基解密最初只是一个松散的联合,而不是严密的组织,主要是由全球范围内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组成。共有5位核心工作人员和800~1000名志愿者,他们负责将极具爆炸性的资料公之于众。全球志愿者中有记者、数学家、黑客、工程师、法律人士、政治异见者、视频加密专业人士、小型公司技术人员,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兼职人员,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澳洲、非洲,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区。所有人不拿工资,运营资金来自志愿者的捐助以及团队成员自掏腰包,每年约二十万美元,绝大部分用于支付服务器和技术支持费用。志愿者获取信息所用的服务器,也隐藏在世界各个角落。

        创建维基解密网站时,共有9名董事会成员。但是到底是哪些人,至今还是一个谜。核心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之间,不知道彼此的真名实姓,往往以假名或代号相称,多数只以名字的首字母缩写相称,例如M。主要成员之间联系,通过加密的聊天系统进行沟通。维基解密的成员不固定,阿桑奇经常带着这个小团队,从一个国家“快闪”到另一个国家,神秘感似乎是维基解密能够仰赖的唯一保护色。之所以如此保密,是因为他们相信,既然是以曝光强力机构不希望公开的秘密信息为目的,那么一定会引来强劲的对手为敌。

        至今,维基解密从各种(大部分是匿名)消息源收集到超过三千万份文件,以每天约三十份的速度公布认为有价值的解密文件,成为货真价实的“泄密机器”。

        阿桑奇极力宣扬维基解密的“自由主义”色彩,暗示自己的支持者从一些“支持黑客行为的政府情报系统”里依靠“黑吃黑”获得信息。这种说法更多是玩噱头,实则是想掩盖真实的情报来源。因为能够掌握机密文件的,绝非普通人士。不排除有政府、企业人员出于各种目的,向维基解密投稿,比如政党攻击、官场倾轧等。而且,阿桑奇本身是一名超级黑客。一般来说,黑客志同道合的朋友比较多。在那些解密文件中,不能排除存在各国黑客们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的可能性。

        至此,互联网和新型匿名工具的强大组合,为告密者建造了一个天堂,一个可以发布敏感文件而不用担心被报复的天堂。

        截至2010年底,维基解密拥有:两台主服务器,位于瑞典一个废旧核掩体改造成的数据中心(此处共有8000台服务器),1885个镜像服务器,位于世界各地。15万欧元,网站运营一年费用(除员工薪水外);1.4GB容量未被公布的“末日文件”(假设一本小说10万字,相当于2800本小说);50000欧元,迄今最大一笔捐款;25欧元,平均一次捐款;5个核心成员,全球志愿者800~1000名。维基解密网站有超过一千两百人注册,除分享资料之外,维基解密还需要更多能以组织形态参与的人。

        这些就是维基解密的全部家当。迄今,维基解密曝光的文件内容包括:

        战争、屠杀、酷刑和拘留,

        政府、行业和公司透明度,

        外交、侦察和(反)情报,

        生态、气候、自然和科学,

        腐败、金融、税收、贸易,

        邪教和其他宗教组织,

        虐待、暴力、侵犯。

        (摘自《维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国》,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32.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