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百科视野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1年11月01日 星期二

    有鬲氏的兴衰

    鬲向前 晓羽 《 书摘 》( 2011年11月01日)

        有鬲氏的兴起

        我国古代,种族林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族通过联盟和战争等等,交流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华夏族(汉族的前身),而原来的大多数种族在相互融合过程中逐渐消失了。这些古代种族的命名多种多样,有的种族以图腾为名,如:熊、黑、媲、琳、瓤、虎;有的种族因其发明而得名,如: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人们开始了熟食,进入石烹时代,脱离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伏羲氏结网罟以教民佃渔,养畜牲以充庖厨;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有鬲氏就是因发明了陶器鬲而得名。

        有鬲氏,是上古时期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方国,也称为鬲国,是上古时期较为富强、发达的部落族群,有学者考证,它是大汶口文化后期由鲁东南、晋东北、豫西南游猎而来的散落氏族组成。可能与夏族同族,或许是很早就与夏族结盟的种族,大部分史学家认为  “古鬲国,偃姓,皋陶(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古六安国始祖,相传为东夷族首领,偃姓。传说舜时被任为掌管刑法的官。)后,汉为县”,也就是夏族的一支了。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发现有鬲氏早期大约活动在河南西部地区。目前,发现最早陶器鬲的文化遗址,是龙山文化。其次,在河南龙山文化的王湾类型、后冈类型、三里桥类型以及陕西龙山文化均有鬲出土。据此推断,陶器鬲,首先产于龙山文化,即河南陕县东南地区,随后流传到陕西、山西南部、河北南部的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的广大地区。因此,发明陶器鬲的有鬲氏,必定在龙山文化很活跃,也就多活动于河南一带。据古书记载和考古资料证明,夏代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豫西、晋东南一带,与前面所说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及河南龙山文化同在一个地区。另外,在夏代遗址二里头文化中,也发掘出了陶器鬲。因此,有学者认为,有鬲氏可能与夏族同族,或是很早就与夏族结盟的种族。

        后来有鬲氏迁往冀鲁边区禹城、齐河、济阳一带,活动范围约一千三百平方公里,据传在少昊时期(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被封为鬲国。

        有鬲氏的鼎盛

        有鬲氏为何从中原迁往山东地区,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有鬲氏参与了大禹治水,而且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力量。

        古代相传有鬲氏在鬲国都西十里的具丘山为大禹一行修城堡,作为治水的前线指挥中心。明代翰林刘士骥在《禹迹亭记》载:“禹台(具丘山)在城西十里,高十仞,广倍之,相传禹所憩也”。由此可见,当时的有鬲氏族,对于治水是竭尽全力的。也说明有鬲氏力量是很强大的,因为治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古人的工具很简陋,交通也不便利,必须有大量的劳动力才能完成,所以有鬲氏的人口数量应该很可观。  《大清一统志》称鬲津河为黄河故道。鬲津河,宽一华里。现在山东德州市和平原县之间的鬲津河之旁有黄河崖村。有学者认为,黄河崖之村名必定是因为把鬲津河称作黄河而得名。大概古时鬲津河是“九河”中的主流,故称之为黄河故道。即使此说不确,鬲津河也必定是黄河的一个重要支流。治水完毕后,有鬲氏就祖祖辈辈定居在黄河下游以鬲县为中心的一带,成了夏代的方国。

        有鬲氏的消亡

        有鬲氏在夏朝时最为鼎盛,商灭夏后,又归附于商,成为商朝的属地,有鬲族融合于薄姑族中,但仍然人口众多。近几年,禹城镇出土的商代器物较多,可以推测,商代时,这一地区的居住人口还是较密的,原鬲国城仍是一座繁荣的古城堡。到了周武王灭商前后,封商纣王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礼,管辖河南中部及山东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武王封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于武庚封地周边,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武王灭商二年后去世,三监联合武庚、薄姑族、有鬲氏及东方诸小国叛乱。周公率军平叛,三年诛管叔、杀武庚、流放蔡叔,灭平薄姑族和有鬲氏。鬲国国都在战乱中毁灭,后又灭迹于大火中。

        有鬲氏的后裔

        有鬲氏曾是夏商和西周初期很强大的部落,但是自从周公灭鬲国后,有鬲氏的下落就鲜为人知了。

        在古代,对战败国往往有三种处置方式,一是将其国贵族和民众流放到偏远荒蛮之地,二是让战败国沦为子国,向其臣服纳贡,三是灭国分割其土地财产,将其贵族集中到京师附近直接监控或贬为奴隶,其国民皆为奴隶使用。第三种处置方式最为残酷,也是由于该国对战胜国危害最大,有鬲氏等诸国当年的叛乱直接威胁周王朝的统治地位,破坏力很大,周的统治者非常痛恨,所以可能对有鬲氏采取了第三种方式。周王朝为了防止有鬲氏再次聚众叛乱,就将有鬲氏的王室由山东迁往周的京师镐京附近。据《临潼县志》记载,在夏商时期,临潼一带很落后,人口也就几千人,到西周后,人口突然剧增到二万多人,想其原因,应该是周公将战败国有鬲氏等部落贵族迁到此地的原因吧。

        由于有鬲氏全部被贬为种族奴隶,除了王室被集中到临潼外,其他子民们就被发配各地为奴了。数量在当时应该是很大的,以至于“人鬲”成了奴隶的重要组成,有的考古学者认为“鬲”是从事做饭的奴仆,有的认为就是普通奴隶,或者是奴隶的一个等级。

        笔者推理,有鬲氏被灭国后,只有少量的王族被集中迁移到了临潼,而其他民众作为奴隶发配各地,有的从事做饭等劳作,有的也可能从事制造等其他工作,由于数量大,分布广,周的奴隶主们逐渐将“人鬲”看作是奴隶的代称,进而与奴隶互相通用,也就不难看出在周时许多金文和以后的古籍里将“鬲”通假奴隶的“隶”,也算是汉语发展的约定俗成。有鬲氏的子民们也就湮没在全国各地了,没名没姓,没有了自己的来历。而迁往临潼的有鬲氏王室相对待遇好一些,没有被分散贬为奴隶,居住很集中,他们非常怀念故国,有着较强的信念,原本他们是属于偃姓,但是为了怀念鬲国,就将鬲作为自己的姓氏传承下来,就像秦灭六国后,许多六国贵族后来分别改姓了自己原来的国名“齐”、  “赵”等等。有鬲氏改姓鬲,应该是在迁往临潼后,也有可能是到战国时期秦国统治时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姓氏习俗的演变,有鬲氏王室后裔对家族的传承符号有了新的诠释,开始将有鬲氏确定为鬲姓。如此推算鬲姓至少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鬲姓源自有鬲氏,伴随中华文化已经存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鬲姓家族和有鬲氏是一脉相承,有鬲氏又是夏族的重要一个分支,传说有鬲氏是皋陶的后代,皋陶是大业与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的儿子,大业又是少昊的后代,少昊是黄帝儿子。如此看来,鬲姓是黄帝的嫡亲后代。鬲姓由于一直居住在陕西临潼,过着相对封闭和保守的生活,人口数量一直不多,现在也就二千多人。历史上也没有出现皇帝赐姓鬲和少数民族改姓鬲的现象,从基因学的角度看,鬲姓的血缘历史悠久且连贯相传,有可能通过研究鬲姓的血缘和基因可以了解到黄帝时代的遗传基因,鬲姓可能记录着近五千年中国染色体的进化史和生命遗传信息。所以研究鬲姓从基因学、遗传学、医学等方面都是很宝贵的。

        (摘自《鬲与鬲文化》,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出版,定价:58.6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