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教育经纬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1年11月01日 星期二

    大学要有道德感

    黄达人 《 书摘 》( 2011年11月01日)

        按理说,大学应该是一块净土,是道德感最强的地方,但是,从现实来看,目前的高校却已经不再是一块净土了。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这柄双刃剑下,随着实利主义、物质主义的抬头,目前中国社会的道德感削弱了,因此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倡廉活动在高校就有了现实的必要性。

        但是,如果从一个更深的层面去看,反腐倡廉教育在大学中提出,实在是值得我们深思,甚至是让我们感到羞愧的。我觉得,在大学中谈反腐倡廉,不能仅仅停留在“反”和“倡”上,我们应该有一种更高的高度,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不贪”,是做人的一条底线,这不是对一个人的高要求,更不是对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要求,现在我们不断地要求党员“不贪”,实在已经是一件十分令人悲哀的事情了。民族英雄岳飞说过一句话,流传颇广,他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要求一个人“不贪”,虽说是最低的要求,但实际上能够真正抵抗一切诱惑并不容易。所以,我们一要强调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二要加大打击的力度,最重要的是要强调制度建设,要使为官者“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

        具体来看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目前,我们高校也正在强调要全程育人和全员育人,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大学可以教给学生些什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学生在大学中学习的,不仅仅是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一所大学本身所给予他们的观感和印象。我们常说,老师应该为人师表,不仅应该是“经师”,更应该是“人师”——大学的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这种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事实上,在学生的求学过程中,大学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在给大学生以影响。那么我们正在给学生以什么样的影响呢?现实是堪忧的。由于物质主义、实利主义的冲击,社会上的道德底线正在日益降低,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也正在日益侵蚀着大学的肌体。我们的个别老师甚至忘记了作为老师的最基本的底线。每次考试,总会发现有老师任意给分的现象。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名学生已经出国,而在他的成绩单上赫然有一门他从未修过的课程的成绩,而且是95分。还有一个例子,在一次研究生入学考试评卷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位老师在改卷时将试卷私自拆封,并授意评卷老师在这份试卷上加了70分。这位老师的廉耻之心到哪里去了呢?

        还有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现象。在目前的中国高校,学生作弊可以说是成风的,而且,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作弊并不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如果作弊了而没有被发现,就视为成功。还有一些学生,考试以后便开始走老师的关系,甚至要求老师改成绩,使许多老师不堪其扰。不仅是一些学生对作弊没有羞耻之心,更为可悲的是,在我们的一些老师那里,对于学生作弊同样也是不以为耻的。曾经有一位由于连续三次请人代考而被勒令退学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诉。申诉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居然有老师为这位学生出具了证明,说这位学生品学兼优,一直是一个好学生,希望学校可以再给一次机会。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许不差,但既然三次请人代考,品德何在?真实的成绩何在?又何来“品学兼优”这样的评价呢?考试作弊这种现象可谓古已有之,因此,要讨论考试作弊这一现象,重要的并不在于作弊本身,关键在于我们对作弊这种行为的看法。如果认为这种行为是可以原谅的,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可真是比什么都可怕。

        令人痛心的是,作弊这一现象并不单单存在于学校,同样也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一个痼疾。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披露了一组令人吃惊的数字:200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全年GDP汇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相比,增速高出3.9个百分点,总量差距高达26582亿元。李局长认为,目前,我国地方年初通过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往往自上而下“层层加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些地方就会出现统计数据自下而上“层层加水”的现象。一些地方过于看重经济增长指标,常以此作为评价考核主要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甚至还搞“末位淘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在某些基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说现在对地方官员有什么考试的话,可能就是这个GDP的增幅,这种加水的数据,也就是一种作弊。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有这样的大气候,假酒、假烟、注水肉、有毒食品都比比皆是,区区的考试作弊可能真的是一碟小菜,大可不必如此较真的。但作为一个大学校长,我仍然要较这个真。作弊现象,即使是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也是严令禁止的,明清时期的几次科场大案,多少考生、考官还为此丢了性命。古人可以做到对作弊深恶痛绝,现代大学为什么就不能了呢?大学应该是社会的良心,应该成为道德的灯塔,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这条底线,是大学必须坚守的。目前在高校中存在的作弊成风以及个别大学教师对作弊宽容的现象,是恶性的实利主义在大学中不良影响的显著表现。这种道德情感的麻木是当前社会上非道德现象大肆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非道德现象的大量出现,正在恶化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这种风气,说得严重些,可以说是道德沦丧,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对学校肌体的危害,更甚于校内的个别人贪污了十几万块钱。

        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大学的使命:我们最根本的任务是育人,从我们大学中走出去的毕业生,应该是社会的栋梁之才,他们不仅应该有知识,有技能,更应该有道德感,或者说,他们应该是有良知的人。因此我认为,与目前存在于我们大学校园中的种种不良风气作斗争,应该成为在大学中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如果说上述诸如考试作弊等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存在于学生的求学过程中,那么在招生工作中“点招”的影响在学生入学之初就产生了。

        众所周知,目前实行的高考制度,是所谓成绩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形式,是在目前中国的国情下的一种不得已的唯一的选择,但这种表面上的公平,实质上是一种脆弱的公平。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城市和农村区别对待的户籍制度,城市和农村中的青年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所匹配的教育资源事实上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中国的农村人口有9亿,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在中国的高校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却远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近从报纸上读到一组数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招收的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方面的统计我们学校没有做过,但如果做这样统计,其结果一定也是一样的。这种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不仅存在于城乡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城市之间。例如,在一些城市,全国重点大学高度集中,这些城市的考生进入当地名牌大学的高考分数明显低于从外省考入的学生,这些城市的考生进入外地名牌大学的成绩也大大地低于其他省份的考生,也就是说,这些城市的青年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是远远高于其他城市的青年的。像这种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并不是在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因此,营造和谐社会,提倡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才成了目前中国社会的一个理想。这个理想的实现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其中也包括我们高校,我们当然要为这一理想的逐步实现而努力。

        “点招”这一痼疾之所以深受社会各界的批评,正是由于它的不公平性,而且这种不公平是在上述种种事实上不公平之上的又一次叠加。这一现象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是一个方面,而更为严重的另一方面,则在于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那些通过“点招”进入大学的学生,从进入大学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知道,原来这个社会只要有权、有钱,就可以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那些通过正常途径考入大学的学生,心中也是清楚的,某位同学的分数远低于他们,他们可以读好的大学,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有权或者有钱。要知道,这种心理上的影响,会跟着学生一辈子。从小的方面考虑,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社会正义的信心以及向善的理想;从大的方面来考虑,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是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的大事。古语有云,“哀莫大于心死”,如果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这些将来的国家栋梁之才,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看透”了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公都习以为常,那我们又如何可以期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因此,如何看待“点招”,其实是在拷问我们自己的良心。教育的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否平等,是关系到他一生的大事,因此,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是一种最大的不平等。目前存在的“点招”现象加剧了这种不平等,而且这种不平等伤害的恰恰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在招生工作中维系目前这种事实上已不公平的脆弱的公平,应该是我们大学必须做到的事情。大学应该是社会良知的灯塔,不管大学中的人如何看待这一点,起码这是社会对大学的期待。如果大学也不再是一块可以信赖的净土,如果大学也使我们的社会失望了,那我们的社会将何去何从呢?

        我以为,上面所说归结为一点就是,如果说要在大学中反腐倡廉,我们首先应该要求自己要做一个有良心的人,我们需要有道德感的大学。

        (摘自《大学的观念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11年6月版,定价:4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