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社会广角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1年10月01日 星期六

    “世界第一”背后的辛酸

    查继宏 《 书摘 》( 2011年10月01日)

        “世界第一”曾是中国人的梦想,今天,中国拿到了多个“世界第一”。然而“世界第一”并不一定是荣耀,也可能是心酸。

        2010年2月9日,国家海关总署发布了一组数据,2009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207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达到12017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因为根据德国批发和外贸协会的统计数据,德国2009年出口总值为11700亿美元,低于中国317亿美元。很明显, 2009年中国已经取代德国,成为了新的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与此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也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2009年在全球制造业11.78万亿美元的增加值中,中国占有17%的份额,超过美国所占的16%。而这一改变,终结了美国在制造业领域长达一百多年的龙头老大地位。

        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给我  们带来了什么

        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无限风光”的背后,其实饱含着无数中国产业工人的辛酸。由于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我们是靠廉价劳动力、大量消耗资源和忍受环境恶化,取得“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的。中国沿海的很多工厂其实都是在充当欧美企业的 “组装车间”,由于缺乏核心创造力,我们只能把丰厚的利润拱手让给别人,自己只能拿到一点微薄的加工费和利润。我们在痛骂那些工厂及老板是“血汗工厂”、“血汗老板”的同时,更应该思考的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制造业如果一味地凭借廉价劳动力和大量消耗资源,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那么这种增长不仅不能延续,而且会遗害无穷,祸及子孙。

        现在,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在享用中国产业工人用青春和血汗制造的廉价物品,但他们仍然对我们这些产业工人感到“不满意”——频频发起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从1979年欧共体(即欧盟的前身)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第一起反倾销措施以来,截至2009年底,国外对华启动的贸易救济案件共计1339起,其中反倾销案件1034起,占绝对多数。在WTO成员采取的反倾销调查中,平均每7起就有1起针对中国产品,中国已连续十多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欧盟、美国、日本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由于它们一直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因此在反倾销调查中,我国企业出口的产品常常被裁定为“倾销”,从而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第一出口大国”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达2.85万亿美元,为此中国央行抛出了近二十万亿元人民币来对冲。而超量发行人民币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近年来疯z涨的物价和房价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11年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24次CMRC朗润预测报告会上表示,“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经常项目或贸易顺差过大,使得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央行必须购回美元,从而被迫投放基础货币。较多的货币推高了通货膨胀,进而引起物价上涨。

        既然“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虚名,里外都不“讨好”,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为此感到兴奋和自豪呢?

        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陷阱

        尽管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我们出口的产品都是附加值很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中国企业一直处于低端位置。我们可以利用的比较优势一直都是廉价劳动力,缺乏核心技术等深层次的竞争资源。我国制造业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模式,产品附加值低,赚取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费。“中国制造”的商品虽然盛行世界,但是缺乏核心技术,也缺乏风行全球的大品牌,效率低,附加值不高,更多的是竞相杀价的恶性竞争。

        曾有人统计过这样一组数据:在美国纽约54大街销售的BOSS名牌衬衫,价值120美元,渠道商分得60%,品牌商拿到30%,而中国的制造商只能得到区区10%,有些国内企业为了抢夺市场份额甚至不惜报出总价值8%的低价。

        发挥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的必然选择。通过发展比较优势产业,不断积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可以培育出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走上一条引导经济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同样是在比较优势的作用之下,如果采取的策略不当,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就会冻结在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的阶段难以自拔,形成比较优势产业刚性,从而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

        片面依赖廉价劳动力,往往会导致资本劣质化和技术进步缓慢,即通过简陋的设备、落后的工艺与廉价劳动力相结合,形成粗放式增长模式。对于企业来讲,虽然使用新设备、新机器会提高生产率,但是新设备、新机器的采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形成生产规模后,这些专用性的资产很难调整,当经济不景气时会面临很大的风险。而通过简陋的设备、落后的工艺与廉价劳动力相结合,往往能够避免经济波动的风险,但同时也导致了企业不积极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

        同时,由于过度依赖廉价的劳动力,也会使得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乏力。因为依靠廉价劳动力作为竞争优势的企业,基本上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其产品的附加值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获得丰厚的利润。由于利润微薄,就难以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之中,大多数企业只能固守 “贴牌生产”,无法实现自身的技术进步。

        此外,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还会造成技术人才成长的缓慢。由于一味依靠劳动力的廉价性来赢利,企业也就谈不上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形成了对廉价劳动力只重使用,而不注重培养和保护的局面。与此同时,借助于对廉价劳动力的掠夺式使用,一味压低劳动者的合理待遇来赢利,实质上是削弱了劳动者自身发展的能力和对下一代的培养能力,这是对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严重破坏,从而使经济发展难以得到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形成经济发展中的恶性循环。

        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恶性  循环

        中国经济最近30年的飞速发展,一直靠的是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优势。我国经济的增长还没有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繁荣的“中国制造”的表象背后,是民族产业技术水平低,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产业工人的伤痕累累。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曾有过这样一篇报道:“在天津市郊一家制鞋工厂,制鞋女工每天趴在缝纫机上,一针一线地缝制靴子,她们一天大约要工作12小时,缝制600双靴子,每缝制一双靴子她挣到的加工费还不到1美分。这家鞋厂的工人工资非常低,即使该工厂所有工人的工资水平都上涨一倍,美国商店货架上该厂生产的每双靴子的售价也只会从50美元上涨到51美元多一点。”

        超低工资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恶性循环。尽管已有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意识到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然而低工资仅仅能够维持日常消费和养家糊口,根本没有能力参加学习,从而失去了许多技术培训和再教育机会。这一庞大人群的教育荒将导致技工荒,而技工荒会导致企业难以实现技术升级,无力生产高端产品。只能凭借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继续生产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而国际市场上低端产品又严重过剩,企业只好大搞价格战和低价竞争,企业效益很低,就没有钱来提高工人的工资。于是,形成了一种低工资、低教育、低档次、低价格、低效益的恶性循环。这不仅使打工者的生活水平很难提高,还使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链低端徘徊,成为全世界跨国公司的“打工仔”。

        中国的高速发展是以许多领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透支为代价的。以农民工为例,农民离开土地涌入城市,同样面临着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诸多问题。有人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按每月1000元工资计算,每个农民工应获得20%,约200元社会保障资金,按2亿农民工计算,每年因此被透支的社会保障就为4800亿元。再过30年,现在的青壮年农民工都将步入老年的时候,他们将如何安度晚年?所以说,我们现在是在透支未来的30年。

        美国人真的离不开“中国制造”吗

        2005年12月25日,美国的一位记者萨拉·邦焦尔尼,在《基督科学箴言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有关这篇文章的由来,要从一年前的时候说起。2004年圣诞节的时候,萨拉发现39件圣诞礼品中,“中国制造”竟有25件。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萨拉不禁想到,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生存下去。于是,她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

        萨拉没有想到,此后一家人的生活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对萨拉来说,离开“中国制造”,不仅要不断安抚愤愤不平、想要造反的老公,还要屡次让小儿子的心愿落空。每次购物时,即使是那些诸如生日蜡烛和鞋子一类的寻常物件,也让萨拉感到十分头痛,“这很费时间,我们要花很多时间看商品的包装,检查标签,发现太多的东西都是‘made in China’,因此购物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购物除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外,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和种种生活不便: 4岁的儿子不得不拥有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厨房的抽屉坏了,可找不到工具修理;老鼠肆虐,是该选人道的“中国制”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制”捕鼠器?

        萨拉这段生活经历后来被她写成了风靡一时的畅销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在这本书的结尾,萨拉写道:“经过一年的实验,我的结论是:我们与中国关系密切。”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确让包括萨拉·邦焦尔尼在内的很多美国人感到痛苦。表面上看起来,美国人离开“中国制造”,生活变得一团糟,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美国离不开中国而感到沾沾自喜,这个故事背后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制造了让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全世界廉价享用的商品,而其背后是多少中国工人的血汗?这其中的辛酸没有人能说得清楚。美国人之所以感到“痛苦”,不过是被中国廉价劳动力“惯出来的毛病”。实际上,中国人生产的这些低价的服装、玩具等各种日用品,美国人完全可以自己生产,只是他们不愿意把资源消耗在这些低附加值的产品上面。再细想一下,美国的产品对我们的影响可就不一样了,中国几亿电脑用户,有几个人不在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中国人出行,又有几个人不乘波音公司的飞机?美国还有很多高科技的产品,我们想买都买不到。联想到“8亿衬衣换1架波音飞机”,我们还能兴奋得起来么?

        (摘自《中国崛起需要大国心态》,中国三峡出版社2011年7月版,定价:30.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