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社会广角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1年06月01日 星期三

    共生共荣的富豪圈

    《中国周刊》编辑部 《 书摘 》( 2011年06月01日)

        2009年10月30日,十年磨一剑的中国创业板在深圳开市。首批28家同时挂牌交易的公司中,拥有“A股影视第一股”概念的华谊兄弟表现最为抢眼。开盘122.74%的涨幅,令这家公司的董事长王中军笑容满面。以63.66元的开盘价计算,他所持有的3700万股已经折合人民币23.55亿元。 

        与他一起参加开市仪式的,有公司的CEO王中磊、旗下导演冯小刚等。作为副董事长的第三大股东马云没有露面。彼时,他所持有的1310万股华谊股份,折合账面价值约8.34亿元。 

        一直有人好奇,马云为什么要入股一家影视娱乐公司?他和王中军等人有着怎样的关联?他又是如何进入华谊兄弟董事会的呢? 

        一切都得从企业家的圈子讲起。 

        兄弟上市,朋友来挺 

        华谊兄弟的招股意向书大致记录了马云进入该公司的历程:2006年6月,马云以53.5万元的价格买下华谊兄弟10.7%的股权,随即进入华谊兄弟董事会。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华谊兄弟几经增资扩股和股权变更,而马云所持股权始终在10%以上。2008年1月,马云当选华谊兄弟董事会副董事长,并一直担任该职至今。 

        公开资料显示,马云是华谊兄弟18名发起人之一,目前是除公司实际控制人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外,持股份额最多的股东。另两位声名显赫的华谊股东是江南春(分众传媒董事会主席)和鲁伟鼎(万向集团总裁,鲁冠球之子),他们各持590.4万股,占比4.69%。 

        按说,鲁伟鼎的万向集团的主业是工业制造,与华谊兄弟的娱乐圈风马牛不相及,但巧合的是,鲁伟鼎和马云同属于浙商。他们还共同发起、投资了江南会。他们常常沟通,于是,马云向鲁伟鼎介绍了华谊兄弟。有记者发现,“在江南春与鲁伟鼎首次购入‘华谊系’股权时,其中少量股份还是马云卖给他们的”。 

        马、江、鲁三人当年的持股单位成本都很低,有媒体称“均在每股0.5元左右”。若此说成立,则华谊兄弟63.66元的开盘价,已经使他们的投资暴涨百余倍。 

        无须惊讶他们过人的投资眼光。事实上,马云和王中军,阿里巴巴和华谊兄弟,很早之前就有非同一般的合作关系。 

        追溯马云的发家史,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及,那就是后来成为张纪中妻子的樊馨蔓。1996年的马云,还是个到处推销“中国黄页”网站的莽撞青年。由于当时很少有人了解互联网概念,扬言“要干中国最大的国际信息库”的他被很多人视为“骗子”。而就在这时,同为浙江老乡的樊馨蔓却被马云身上散发出的热情所感染。 

        当时樊馨蔓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组工作,她将马云四处寻找投资的故事拍摄成了专题片,并在电视上播放,这部名为《书生马云》的短片后来几乎成了人们了解马云历史的最早画面。 

        后来,在樊馨蔓的引荐下,马云结识了张纪中。对武侠文化的共同热爱,成了这两个男人日后互相提携的重要因素。一个坊间流传颇广的传言是,2001年张纪中拍摄《笑傲江湖》时,马云曾积极申请扮演“风清扬”一角,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演成。再往后,马云开始为张纪中的项目提供赞助,拍摄于2006年的《神雕侠侣》,就有马云的投资。 

        有投资亦有回报。2005年,刚刚完成对雅虎中国的收购的马云迫切需要提升雅虎搜索在国内的知名度。当年年底,他迅速网罗张纪中、陈凯歌和冯小刚三大导演为其拍摄广告片,并同期启动由这三人坐镇的“雅虎搜星”活动。由于当时国内正值“选秀”活动空前火爆的时段,张纪中等人的参与,极大地增强了雅虎搜索的宣传效果。 

        与张纪中合作的过程中,马云也在同时把合作关系向冯小刚及华谊兄弟高层延伸。一个被众人津津乐道的贴片广告案例是,2004年年底上映的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片《天下无贼》中,范伟等人扮演的强盗团伙每人手执一把小旗,上有三个大字“淘宝网”。 

        后来,双方还进一步把合作引向深入。先是淘宝网以一元起价,利用互联网平台公开拍卖剧中明星使用的道具;接着剧组原班人马又拍出广告片《有支付宝,没贼》,帮助阿里巴巴推广产品。一来二去,这个圈子里的双方借助彼此的平台,品牌和知名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和马云参股华谊一样,在上市前送兄弟公司一程,在企业家圈子里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比如,牛根生任阿里巴巴的独立董事一职,并持有该公司10万股。这对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来说,意义非同小可,在此之前,蒙牛乳业已经被当地的投资者熟知。 

        再如百度CEO李彦宏和网易首席财务官李廷斌,因所在公司早前曾有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经验,后来他们也成了新东方的独董,为2006年俞敏洪的公司在纽交所上市立下大功。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与企业处于发展壮大时期的互相帮衬、利益均沾相比,一方临时有难,另一方能否出手营救,更加能显示出企业家之间的交情深浅。牛根生、宁高宁、柳传志和卢志强等人都经受过这样的考验。 

        2008年9月,由于“三聚氰胺”事件,蒙牛乳业股价暴跌。因此前蒙牛曾将部分股权抵押给了摩根斯坦利,股价下挫后若不能及时补足保证金,公司将面临外资并购风险。 

        危急关头,牛根生向诸多知名企业家寻求资金支援。很快,柳传志、俞敏洪等人火速送来了少则五千万元、多则两亿元的紧急救助资金。危机化解后的2009年7月,蒙牛又迎来了中粮集团和厚朴基金61亿港元的巨额投资。此举使得中粮厚朴将蒙牛20%的股权收入囊中,成为其最大的单一股东。蒙牛由此彻底摆脱了外资并购的噩梦。 

        虽然这次并购有“大食品概念”和“全产业链粮油食品”等做底子,但宁高宁与牛根生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默契和“一拍即合”,还是被分析人士指出与两人之间的私人感情不无关系。 

        一个较为明显的例证是,被中粮控股后,牛根生及其高管团队继续掌舵蒙牛,而中粮集团在十一个董事席位中所占的三个名额,则全部是非执行董事。宁高宁后来向媒体表示,在股权比例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粮在目前没有继续增持蒙牛的计划。这等于说,牛根生在蒙牛的地位将在较长时期内得以保持。 

        内蒙古一家报纸更是捕捉到了两人交好的外在细节:2009年6月30日,中粮集团与可口可乐合资的一家瓶装厂在呼和浩特市和林县盛乐经济园区奠基。 

        正式落户后,这家企业与蒙牛仅一街之隔。据报道,奠基仪式上负责接送任务的车辆中至少有四辆大客通勤车是蒙牛派来的,而中粮可口可乐公司之所以入主此园区,也是得益于牛根生的牵线搭桥和极力邀请。 

        与之相似,卢志强和柳传志携手制造的“泛海入股联想”棋局,亦有互帮互助的友情渗透其间。 

        2009年9月8日,泛海集团以27.55亿元的价格受让联想控股29%的股权,成为第三大股东。此举使得联想控股顺利回归柳传志时代。 

        改组后的五人董事会中,两人来自国科控股,两人来自职工持股会,一人来自泛海集团,柳传志任董事长。而此前联想控股的七人董事会格局中,有四人来自国科控股,柳传志仅为副董事长。 

        事后,卢志强向媒体谈起这次合作的细节,“泛海和联想之间、我跟柳总或者和联想的团队之间,都有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互了解,建立了一定的友谊。这个友情是在信誉当中建立起来的。信誉是有价值的,所以对我们而言,决策过程相对就比较快一点。甚至可以说,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决策依据”。 

        根据他的回忆,2004年左右,泛海集团曾一举签了不少土地,当年恰好遭遇“8·31”大限(当年,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规定,8月31日后,不得再以历史遗留问题为由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以公开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进行),泛海资金链面临断裂危机。“关键时刻,联想给了泛海很大帮助,我们是不会忘记的”。 

        维系友谊的圈子 

        表面上看,这些案例反映了企业家之间的私交,但在私交背后,还有一些少有耳闻的企业家组织。这类组织以俱乐部、论坛、同学会等形式,将他们的私交固化下来。 

        上面提及的马云、王中军、牛根生、宁高宁、柳传志、俞敏洪、江南春都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在这个俱乐部里,他们的朋友还有招商的马蔚华、海尔的张瑞敏、SOHO中国的潘石屹等企业界的顶级人物。

        他们会一起组团到其中一人的企业去参观走访;在策划生意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圈子里的朋友;当朋友遭遇困难时,其他的朋友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牛根生与宁高宁联手宣布“中粮收购蒙牛”之后,就有媒体分析说,“蒙牛此次引入的投资方,即使不是中粮,也可能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里另一家企业”。 

        而柳传志与卢志强的渊源,则可追溯到更早的另一个企业家圈子。 

        卢志强回忆,他和柳传志相识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泰山产业研究会。这是一个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功能相似的沙龙,活跃其间的成员多为当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界的顶尖人物,其中包括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等。 

        冯仑还是华夏同学会的重要一员,这个以长江商学院等教育机构的EMBA班同学名义组织起来的沙龙,成为企业家俱乐部的另一种形式。 

        香港百仕达公司董事长欧亚平和鼎天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王兵与牛根生是长江商学院的同学,同窗之谊让他俩挺身而出,在“蒙牛危机”期间竞相买入蒙牛股票,帮助老牛稳定股价。 

        陈天桥和王中军同属江南会成员,两人复杂的商务合作关系,因2009年10月底炒得沸沸扬扬的“盛大天价挖角龙丹妮”传闻渐为人知。 

        根据媒体报道,2009年6月,陈天桥曾以每股4美元的价格,斥资4600万美元收购华友世纪51%的股权,并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华友旗下子公司华谊音乐的实际控制人。华谊音乐系王中军、王中磊兄弟所创办,2005年年底时,因其工作重心落在影视和艺人上,兄弟二人将华谊音乐51%的控股权转让给了华友世纪,自己仅保留35%的参股权。 

        这也就是说,兜了一圈之后,王中军一手创办的华谊音乐,最终还是回到了他朋友手中。 

        综合起来看,私交是这些企业家沙龙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也正因如此,他们一般比较低调,有的甚至从未对外透露过成员名单。 

        不管外人怎样看,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圈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资源网络。 

        (摘自《中国财富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版,定价:29.9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