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书里书外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1年06月01日 星期三

    山下悟和他的《+81》

    袁 迪 《 书摘 》( 2011年06月01日)

        对于中国许多设计师和杂志癖来说,来自日本的《+81》杂志是他们认识设计、认识创意的启蒙者。即便一开始购买渠道短缺,价格令人望而生畏,但是该杂志紧跟国际设计和文化潮流的内容以及別具一格的设计风格,还是让许多人每三个月都翘首期盼一次,而拿到手的往往还是三个月前,甚至更早出版的期刊。这就是《+81》刚刚进入中国的状况。

        而现在,我们能够购买到《+81》的方式已经多种多样,创意设计类书店、淘宝代购等等,价格也因此有所下降,但是人们对这本杂志的期待和仰慕丝毫没有减弱,每个关于最新一期杂志的消息都能在网络上引起话题和讨论。关注的人群也不再限于专业的设计人员,更多对艺术、时尚、潮流等领域感兴趣的人们也开始喜欢上这本杂志。用杂志创始人、艺术指导山下悟的话讲,是因为《+81》已经完全实现了最初制定的跨足“设计、时尚、音乐和艺术”的目标,而三个月一期的出刊频率,也让编辑部有足够时间和精力保证每本的质量。无论杂志多跨界,将每一个领域最前沿的人及其作品在杂志中展示出来是他们的基本目标。他们会花一个月时间确定选题,一个月时间做采访,再花一个月时间整理稿件、排版、印刷。因此,我们看《+81》每一本杂志都是精益求精之作,没有一丝马虎和仓促的痕迹。

        山下悟说,只有做杂志才能让他有这样的心境使一切不用那么赶,将自己的想法全部付诸实践。这样的对比,可以追溯到他在创办这本杂志之前的工作。

        大约在20年前,山下悟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DD WAVE。那时正值日本经济和广告产业的巅峰期,山下悟设计事务所主要从事唱片封套的设计,也承担商品包装和市场营销的业务。虽然生意还不错,但是始终无法满足山下悟自己的想法。因为毕竟是给客户在做设计,许多时候需要照顾客户的想法,这不是他想要的。那时,他也正好经常辗转于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之间,看到书店里躺满了世界各地的设计杂志,唯独沒有日本的。当时日本的设计已经相当发达,但很多设计风格都是源自于国际上的杂志,如〈face〉和〈i-D〉等等,许多西方的朋友也常常问他哪里能够看到日本的设计,这让山下悟下定决心要做一本展示日本设计的杂志,为了更加国际化,他决定把杂志做成日英双语。

        1997年初秋的某个凌晨,日本东京,一本注定要影响世界设计和艺术潮流的杂志终于诞生。山下悟的思路非常清晰,一本设计杂志要让全世界知道,那就要介绍来自世界各个聚集创意人士的大城市里的创意人群。因此早期的《+81》杂志基本上是以城市为切入点,介绍住在某个城市里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创刊号做的是伦敦和香港的专辑,因为当时伦敦和香港可以算得上是东西方设计的中心,内容包含伦敦的〈Tomato Design〉、〈Dazed&Confused〉杂志的主编,香港的〈Bc Magazine〉、音乐人林忆莲等。另外该期杂志也有对东京创意人士的介绍,如音乐人支仓朋洋、设计师河原光、守矢努,化妆师野泽道生等。首期杂志发行8000本,在两周内一售而空。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第二期、第三期杂志上。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没想到,做完第四期的时候杂志的发行方突然倒闭,这让山下悟一时陷入困境。

        山下悟花了将近一年时间重新寻找发行商。不过,现在回过头去想,这段时间正好给他提供了时间重新考虑杂志的定位和包装。于1999年春天重新上路的第五期杂志,在设计上,从Logo到版式都已经做了重新设计,更加让人耳目一新,更加符合山下悟最初想要的”国际化”的理念。因为“+81”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不会受语言的限制,而它除了代表日本的电话国际区号以外,还有其他隐藏的含义:“+81”是由平面的方形和圆形组成的,其中“+”由五个方形组成,代表着五大洲;“8”由两个圆圈组成,代表着相对立的东西方文化、经济,甚至文明;“1”由四个平面组成,代表着杂志涉及的四个领域:设计、时尚、音乐和艺术。而从整体而言,“+81”的标识寓意将世界连接在一起,即便存在文化的差异、文明的不同。

        全新的《+81》杂志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和关注,发行量也逐步增加。六期之后杂志再次做出调整。不过,这次只是在Logo上做出改变。山下悟说,他那个时候开始觉得,各大洲的差异并沒有想象中的大,一本国际化的杂志需要在平等的状况下展示各地创意人的个性。所以,他将Logo由立体改成平面的,也将杂志的个性和锋芒表现在内容和内页的设计上。而在杂志的人员构成上,他也未作过多的调整,依然保持原有的小工作室的状态,编辑部里一直只有一位艺术指导、一位主编、两位编辑、一位平面设计师、一位网页设计师,当然,每期会有不同的供稿者,以及编外的翻译和校对。在山下悟的理念里,这是一个杂志社最好的状态,不然就很容易产生分歧和矛盾。杂志的人员变动也一直不是很大,虽有前主编蜂贺亨来了又走的状况,但对杂志风格的影响甚微。

        山下悟也承认,《+81》在内容和设计上,和其他日本杂志相比少了很多日本性,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一种世界性。缘由其实很简单,《+81》要做的是一个对全世界的设计师艺术家而言都公平的平台,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和区域,只要作品符合《+81》的标准就有机会出现在杂志上,而日本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杂志已经做到了第50期,现在每期的发行量为40000本,国际读者已经占到40%以上。这是任何一本日本杂志都沒有达到过的数量。它的使命,已经不单单是传播和展示日本文化,而是记录整个人类的设计、艺术、文化历程。

        随着杂志影响力的增加,《+81》在著名的秋叶原附近的末广町开设了一个空间叫“+81画廊+实验室”(+81 Gallery+Lab),展示杂志曾报道过的设计师或艺术家的作品。这是山下悟尝试的一种新型的杂志展示形态,杂志除了捧在手里慢慢品读以外,还可以置入空间里和读者做到互动。当然,这个空间也展出和代理其他新锐设计师、艺术家的作品。与此同时,杂志还每年举办一个设计论坛“Tokyo Graphic Passport”。2009年第一届论坛邀请到了世界各地最为活跃的杂志的艺术总监或总编辑、出版人在《+81》的号召下汇聚一堂。刚刚在2010年9月底结束的第二届论坛则将议题放在了世界范围内的摄影、插画、动画图像等新兴的设计领域,秉承了《+81》一贯的走在世界设计与艺术潮流最前沿的作风。

        虽然在表面上,杂志并未明显受到新兴的网络媒体的冲击,但山下悟已经在主动寻求新的出版形式。他说,他是一个永不会落后的人,也从不会到了迫不得已才想做出改变,新媒体是一个趋势,为什么要选择抗拒?《+81》的apple apps(可在iPhone、iTouch、iPad上看的杂志)即将面世。不过,他也强调,纸这个媒介有其独特性和无法取代性,他相信《+81》杂志会一直存在。

        (摘自《奈良美智》,吉林出版集团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定价:3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