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人文频道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1年03月01日 星期二

    网络问政与政府善治

    汪冬莲 《 书摘 》( 2011年03月01日)

        网络民意“借网出海”

        网络问政,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体制内的行政机关、政府部门通过网络问政于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同时普通老百姓(网民)通过网络反映问题、提供民间智慧。

        严格说,自从互联网落户中国,网络问政就一直存在。但在2007年以前,网络问政即使存在,也是零星、分散的,基本处于无意识和原生态。从2008年开始,网络问政有了极大的飞跃,不仅表现在网民积极热烈地通过网络反映民意、阐述民智、汇集民情,而且官方也对网络民意空前重视,一些地方甚至制定了规章规范问政渠道,督办问政结果。2008年由此被称为网络问政元年。

        网络问政是2009年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人民网总裁何加正在2010年召开的一个论坛上认为,有关数据表明,网络问政是2009年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之一,同时也正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一种新途径。何加正同时透露,此前,人民网联合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9%的网友认为,“网络问政”是党政官员了解民意的有效方式,对“网络问政”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充满期待。2009年5月再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辞典》,收录了一个新词条:“网络反腐”。

        互联网已成为民意与中南海互动的直通车。“网络问政”在中国的发展,出乎很多西方人士的意料。多年前,西方有人提出“中国崩溃论”,一个依据就是,中国将无法承受“互联网之重”。但是,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出现像这些人所预期的那种变化,相反,它更多的是拓展了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空间,化解了诸多矛盾,加强了社会舆论的监督,促进了廉政建设,从而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中国的最高领导层也积极通过网络问政创新民主形式。温总理两度在两会前夕走进新华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与中南海互动的直通车,因此,有网评人形象地形容,很多民意是“借网出海”。

        政民互动:上访变上网

        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地网络问政水平参差不齐。创办于2006年的“地方领导留言板”是人民网近年着力打造的品牌栏目,据人民网统计,截至去年12月中旬,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已有网友留言42万条,38位省委书记、省长,九十多名地市级领导公开回应网友留言,七千多项网友问题得到落实解决。到2009年8月,山西、云南、河南、安徽、天津5省市在当地出台规定,明确对人民网等“地方领导留言板”留言的回复办理制度。另外还有广东、湖南、山东等省份正在制定留言回复办理制度。“地方领导留言板”自创办以来,已有三百多位副部级以上官员做客人民网,与网民在线交流。

        网络问政水平与主政者的网络意识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的网络问政水平,与各地的经济水平并不一致,甚至与各地的网络普及程度也不完全对等,主要取决于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同志的网络意识和执政策略。

        网络问政发展较好的,典型的有广东和江苏。江苏省不少地市网络问政工作做得很好。江苏常州网友在常州论坛发帖称该市环保局长不作为,必须引咎辞职。2010年3月11日,常州市环保局通过网络发帖对名叫“认真”的网友发动“人肉搜索”。3月15日,该网友来到常州市环保局,环保局长向他送上了该市首笔2000元“网络监督奖”,以此感谢他对常州环保工作的监督。常州此举,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0年第一季度推出的惟一的一个网络问政实践推广奖。

        网络问政发展得较好的,代表性的有江西、安徽等。江西总共有99个县(区),目前已有六十多个县长书记在江西文明网建立了实名博客。针对网民反映的各类问题,不少县长书记专门发出《督办单》,有网友因此戏称博客为“第二信访局”。2008年下半年,江西省专门开通 “问计网”。重大事项先在网上“问计于民”,在江西成了一种执政制度。江西网络问政发展迅速,与省委书记苏荣的大力推动不无关系。苏荣认为,“研究熟悉网络,善于运用网络,学会用网民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开展网络交流,是现代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

        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将领导干部上网比做现代社会的“微服私访”。“因为可以在不声不响中了解到很多情况,避免了前呼后拥却看不见真实情况的问题。”以该省宣城市为例,自从2009年4月l日开通政民互动网络平台以来,全市进京上访数量同比下降了70.3%,去省上访人数同比下降了59.3%。“以前老百姓有问题是要找市长,现在只需要上网发个帖子就可以。”“形象地说,就是让老百姓上访‘变’上网。”

        对网络问政的不同态度导致不同执政结果。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和领导对网络还存在着某种抵触和反感,感叹没有互联网的日子真好。当政者对网络问政的不同认知态度会导致迥异的执行水平。江苏省镇江市鼓励网民在当地的论坛上提出对于政府市政的一些意见。虽然意见不是很尖锐,可能是涉及一些民生问题的意见,但地方政府比较明智,它就是一个最短的修正决策、听取民意的路径。这就避免了像山西黑砖窑事件那样,路径非常漫长,拐了很多弯。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是从河南的大河网发帖,400位父亲的泣血呼吁被转载到天涯,天涯置顶之后引出了四位政治局常委和一位政治局委员的批示,中央派出多个工作组,然后变成山西全省解救被奴役的劳工、整顿非法用工的专项行动,最后又落回到山西洪洞县,这个路径太漫长了,政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作为网民人数最多的省份,广东在网络政治文明的构建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头。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些地方习惯公权独大的“舆论导向”压制批评意见,甚至以“诽谤”领导人、“敲诈政府”、“敲诈法院”等罪名,抓捕网民、访民,与广东相比,不是一个境界,甚至让人怀疑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网络问政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推手

        人民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网民仍对网络问政的真正效果存在质疑——在回答“您相信官员通过网络回复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吗?”时,选择 “不知道”的占5l%,选择“不相信”的占21%,而选择“相信”的仅占15%。这种不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政府机关对于网络留言的重视程度不够、处理不及时或者根本不处理。从全国来说,网络问政尚属星星之火,只在部分省份或一些省份的个别地区得到推广。网络问政推进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地主政官员对互联网的认识,对网络应用的熟练程度。云南是一个不发达省份,但自从有了一个对网络运用极为熟稔的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云南的很多工作都比同为老少边穷的邻省更加主动,此次抗旱救灾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向云南就是例证。

        早在2008年,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就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过:互联网是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较量的战场。今天,不上网、不重视网络建设、不会利用网络的领导,不能算是一个现代化的领导。作为地方领导干部,除了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外,我们还要养成上网的习惯,让上网成为我们的“第五习惯”。

        互联网是成本最低、最便捷的政府和民众沟通渠道,今年以来,微博的风行更是为网络问政提供了更为直接、迅捷的沟通渠道。如果我们能切实把网络民意纳入到决策中,并以相关的制度将这种做法固定下来,那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每一个网民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意见的表达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全社会形成重视网络力量,政府建立健全收集、分类、交办、督查、反馈的网络问政链条,形成网上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长效机制,以此促进与网民通畅、充分、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将极大地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网络问政”可能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之一。

        (摘自《网络问政》,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11月版,定价:4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