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教育经纬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1年02月01日 星期二

    古代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值得借鉴

    任继愈 《 书摘 》( 2011年02月01日)

        科举沿革及流弊

        汉代开始废除诸侯割据的世袭制,采用选举制。由地方官员拔出一批人才,举报人才到中央,古代的选举制与近代由群众推选的选举意义大不相同。

        古代选举制,例如王氏家族选举李氏家族子弟到中央做官。李氏族又推选王氏族的子弟作为回报。众多势家大族之间长期互相推举、互相支持、互相利用,豪门大族结成政治集团,“门阀士族”由此形成。南北朝的王谢两大士族,互相援引,从东汉经三国魏晋南北朝,形成盘根错节势力集团。汉末三国时河北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并不是他们袁家子弟才学过人,而是凭借他们世代形成的士族集团势力。

        从汉到南北朝,几百年间,门阀士族拥有强大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势力。南北朝时期,南方北方王朝更替十分频繁,朝代是短命的。但门阀士族却安然无恙。历史发展需要统一,人民生活需要安定、温饱,不需要战争。隋唐统一了南北朝,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大国,顺应历史的趋势,符合百姓的愿望。中央统一政权为了培养选拔为中央政府服务的官员,必须找一条削弱门阀士族的政治垄断势力,选拔培养人才的途径,建立一种新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科举制,选拔人才不问家族出身,只要能治国安邦。会治理国家的,都可以应试,及格的可以得到重用。唐朝的高级官员,从宰相到地方官员,多半是科举出身的。此种制度,符合中国各民族统一大国的国情,行之有效,历宋、元、明、清,一直沿用下来。推行一千多年。明显的效益有以下几点:

        (1)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包括边远省区,规定各省区录取人员的比例,像贵州等,人口少,文化不发达地区也分配有一定的名额,全国士人给全国产生拥护朝廷的向心力。

        (2)定期考试,后备人才不断地补充,不忧人才匮乏。

        (3)国家规定《四书》、《五经》为教材。全国知识分子通过自学,国家兴办公家学校不多,大量的应考者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学习内容自学——或民办书院学习,只要考试得中,即可上升到官员阶层。

        (4)考试立法详明,执法严峻,主考官舞弊的,重的可判死刑。因此考试取得“功名”(如秀才、举人、进士)即可得到社会的尊重、认可。

        科举制度实行了千余年,其学位称号为社会所重视,有的皇帝也羡慕科举得来的称号,隋炀帝自夸,他如参加考试也会成为第一名进士。唐朝末宣宗皇帝羡慕进士的头衔,在禁中殿柱上题“乡贡进士李某”。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成风,上下糜烂,只有科举考试制度还算比较认真。鲁迅的家族曾因为科场舞弊受牵吃了官司,鲁迅的家境从此败落下去。长期的由科举出身升入仕途的视为“正途”出身。科举之中中过进士、被选入翰林院的,更是荣耀。左宗棠后来做了大官,功业与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齐名,当时被誉为“中兴名臣”。左宗棠为人傲气十足,只中过举人,对曾国藩也不甚服气,但他没有进士头衔,皇帝给他以“赐同进士出身”。他引为终生遗憾。

        这制度后来传到外国,世界上普遍认为英国“文官制度”是从中国科举制度移植过去的。

        科举制度的权威性,已被社会所认可。于是,为了考取“功名”而苦熬一生。另一方面,科举并不是绝对公平的,有人由于不合规范程式而被摒弃,像清朝大文学家蒲松龄,一直考到七十岁,还未考取举人。

        明清两代用“八股文”考试,考试题目主要出自《四书》,规定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应试者不准有自己的独立的新解释。《四书》的字句只有那样多,三年一考,几百年下来,差不多把《四书》的句子都出遍了。于是想出了“截搭”题,截取上句的末句,下句的首句一些不成句子的题。《红楼梦》第81回讲到贾宝玉第二次入家塾读书,老师出应试科举三道题,其中一个题目为“则归墨”,这是《孟子》中“今天下之言不归易则归墨”一句完整的句子,截去上半句“今天下之言”,“则归墨”是下半句,题目就不通,偏要教应考者“代圣贤立言”写出、讲出有道理来的文章,岂不荒唐!吕留良曾写过一篇《真进士歌颂黄九烟》嘲弄明朝三百年来科举取士的弊端:    ……进士尔何能,能作八股耳,其中并多不能者,一行作吏无须此。三百年,几十科,科数百人印累累,如今知有几人名?大约尽作蝼  死。人言蝼   可怜虫,吾言凶恶过虎兕,谨具江山再拜上,崇祯夫妇伴缄贶。[自注:崇祯末,有人书一仪状云: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二人,奉申贽敬晚生文八股顿首拜。亦愤时嫉俗之言也,贴于朝堂]

        弊病在于政府规定“代圣贤立言”上,把应试者的思想禁锢死了。八股文有罪过,科举制度不能负责。

        当前人才培养方法与需求的矛盾

        “四人帮”粉碎以后,我国恢复了学位制度,开始培养自己的硕士、博士,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1978年招收的硕士生,1982年招收的博士生,现在有的成为各学科的骨干。近年来,各校招生的名额不断扩充,教师和学校为争取建立博士点,布点过多过滥。我们的工业产品量多,但缺乏领先的拳头产品。我国已成为生产钢铁的大国,但还不能算钢铁强国。我国手机产量在世界领先,但关键技术没有知识产权,仍处于弱势。文化精神产品也有类似的情况。有的博导带十几名二十几名学生的,一年招二、三十名,三年累计同时在读的则近百人。也有的学校由一著名导师的名义招徕的博士生,然后分别交给一些青年教师分头去培养的,势必造成成绩下降。   

        研究生入学后,本来要求读些必读的书,三年时间内用来专心学习已经够紧张的,现在不是把充实学识放在首位,而是要求在校期间每年必须发表论文,还要发表在规定的某种等级的刊物上,不照办,即无法毕业。研究生入校后,第一年大部时间用在外语上,博士生还要学第二外语,这要花费较大的精力才能过关。研究生的最后一年,大部分时间为自己联系工作单位,主要精力来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为了在刊物上争取发表文章,难免要拉关系,找门路,有的导师用不正当的手段保护自己的研究生。商品交易之风污染了教育界这块净土。人们常说应当刹一刹学术浮躁风,但我们的一些制度助长了浮躁风,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国家图书馆设有“博士生文库”,专门收集储存我国的博士生论文。按年代顺序排队,发现各学科论文水平逐年在下滑。如果有人有兴趣,可以用这些资料作进一步的研究。

        当前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的成效,优劣相差不可以道理计,有些水平低的博导给水平高的博导当学生,还未必够格。授予学位,国家有统一标准,但各校有自己的土标准,执行起来宽严标准不一。取得学位后,它的头衔在社会上流通价值却是同等的。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答辩委员中必须有外单位及外校的委员参加。有一次某大学答辩委员会上,有一位外地请来的答辩委员一连问了一位应试者好几个问题,该生一个也答不出。这时该生的导师坐不住了,指着从外校聘请来的委员大声呵斥道:“你这是考他,还是考我?给他过不去还是给我过不去?”

        也有学校招收“在职博士生”,有的博士研究生派秘书代他上课,也有根本不到校上课只来拿文凭的。不少名牌大学就是这样干的。当然这类博士生拿到的文凭是真的,博士头衔名不副实。各大学招生和培养博士生标准不一,招生的一方和应试的一方各有所图,各得其所。

        当前研究生培养方式面临困境

        为了改变目前研究生培养的混乱无序,国家应当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古人实行的科举制度采取其合理部分参考、借鉴。

        (1)培养研究生,学校只发给在校学习年限的及格证书,各校不再授予学位。研究生可以报“国家博士”(姑用此名)考试,一次考试不中,还可多次再试,只是在校学习的时间不能延长。

        (2)各校不再设博导。大学教师按道理每一个教授都应具带博士生的能力。我们常说“与世界接轨”,外国的教授名片从来没有“博导”字样。我们的“博士生导师”称号就没有与世界接轨。

        国际上“博士后”是博士生毕业后短期待业的工作站,并不是比博士更高的一级学位。不知何时“博士后”在中国变成了高于博士的一级学位。某大学有一位博士生导师,申请北京某科学院的“博士后”,他同时在“博士后”期间招收了一位博士生,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有的学校规定接收博士的导师工资待遇比不带博士生的高,于是争着当“博导”,多招多带博士生。有的导师与学生长年不见面,见了不认识,叫不出姓名。多招博士生,校方可以由上级多领经费,学校乐得多招。

        外国留学生到中国读书学费收外汇,有的学校也尽量多收留学生。现在有些留学生汉语未过关,也能毕业,得学位。中国学生在外国留学,听不懂课,不能参加课堂讨论的,不可能得学位。国外也有花钱买毕业论文的,是少数学校,这另当别论。

        设立“国家博士”

        为了补救目前国家高级专业人才短缺。把培养博士生的权力由国家统一掌握。设立“国家博士”学位。这种新型专业人才要有广博的文化素养。

        国家博士,要经过全国公开选拔,分初试及复试两级考试。初试不分专业(文、史、哲、经、数、理、化、工程技术)都要考政治、历史、文学、国文(含写作)、外文(含写作)。总之,考试范围应当具有现在一个高等知识分子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初试不及格,不得参加复试。复试考包括广义的专业知识和狭义的专业知识,有的专业还要加试动手操作能力。这样资格选拔出来的人才,将是金字塔型的,而不是细竹竿型的专家。

        “国家博士”为应试者敞开大门:(1)大学硕士博士资格的毕业生。(2)有专业著作的。(3)有五年工作经验证明的(包括进城打工的民工)。(4)有专家推荐的。

        具有上述四项条件之一者均可报考。不受年龄、性别、民族、国籍限制。海外爱国侨胞也可以参加。一次不中,下次再考。

        这样,可避免当前千军万马共挤一座独木桥,也不会一考定终身。让孩子们过上快乐的正常生活。让下一代人更能健全,更有生气。大街上再也看不见十来岁的孩子一半以上带着近视眼镜,背着十几斤重书包上学令人心疼的场面。

        科技创新人才不是靠灌输训练出来的,而是靠每个人自学成长的。灌输教育堵塞了青年的思路。升学考高分,大了未必成才。有创造性的人才是自然涌现出来的,不可能批量生产,批量成才。建国五十多年了,博士生,大学教授多以万计,自然科学没有培养出一个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根本原因是没有给青年以自学的机会。只学了一些从老师那里、从书本上贩来的,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加工的锻炼。

        为了给广大青少年广开求学门踟,大学数目不要再增加了,也不要再扩招了。国家财政加大普教的支持力度,办好各省市图书馆、博物馆和科学馆,把办大学的钱分出一部分拨给图书馆、博物馆和科学馆。今后博物馆或科学馆要增加物理、化学、生物、力学等实验室,设备要年年更新,使人人有机会进馆实验操作。图书馆、科学馆员不只会管理,而且具有中学学校专业辅导的能力。广开自学成才之路。把传统选才科学制度充实以现代化的新内容,应试教育没有市场。

        鲁迅曾大喊“救救孩子”,我们可以补上一句“救孩子,先救救教育”。

        图书馆、博物馆人人可以进:在职的、在校的、业余的、无业的都可以自由利用。科学馆的实验要取一定的成本费(如实验药品、设备损耗费、图书资料复印费等)。即使收费,总比上大学花费要少得多,使受教育的机会更趋公平合理。受教育权本来也是公民应享的权利。靠减免学杂费,贷款上学只能解救少数人一时急需,受益者毕竟有限,难以使人人机会均等。

        18、19世纪,列强在全世界争资源,争土地,进入21世纪,列强争资源以外,还增加了一项掠夺的对象技术人才。智力开发可以用很少的投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人才智力都是资源,是开发不尽的智力资源。为国家培养合格优秀人才不光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增强国力的根本措施。

        国家培养尖端人才,培养硕士生、博士生,是国家的百年大计。在激烈竞争的当代,我们疏忽不得,也疏忽不起。

        从近处着眼,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关系到学风的邪正;从大处远处着眼,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关系到国家兴衰,不可等闲视之。

        科举取仕制度关系到建国、强国的大业,建国治国的人才均从此出。

        古代最高级的考试称为“殿试”,皇帝亲自主持,并批准录取名单。每三年一考。每届少的时候不下两百名,多时二三百名不等。现在我国人口已达13亿,应当相应增加,但也不能过多,特别是第一、二次招考时,以200名上下为宜。

        针对当前培养博士生困境,应当提高考试规格,由国家主席主持开幕典礼。我们颁发国家高级贡献的专家,有特殊成就的英雄模范时,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主持。国家考试比颁大奖更为重要,任命主考委员及监察委员,每三年一届。由于我国地大、人多,初试分别在中央直辖省市、自治区进行,复试在北京举行。

        如果主管部门经过考虑,认为这种改革牵连甚广,要经过周密准备方可推行。还可以采取另一种简便易行的政策,各学校、科研机关,可自行颁发硕士、博士证书,这种证书只代表该学校或单位,不具备全国通用的资格。同有硕士、博士称号,各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含金量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各校为了维护本单位的声誉,他们总会尽力争取做好,不会做砸自己品牌的蠢事。政府收到“无为而治”的实效,比现在政府既承担了管理之名,而没有达预期的效果来,还是划得来的。

        (摘自《任继愈谈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10月版,定价:4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