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社会广角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0年12月01日 星期三

    一个日本留学生眼中的中国社会

    [日]加藤嘉一 《 书摘 》( 2010年12月01日)

        中国人的恋爱表达方式

        在我眼里,北大学生们在恋爱上的激情绝不亚于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总是以校园为中心,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解决,住在学校收费低廉的宿舍里,这是中国大学生的典型生活方式。对于像我一样的日本人来说,这非常新鲜。我的同学一般在晚上九点以后回到宿舍与同屋聊天,晚上十一点熄灯后就睡觉了。北大的本科生一般住在四人一间的宿舍里,在这里已经谈不上私生活了,更像是相互监督。而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最大的“私”应该是谈恋爱,就只好找别的办法了。

        睡觉的地方原本是私密空间,爱情这样私密的事情原本应该发生在私密空间里。于是,学生们只能在校园的某些角落营造双方的浪漫空间,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表达爱情的高调姿态着实令人钦佩。恋人们会尽量选修同一门课,然后一起上课,一起下课。在没课的时候,两个人会找个空教室一起看书,而且基本上每顿饭都在一起吃。在公共场所,两个人会始终自在地牵着手,甚至拥抱亲吻。青春的灿烂,美好的时光……

        中国人开放的爱情表达方式不仅发生在北大校园里,在北京的街头、公交车、地铁、商店、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也很常见。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里,过着忙碌有序生活的人们毫不隐藏,看不出任何害羞之情,他们会大胆地拉手、拥抱和亲吻。作为一个日本人,因为害羞和内向的民族性格,让我实在无法模仿中国人的行为。     除了恋爱和感情之外,北京居民也在公共场所扮演着大胆开放的角色,有着近乎毫不客气的姿态,最吸引眼球的还是人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表现。地铁对我来说已经成了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文明的最佳场所之一。每次在地铁上,我都积极观察周围的乘客,每次都有新发现。在北京的地铁里,有些乘客会抢占座位,大声喧哗,甚至毫无顾忌地吃东西和打电话,似乎这一切都很正常。我曾经在10号线里看到一位年轻女士很不高兴地坐着,突然又打开手机开始播放音乐,她也不戴耳机,毫不顾忌会不会干扰到身边的乘客。周围乘客似乎也没有什么反应,可能他们觉得这无所谓吧。不时会有一些母亲带着小孩子上车,放任小孩在车厢中自由活动,甚至调皮捣蛋。有的小孩会大嚷大叫,甚至站在位子上跳来跳去。在这些母亲眼里,也许因为小孩子太可爱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溺爱他们,小孩几乎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

        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80后”

        我认识到日本年轻人的独立生存能力比较强,尤其是他们从中学走向大学这一时期内的独立生存和思考能力较之同龄的中国年轻人优势相对明显。这是我到中国以后,经过对中国学生长期观察后的发现。

        2004年,我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日语,经常有机会跟中国的中学生交流,这一平台让我更直接地接触了中国的青年一代。他们确实很聪明,做事效率很高,应试能力非常强。我相信他们只要保持如今的姿态,一定能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的舞台上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但是从“做人”的角度看,我又觉得他们的生活状态的确很成问题。他们长期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和高度紧张的状态中,还受到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其生活方式就是“只要学习好即可”、“努力争当三好学生”。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媒体,大部分时候只是要求学生们好好上学、好好学习、好好考试,而不是鼓励他们如何“做人”,比如说学习必要的社交礼仪、处理家务的能力等。难道把这些做人的培养过程忽略掉,换取上大学的资格,年轻人就会走好自己的人生吗?我绝对不相信,甚至认为结果正好相反: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这一点对一个人的人生来说似乎更为关键。

        但现实是,有些年轻人直到高中毕业,基本上还是一些只懂得学习和死背应考知识点、在爱情上懵懵懂懂、自私幼稚而不懂得跟人协作的小孩子而已。责任当然不在于这些年轻人,而在于家长和社会,往深处说还跟国情和时代有关。转型时的国情和变革中的时代只能让家长和学校强迫孩子学习再学习,而不做其他事情。这一问题当然要三七开了,70%是正确的,剩下的30%意味着有待改进以及对不确定未来的希望与信心。

        我在中国待得最长的地方无疑是北京大学。在北大,我也遇到了许多人大附中考上来的大学生,很多就是我以前教过的学生。在北大的所闻所见,让我有机会对中国的青年一代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

        对中国的一些中学和大学有一番粗略了解以后,我觉得中国的大学教育基本上相当于发达国家高中阶段的教育。当然,我无法否认大学学习的内容更加专业,也无法否认中国大学的师资水平越来越具有国际水准,学生生活的自由度和弹性更加宽松了,并且大学还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初级阶段,所以,大学与高中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学习阶段和生活环境。在学习的姿态和方式上,我觉得,即使北京大学那些优秀的大学生,他们有些基本上仍然以听课、背书、应考为中心。我发现,一些老师和学生都很被动,似乎各忙各的,给人的感觉是,老师和学生都是在“为了上课而上课”,学生则是忙于应付点名,讨好老师;一些老师也有自己的想法:“我本来不想给你们上课,想做好我的研究、写论文,但没办法,不上课就只好被开除。”因此不断忙着开会、出差,还有应酬。一些中国的老师和学生之间似乎形成了明确而死板的默契,至少在北大,有些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这种“冷静”的关系,绝不热情(当然,也有例外,有些老师做得确实很好,很无私,全力以赴地帮助学生,成为学生的人生恩师,我在北大也遇到过这样的老师)。有的学生平时不怎么学习看书,觉得“高中期间上课已经够令人疲倦了,大学就随便上,反正通过考试,写好论文就OK了”。我相信,北大学生应考的能力绝对“一流”,除非有特殊情况,不会考得太差,他们是背书天才。在这一点上,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大学生都无法企及,因为这是中国的国情与民族性造成的。

        不过,在这种环境之下,这些在高中阶段就无法做到积极主动思考的大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吗?我很怀疑,大家更多的是看着同学的动向和老师的脸色行事,然后决定怎么写,怎么说;也以此来决定是申请出国、找工作,还是“保研”。很少有年轻人能够由衷地出于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违背大家既有的默契,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我看来,许多学生很不幸,他们的人生完全被家长、老师、同学、大环境、国情等错综复杂的因素“没收”了。我再重复一遍,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责怪这些学生,因为他们是无罪的,而更应该反省的是家长以及跟社会教育相关的人士。

        中国社会的“稳定压倒一切”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有稳定因素和不稳定的因素,每个国家和社会都需要稳定的局面。它不仅是政治家宣传的口号,也是普通民众的真心渴求。来华之后,我也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听到了中国人对“稳定”的无数次呼吁。许多有识之士反对西方强迫中国推进所谓的民主。他们反驳说,当今中国稳定压倒一切。我个人也觉得稳定对今日的中国特别重要。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稳定”对中国来说到底是现状还是目标?我自己认为两者都是。

        “发展中国家”这一称谓不免带有轻视,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社会稳定程度不高。我们知道,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群体性事件频发,还有一小部分发展中国家连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也无法保障,国内民族与宗教冲突十分激烈。

        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在世界各国陷入金融危机的困境下,中国坚定地宣布“中国要保八”。政府的坚定给了中国人民渡过金融危机的信心。因此,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希望达到的目标就是“稳定”。我们可以说,对于中国的决策者来说,稳定也是目标。

        不过有趣的是,我问过一些中国朋友(大部分是一般老百姓,不包括知识分子),“你觉得中国社会稳定吗?”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朋友都回答说:“中国社会很稳定啊!”我有些惊讶,一直以为“稳定”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是目标,特别是对中国的决策者而言。看来,中国的决策者跟普通老百姓在对“稳定”的认识上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实属正常,毕竟两者的立场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对“稳定”的认识自然就不同了。

        我曾经认真思考过这种差异,觉得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三。第一,中国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老百姓都清楚中国GDP数据,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社会的稳定;第二,一般老百姓较多地关注私人生活领域,对整个社会发展不平衡则认识不足。比如说,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互不关心,觉得其他人的生活离自己很遥远。只要自己的生活还算稳定,就会觉得社会比较稳定了;第三,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控制比较严格,因此媒体报道、学校教育、政治宣传都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因此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自然就从老百姓脑子里消失了。

        (摘自《中国,我误解你了吗?》,华文出版社2010年8月版,定价:36.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