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1942年1月10日日记《本星期预定工作》第一条云:“对德运动倒戈工作之进行。”次日日记《预定》栏第六条云:“派齐焌赴瑞士。”1月14日日记云:“运动德国军队倒戈计划应告知罗斯福总统。”怎么回事?1942年年初,中国抗战正处于艰难时期,蒋介石怎么会将手伸到欧洲,管起推翻希特勒政权的事来?
日记中提到的齐焌,曾留学德国。1937年6月,随孔祥熙、陈诚等访问德国,订购军火,受到孔的倚重。1940年7月,和桂永清一起被蒋介石派往德国,任驻德使馆武官,对外则以“经济专员”的名义活动,在德国军事、经济两界结下广泛人脉。
德国内部反纳粹力量求助于蒋介石
1940年9月,齐焌到达柏林,继续结交德国军政两界人士。1941年初,蒋介石本拟召还齐焌,但驻德大使陈介却不愿放人,致电蒋介石称:“数月来,与各方面联络探访,深资臂助。若遽召还,恐启德方猜疑,且资敌方快意,并使经济界之为我奔走关怀者绝望。彼此重要时期,以暂留为宜。”
齐焌联系的主要人物之一是军火商人克兰。1934年1月,克兰在柏林与塞克特上将、国防部长柏龙白、经济部长沙赫特等组织德国工业产品贸易会,简称“合步搂”,从事对华军火贸易,任经理。1939年9月,德军进攻波兰,挑起世界大战。在此前后,德国内部逐渐形成了一股反对希特勒政府的内外政策、特别是反对其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力量。克兰是商界代表性的人物。
齐焌联系的另一人物是内阁部长沙赫特。沙赫特,经济学博士。1916年,任德国国家银行董事,1923年任总裁,受命拯救德国货币危机,获得成功,被誉为“金融怪杰”。1934年8月,任希特勒政府经济部长。1937年,因反对希特勒和戈林的过度军备支出政策辞职。1939年被免除德国国家银行总裁职务,但仍保留内阁成员的虚衔。他反对德、意、日三国同盟,主张对华友好。
齐焌联系的第三位人物是德国国防经济厅厅长托马斯。他认为进攻波兰将触发世界大战,德国的原料和粮食都不足以支持这场战争,因此,坚决主张“把希特勒搞掉”。
以上三人都主张对华友好,反对希特勒的战争政策,形成“三人组合”。特别是托马斯,他既坚决反对希特勒的战争政策,又在军内联系广泛,是反希特勒派别的中坚力量。
“三人组合”向齐焌透露反对希特勒的密谋是在1941年。当年4月,沙赫特偕夫人到瑞士旅行,与避居当地的克兰商定,希望蒋介石派宋子文自美国到瑞士商谈。同年5月15日,克兰约齐焌到瑞士会面。克兰告诉齐焌,已在德国国内秘密联络大量“友人”,准备将来组织新政府,改善国际外交。29日,克兰派其原私人律师爱尔哈特上尉自柏林到瑞士与齐焌继续晤谈,长达8日。爱尔哈特称:将来,德苏大战必不可免,德军上下将领均对国社党当局严重不满,反对政府者大有人在,均正秘密进行中,以备将来有所作为。“国内友人”希望克兰先生代表德方,认真寻觅国际路线,沙赫特博士、托马斯将军均请克兰转托蒋介石,“负责代德国友人与罗斯福、丘吉尔取得相互间的谅解与联络”,至于“德国内部如何解决,一般友人自有办法”。爱尔哈特要求齐焌立即飞赴重庆汇报。事后,齐焌即电告蒋介石,要求返渝,得到蒋的同意。6月9日,齐焌返回柏林。12日,再次会见爱尔哈特上尉。爱尔哈特当时在托马斯将军部下工作,充当托马斯和克兰之间的联络员。他建议齐焌尽速会见托马斯和沙赫特。此后,齐焌即在柏林紧张活动。
通过一系列秘密接触和商讨,齐焌已经掌握了“三人组合”反对希特勒的基本情况及其计划。
德政府于7月1日宣布承认汪伪,中德随即绝交。2日中午,托马斯及沃尔夫公司经理普朗克博士邀请中国驻德大使陈介午餐,对两国绝交表示“至为遗憾”。饭后,托马斯私语齐焌:吾人所谈之事,现在更应进行。他要齐焌与克兰详细商讨,早日动身。
7月3日晚,齐焌离开柏林。4日到瑞士。6日再赴柏林,7日会见托马斯,托表示,中德两方友人切不可改变友好关系。他甚愿不久后到瑞士一行,与克兰晤商一切,必要时,克兰应亲赴重庆。托马斯估计,德军的对苏战争必将胜利,将来共产主义的俄国将不复存在。当晚,齐焌再次离开柏林,8日到瑞士,与克兰详谈。克兰表示,现在希特勒、里宾特洛甫承认汪伪,中国更应全力帮助(我等),反对希氏。他说:“我虽德人,但常以中国利益为念”,希望蒋介石“勿置德国对委座最忠实之老友于不顾”。他希望蒋介石能委派大员与齐焌到欧一行,在瑞士与德国方面的“要友”商量,而且可以就近赴英,与顾维钧商量,加派人员在欧活动。他并提出,希望蒋介石能提供他和夫人的中国护照,以便必要时经美来华。
此次谈话,克兰向齐焌透露了若干最重要、也是最机密的内情:德国国防军中有十余位元帅,连同老友莱谢劳将军在内,内心都对当局至为不满,但莱谢劳是希特勒委任的元帅,不可能轻易举旗政变,因此将来的领导人会是其他人。爱尔哈特上尉曾建议,以戈林为政变时的临时元首,克兰表示不赞成,因为戈林的罪恶并不少于其他纳粹分子。克兰并称:托马斯是现役大将,柏林武装警察司令达律格将军等都参与密谋。他表示:“事之成否,全赖委座同意,相信罗、丘两氏亦聪明人,未见不予最严重之考虑。”通过谈话,齐焌了解到,在德国军队中反对希特勒的力量已经相当庞大。
在谈话中,克兰要齐焌转告蒋介石,中、英、美三国之一不得单独与任何轴心国家成立停战协定或和平协定,以免中日人之计。
早在1938年至1939年之间,德国国内、军内就逐渐形成反对希特勒的派别。其中一部分人熟悉西方,他们既希望“搞掉希特勒”,又希望在建立没有希特勒的新德国后能与英、法平等相处。这一部分人曾通过几条渠道和英国人,包括丘吉尔、艾登联系,也有人和在瑞士的美国战略服务处的艾伦·杜勒斯联系。另一部分人则亲华,希望通过蒋介石与美国、英国建立联系,得到美国、英国的保证。克兰、沙赫特、托马斯的“三人组合”就是这一部分人的代表。
蒋介石决定派齐焌赴欧,联络德国反纳粹力量
齐焌摸清了德国内部反纳粹力量的情况后,即向蒋介石申请归国汇报,蒋批准。7月14日,齐焌致电蒋介石,告以此次返国,“事关德国国内演变情形及国际大局,信其极为重要”。月底,齐焌到达纽约,将上述情况向宋子文做了通报。约在10月上旬,回到重庆。
齐焌在回国之前,已于7月15日在瑞士写成《机密报告》(一)。回到重庆后,又陆续写成三份机密报告。虽然蒋介石于10月28日召见齐焌,但在上述《机密报告》中,齐焌向蒋介石详细地陈述了德国内部反纳粹力量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们对蒋介石的要求,“请钧座接受此项伟大问题,恢复世界和平,救德民出永久战争。”具体要求是,请蒋介石“委托人员一人,代为向英美领袖人物(接洽),以期获得相当保证,再求进一步联络。”报告送呈后,暂无回音。
齐焌回国后,克兰一直焦急地等待消息。10月25日,克兰自瑞士致电齐焌, 11月18日,齐焌将克兰来电呈报蒋介石,意在促蒋做出决定。
齐焌提供的是极为重要的情报,但蒋介石一直在思考,没有立即作出决定。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局势的变化使蒋介石立即亢奋起来,迅速采取一系列对策。
12月8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常会上讲话,提议太平洋反侵略各国应立即成立正式同盟,由美国领导。当日下午,蒋介石约见美国驻华大使和苏联驻华大使,同日晚,又召见英、美两国驻华武官。
12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文告,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宣布对德、意处于战争地位。
克兰等人仍在焦急地等待齐焌和中国方面的消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克兰再次致电齐焌,希望早日获得中国方面的“谅解”,以便进行,同时希望电汇2万美元,请蒋介石“并予协助”。由于日美开火,蒋介石似乎暂时无暇积极讨论德国问题。同月18日,克兰再电齐焌,表示“友人等仍盼继续努力,代为进行”。
正是在克兰等不断来电催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的状况下,蒋介石终于在1942年1月做出决策,派齐焌赴瑞士,发动德国军队倒戈,并且将有关计划报告罗斯福。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上,蒋介石一向主张“先亚后欧”,反对英、美的“先德后倭”策略。他担心,盟国全力注意德国,将使东亚战局延长,日军即可利用当地民族的“反殖民”心理,反对英美,东亚战局将不可收拾。因此,尽管他认为“此时德国崩溃,于全局非利”,但是,权衡之下,他还是向瑞士派出了齐焌。
齐焌赴欧,转报反纳粹力量的举事时间和条件
1942年3月,齐焌奉蒋介石之命到达瑞士,以该地为基地进行工作。之所以选择瑞士,一是因为瑞士与德国邻近,交通方便,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当时德国内部的反纳粹成员不少人聚居该地,联络方便。
齐焌1942年8月31日发回电报告: “9月初旬可获新消息”,“报告前面呈重要事件之进展程度”。
希特勒进攻苏联,初期进展顺利,但是逐渐受到苏军的顽强抵抗,德军失败连连,德国内部矛盾加剧,一方面德军高级将领与希特勒发生争执,迫使希特勒不得不让出部分军权。另一方面,德国人民对希特勒的怨愤也在增加。有关情况,齐焌不断向蒋介石和宋子文通报。
当时,英美方面对战后德国提出了许多严酷的条件,反纳粹力量不愿接受这些条件。电称:
探报重要友等,仍盼推翻希特勒,彻底消灭纳粹党及主义以后,德国获国际平等地位。然最近英、美对处置战后德国种种表示,例如无条件投降,长期解除军队,监视教育,改革德国民精神,英美派员掌握敌方行政等,能否办到且无论,结果即武力占据德国一二十年之久,等于殖民地待遇,德人此种忧虑甚(重),愿早日改革德内政,本民主精神,平等自由,求国际合作之友(人)等工作甚感困难。
齐焌担心:“英美倘坚持此项苛求,则未来德国新政府,亦有宁与苏俄彻底合作,不愿沦为英美殖民地之可能,似应注意。”据德方资料,反纳粹分子当时对西方的要求是:在他们逮捕希特勒并推翻纳粹政府后,盟国就同德国媾和,与非纳粹政府谈判一项体面的条约。如遭拒绝,就转向苏联。德方资料和齐焌电所云,完全一致。
显然上电所云,都是德国反纳粹力量与齐焌交涉的内容,也是反纳粹力量希望通过中国取得的国际保证。蒋介石理解他们的意图,于接到齐焌的电报后,立即致电时在白宫访问的宋美龄,要她转告罗斯福总统。
宋子文也接到了齐焌的上述电报,齐焌还报告说:希特勒已经决定今春对苏继续取攻势,击溃苏军占领莫斯科。希特勒坚信,德、意在突尼斯能支持到今秋,从而将英美联军对欧洲大陆的总攻击延至今年底或明年初。而德军中的反纳粹将领认为,德军对苏联的进攻必遭挫折,至多勉强招架,苏联大反攻,德国民众及军队对希特勒及纳粹的残余希望尽失,届时将是反纳粹力量的举事之时。电称:
友等认为彼时方可有把握,不必终流血,短期内痛快解决,并认为此种事件之开始,当在今年6月,但大局演变莫测,友等亦不能预定确期。然于6月起,最近将来动作之期不远矣。
1941年沙赫特在会见齐焌时,就曾预言,反纳粹的举事时间在当年6月,现在则推迟到1943年6月了。这一年,反纳粹力量确实有所动作,不过,造成巨大影响的举动还要等到1944年。
德国军队中的未遂政变
克兰、沙赫特、托马斯最初希望在国内外、军内外的压力下,能够迫使希特勒“退职”。其具体计划是:在东线和西线的高级司令官按照预先约好的暗号,一齐拒绝作为总司令的希特勒的命令,借以制造混乱局势。在此情况下,前陆军参谋部总参谋长贝克大将立即依靠驻守柏林的部队,夺取政权,解除希特勒的职务。不过,他们很快认识到,这是一种幻想。1941年秋,陆军中有部分年轻军官提出:“杀死希特勒是最干脆的。也许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于是,便有种种暗杀计划的提出。据德国资料,反纳粹密谋分子进行了不下六次暗杀希特勒的尝试。其中有一次,他们在希特勒乘飞机巡视俄国战线后方的时候,把一颗定时炸弹放在他的飞机里面,只是因为这颗炸弹没有爆炸,密谋才告失败。
希特勒的大本营设于德国腊斯登堡的“狼窝”。1944年7月20日,陆军上校冯·施道芬堡将定时炸弹安放于希特勒报告的会议桌一侧,准备在炸死希特勒后,立即宣布暗杀成功,切断通讯线路,在柏林的反纳粹分子立即接管首都,占领广播电台,宣布新政府成立,以贝克任国家元首,维茨勒本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戈台勒为总理。但是,由于偶然的原因,爆炸仅使希特勒受了轻伤。政变失败,在11个半小时内政变被平息。共处死4980人,逮捕7000人。
蒋介石在7月22日就确知德国发生政变,日记云:“本周倭阁东条已倒,德国希特勒被刺未死,敌方之命运失败在即,固为可慰。然而敌国败后我不能自强,则虽胜犹败,究有何益乎!因之焦灼更甚矣。”1943年4月7日,宋子文复电齐焌:“兹汇美金3万元计合瑞士法郎12万9千元,收到后,希秘密设法交克兰,最好取出钞票,分次交给,以免外间注意。”这当然不会是唯一的一次资助,在宋子文档案中,还可以查到其他资助的痕迹。由于克兰早已避居瑞士,因此,他逃过了希特勒的大逮捕。1944年12月28日,克兰曾通过齐焌致电蒋介石祝贺新年,电称:“元旦在即,谨此恭贺。敬祝政躬康泰,并热望中国民族自由战争早获胜利。鄙人惟愿意忠诚不懈,贯彻始终,追随左右,以期有益于中国。”可见,他逃过了劫难。
沙赫特、托马斯被捕后,囚禁于南提罗尔的下多夫集中营里,看守他们的秘密警察正打算将他们全部处决,5月4日,盟军的先头部队赶到,法肯豪森、托马斯、沙赫特等人成为美军俘虏。1945年5月7日,《纽约时报》发表有关消息,蒋介石得知后,于5月15日致电宋子文,要他向美方通报情况,予以解救。电称:
如此消息果确,应设法与美军部交涉,由中国保证其为〈对〉联合国家最同情之德人,且与我联合国甚多之协助。因彼等早已在其国内独持异议,作推翻希特拉运动之重要分子也。何如?请酌。
蒋介石的这封电报,意在为法肯豪森、沙赫特、托马斯等提供反纳粹的证明,以供盟军甄别。这说明,蒋介石对于有关情况是十分清楚的。
(摘自《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华文出版社2010年6月版,定价: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