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市场崛起,让更多留学生向往毕业后回国发展,然而教育资源全球化使海外留洋的学生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同是海归派创业,王思聪只能靠与大S娘家上演隔空撕B大战、骑狗上娱乐头条,汪滔却能靠无人机专利上《时代周刊》。王思聪是标准富二代,伦敦大学毕业回国,拿着父亲王健林五亿人民币创业“练手”;而汪滔却是港科大毕业后,在香港混不下去的技术狗,回深圳创办DJI(大疆创新)无人机公司,三年内市值超五亿美金,汪峰求婚戒指都要他家的无人机带着装B带着?飞。
说时下眼球经济,海归不过拼爹或拼干爹的一种形式,可偏偏有汪滔这种大神,在看衰海归的当下屹立不倒;但要是相信喝了洋墨水的就能头顶光环闪闪,那肯定就有大把王思聪之流,有钱任性闪瞎狗眼。所以,“留不留,怎么留”,似乎是继辛亥革命之后,第二次悬在新一代国民头顶的问题,不过这次已经和辫子无关。
“海龟”正在失去竞争力
中国经济崛起,早已成为全球常识。各路美剧大boss都走上了说中文的土豪style,马云在法国转一圈,萨科齐都要亲自接见,连八国联军也弃美投身亚投行的怀抱了,所以不管揣度着什么样的心态,全世界都正在紧盯东方这块飞腾而起的市场。无论何种领域,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都倾向学业结束后回国发展,即便不指望自己成为下一个乔布斯,但学学陈可辛,向往一下《中国合伙人》里的孟晓骏,赶上这趟经济大潮还是不错的。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留学正在这种转变下危机四伏。
首先,教育资源全球化逐步深入,“海龟”的竞争压力也在渐渐增大。近几年,内地学府在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的毕业生在全球的认受度也相应提升。另一方面,虽然海外名校数量有限,但录取中国学生的配额缓步增多,且毕业生逐年累计。这些人无疑冲击了当地的市场,导致人才供大于求,加之欧美日等国经济下滑,不少地区都收紧了留学移民政策,如英国去年才取消了国际学生毕业后自由工作两年的PSW签证政策等。
再者,中国人在后代教育上向来任性,受惠与教育产业化的各类野鸡大学野鸡课程,也遍地开花层出不穷。再加上如美国这些野鸡还能飞上常春藤变凤凰的转学升级系统,如今,北上广深类似一线城市,无论大小土洋企业,随便抓一个就可能有海外经历,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名校生,叫个复旦浙大毕业合照,绝对一呼百应,谁去谁知道。因此想以“海龟”身份在崛起的中国市场上觅得一席之地,一样需要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教育全球化让留学门槛成本降低的同?,海外学府的毕业证书含金量也正在下降。
撇除那些一年出去刷履历的速成派“海龟”外,那些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海外留学归来,在中国市场也未必讨好。时下内地,已经经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转型阶段,在百废俱兴时期,靠抢占先机而淘得第一桶金的时代,正在离我们远去。市场迅速成长,规则逐步完善,各行各业也正在形成自己的门派格局。
韩国超人气手游《魔灵召唤》风骚全球,却在中国这贵为全球第一的3D市场秒崩,原因很简单,山寨机主纷纷表示画面太美hold不住。连王同学他爹都亲口承认,自己儿子从小留洋,“不会看眼色说话”,翻译过来就是嘴大无脑,搞不清状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人际交往之道、用户取向等都难以捉摸,想要拿留学经验直接山寨,那就是东施灵魂附体,滥用留洋经验。
如此看来,大国崛起让更多海外游子想回来拼一把,可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加之正在成形的市场特色也会让“海龟”们面临更大竞争压力和更长的适应阶段。
留学选对专业 薪水甩同伴几条街
所以,固然留学对个人的增值是极好的,可从眼下局势来看,海外经历在人才竞争的战略上,已逐步由蓝海转红海,市场对留学生的态度也开始粉转路人。想要让这件事儿变得更有胜算,唯有在留学前就慎重考虑好战略战术,方不负恩泽。现时大致有两个方向值得参考:
第一当然是选择更容易本地化的专业。尤其是当地市场、社会恒常亟需的,比如教育、医疗护理、法律,或者尖端科技的应用等。第二是某些特色专业,相传北美码农的毕业薪水甩其他行业几条街,而腐国则青睐搞工程的高技术蓝领工。再者就是些高冷专业,一出必有工,像电影胶片修复,动物驯养及保护之类。当然,自古风萧萧易水寒,唯有壮士才能一去不复返。这些专业之所以容易本地化,很大程度还是因为连本地人都难得读上,读出来的那都是学霸学神男女汉子啊。门槛高不说,过程还累成狗,但是确实就业相对容易。
如果自诩做不了壮士,那就要选择国际化偏交流向的专业,为将来做“海龟”铺路。就以热门话题商科为例,据说除会计精算专业之外,其他都是国人扎堆水成一滩,这确实不假。不过,危机中自有生机,商科本来就是累计在经验上的学科,拼的从来就不是那张证书,因此留学反而更应该侧重观察不同地区市场特色、累计环球经验和人脉。同理,随着中国与多国双边贸易增加,遇到实习交流等,就应该利用语言优势,多往内地看,为适应两地市场做准备。
至于其他某些专业确实略为鸡肋。比如学个生化类的理论研究,读象形文字长大的看拉丁词根的速度,肯定不比说拼音文字的;至于读设计的,找不到平台的话,估计只能上淘宝店开自家店;舶来的人力资源知识还不如回家研究儒家处事之道;心理学就算了,冯唐都说了中国没有心理医生;至于其他国家语言文学,学时累死,周围人都觉得你吃错药,学完去语言学校,你觉得自己吃错药;若是想交钱学端盘子,可以选酒店管理;还有新闻传播神马的,你聊起英文来贫得过老美?
如今是男是女都怕入错行,大家有机会的时候,还是且行且珍惜啊。
自强者自胜
以上都是能学以致用的逻辑,但若是野鸡大学、大众化专业,纯粹只是人云亦云的心态下想要出去,土豪鲜肉绿茶请随意,不然就等同开启人生hard模式。不过,若是留学中发现自己难以发挥专业、学校、身份优势,那么只剩最后一条,也是最致胜的武器—自强者自胜。
正如前些日子微博上,汇集了北美留学狗血泪经历的技术吐槽帖说的那样,不管任何专业,只要平时少恋爱,门门拿A,跟教授打好关系,没事儿networking,有事儿创办club,出路都不会差。话听起来欠抽,但却很在理。既然留学已失去其光环,剩下拼的就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