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十年前的深夜,央视悄无声息地播出了一部名为《幼童》的五集纪录片,配乐是煽情的《多年以前》,讲的也正是多年以前幼童出洋的往事。
往事回首,历史再现,当年满清政府拿出120万两库平白银、公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的壮阔画面,已随时间的推移演变为如今的民间自费留学潮。而自费留学生的年龄正在变得越来越小,从二十年前的研究生出国,到十年前的本科生留学,再到现如今的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裹挟着父母举家西游,绕了一百多年,留学再次从幼童开始了。
当年操办120名幼童留学事务的容闳,已经被尊为“留学生之父”摆上神坛,接受中外各方的推崇膜拜。这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广东人,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撬动政府资源,说服曾国藩、李鸿章,支持他组织幼童赴美留学。在各种救国理念轮番登场的清末,“留学救国”显得出其不意。
事实上幼童们惊世骇俗的表现,也的确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横跨太平料的轮船还没抵达旧金山,学童们便习惯了面包黄油牛排果酱;不出一年,已经爱上了各种球类运动。几年下来,除了学业普遍优异之外,学童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迅速西化,剪辫子是自然之事,不跪拜也顺理成章。更有甚者,抛却君臣大义、皈依我主基督。种种“异端”频现,“官派幼童留学”这件事在政治上越来越不正确。是否容忍这种计划外的“洋化”,容闳与主政学监陈兰彬之间意见不同;陈兰彬等的连篇奏章,让李鸿章骑虎难下,原本计划延续二十年的幼童留学方案,不满九年即宣告中止——“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
但是魔盒既已打开,精灵便不再轻易就范,出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孩童,一样是造物的恩宠,一样有自由的灵魂。九年时光荏苒,幼童已经长成身心强健的翩翩少年,能否“一律调回”,已经不由官方做主。包括前总统格兰特在内的美国政府高层亦公开向一言九鼎的李鸿章喊话:“幼童在美颇有进益,如修路、开矿、筑炮台、制机器各艺,可期学成,若裁撤极为可惜。”种种内外因素制衡之下,“调回令”执行得很不彻底,除了少量病退和夭折的,多半幼童留在了美国、升入了大学,其中包括詹天佑在内的至少22名年轻人,进入容闳的母校耶鲁。
后来的故事就没有玄念了,学成之后的学童无非两种命运:留在海外的成了外国人的父亲,学成回国的成为近代中国电报、铁路、矿冶、军工、教育、警政、外交等各项事业的巨擘。
是留下成为新外国人,还是回国继续旧生活?时至今日,这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仰仗交通和通讯的革命、特别是网路的普及,让地球变成了无远弗近的小小村庄。虽然境界森严的“主权国家”仍是人类共处和独居的主要载体,虽然民族矛盾和文明冲突仍是解释意外事件和不幸现实的主要口实,但毕竟人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接近于天下一家、世界大同。走和留的纠结,已经大不如百年前之铭心刻骨。与此同时,让国民走得方便、留得简捷,这已经是国家级惠民工程。尊贵如外长王毅者,在殚精于钓鱼岛归属、竭虑于南中国海争端的同时,也要公开表态:大大增加中国普通护照的含金量,和更多国家相互简化签证手续,直至互免签证。
诚如王毅外长所言,中国普通护照的含金量有待提高。我本人曾两次到美国驻华使馆签证,签证处人山人海,黑衣保安声色俱厉,被拒签者灰头土脸甚至泪流满面,种种不堪之情状至今难忘。国家尚在发展中,国民自觉国际化,其溯洄从之,其道阻且长。这是另一种为国分忧,这是另一类“发挥作用”,需要决策者明察。
比较新老留学之间的异同,可见“老留学”更多的是逃避,“新留学”更多的是选择。有统计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中国好学生”出洋留学的比例正在稳步上升,北京四中、八中、人大附中等顶尖高中的毕业班里,弃高考而留学的比例已经达到三分之一。之前“考不好才出国、考不上才留学”的现象,正在被“学习好才留学”消解。“留学改变命运”,正在升级为“留学优化人生”。如何优化人生,尽管众说纷纭,仍有趋势可寻。本文开头提及的“留学低龄化”,即为可度于人之金针。人生时长有限,你不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人生。既然决定了要背井离乡,就要考虑与此前的这一段人生保持何种关系。你可以选择藕断丝连,你也可以与之一拍两散。前者让你成为双核人,你要时时"享受"两种不同文化、不同习俗、不同种群之间的争斗和挣扎;后者让你了无牵挂,成为新国人,完全融进去。虽说是来去自由,我只买单程机票。
如果你选择与故土一拍两散,那么最决绝的做法,不是试图忘却,而是从未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父母似乎终于想明白了:自己拥有对这个国家、这种语言、这套习俗、这些关系的记忆就足够了,不必再让年幼的子女拥有这些,让他们拥有另一个更加完整、并不纠结的人生吧。总是要付出代价,一旦你的低龄子女留学成行,不论是否陪读做伴,十有八九你会失去你所熟悉的东方式温暖和亲情;但为了忘却,你失去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挈妇将雏,去国怀乡,一代人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