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让“伊顿公学”成为世界各地人们的兴趣和视点。当时人们或许还没意识到,近一个世纪来,自1924年英国第一位社会主义首相登上执政党位置后,“去精英化”的路程已经走到了一个结点。在不久的将来,英国可能呈现一个现象:这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史上第一次出现君主、首相、连伦敦市长都是“著名老伊顿生”,甚至几位内阁部长也毕业于伊顿。
伊顿并不是英国的第一所公学,却是最著名的一所。它因与英国王室的渊源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甚至有种说法——英国的王公贵胄们生了儿子,第一件事儿是办出生证,第二件事儿就是去伊顿报名。据说连哈里王子当年都差点没被录取。一所皇家办的学校,哪来这么大的面子?
伊顿公学:英国王室的宗教传承
伊顿学院(Eton College)于1440年由时年17岁的国王亨利六世建立,之所以在中国被称为“伊顿公学”,是因为1868年英国政府针对当时九所中学只招收私费生而出台的一项《公学法案》(Public School Act);该法案要求这九所院校也须招收当地区域不同社会和家庭背景的学生。之后,这类院校便被通称为“公学”。
1415年,亨利六世的父亲亨利五世,也就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五世》所描绘的国王,于法国北部著名阿金库尔战役中,重创兵力数倍于己的法军。之后,英法双方缔结停战协约,法国公主下嫁亨利五世。作为一种象征,亨利五世设立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为了表达对父亲建立剑桥国王学院的宗教传承,亨利六世决定在他居住的温莎堡附近再建一所神学院,供平民子弟学习“ 神学”。15到16 世纪,伊顿公学的一切都围绕着宗教;几十位学子们犹如中世纪修士,每天两餐,星期五全天不进餐。
国王学院的盾形图徽由法国长矛、英国雄狮、三朵盛开的荷花组成。伊顿公学的盾形图徽法国长矛、英国雄狮、三朵未开的荷花,以及一句箴言“愿伊顿之花怒放”组成。伊顿公学与国王学院也是一对父子,按历史成规,伊顿学子毕业后可以优先进入剑桥国王学院。
当时的英国与欧洲一样,完全处于宗主教廷的影响之下。当时国王建校时把精力全放在了建造一个巨大的教堂之中。建筑形式独特,华丽的管风琴设在教堂中部,使得教堂两侧巨大的空间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对主的伟大赞美之音。工程只进行了一半,另一半始终未能完成。今天,走进伊顿这座教堂便能迎面见到巨大的管风琴直竖顶端。
1500~1505年,作曲家为伊顿公学创作了共93部《伊顿神曲》,只有64部或完整或部分地保留下来,其中9部曲目为圣母玛利亚颂歌,54部经文歌、神圣的牧歌和一部《耶稣受难曲》,全部为拉丁文声乐曲谱。这些曲目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作为英国文化遗产被保存在伊顿公学。
温莎城堡与伊顿公学
随着英国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扩大,一种强烈的愿望让英国的王公贵族意识到培养“精英”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从那时起,伊顿学院扩建,并开始招收被称为“国王的学者”的外来人,又被称作为“城里人”。渐渐地,伊顿不再只是宗教教义的学习领悟,体育、科学、工程、数学、物理、化学与哲学、宗教、拉丁文、音乐被放在了同等位置。近百年来,经济、近代史、社会学、生物、电子科学和一些新兴学科都是伊顿公学涉及的领域。
温莎堡是皇权的象征,至今已近1000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管是风和日丽或是腥风血雨从未动摇过它的地位。伊顿公学的院长由皇室直接钦定的惯例,让学校的大事小事也直往一桥之隔的宫里传。英国历史上有两位君主最受伊顿学子们的爱戴。一位自然是创始人亨利六世,另一位是他们打心底里爱戴的乔治三世国王。
乔治三世国王活跃在18世纪中后期,他与王后在二十年挚爱婚姻中育有九位王子和六位公主,成为英国君主多子女幸福大家庭的表率。人们联想君主情感至深的年代,总是先想到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王子的不朽爱情,以及他们的子女让整个欧洲联姻。维多利亚女王正是乔治三世第四子的女儿。这位乔治三世在忙于家庭聚会和政务的间隙,经常时不时从温莎堡一路直奔伊顿,与伊顿学子直呼姓名,参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欣赏他们的运动,邀请孩子们在温莎堡中聚会。温莎与伊顿成了君主与孩子们的故事。
乔治三世不仅在宫廷生活中情趣盈然,其王权统治也在英国历史上重落一笔。1786年,美洲新大陆上刚刚结束七年英法殖民战争,向英国君主请愿减少税负,乔治三世竟以“这是在造反”给予回复,从而激发了《独立宣言》的诞生。从此,美洲新大陆揭开了全新的历史篇章,也彻头彻尾地颠覆了历史的发展和世界的格局。
流血的荣耀
伊顿公学大教堂外侧整个墙壁上镶嵌着英国历史上产生的著名家族的盾形图徽,这些家族是国家荣耀和英勇精神的象征。它彰显着这些家族对国家的流血牺牲和贡献,受到全英人民的敬仰,也表示这些家族子弟将在此学院接受教育。
几十米内侧长廊的铜面墙壁上篆刻着排排小字,这些是上世纪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伊顿生的英名,那些年从伊顿公学走出来3000名伊顿生中,有2900名战死疆场。
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国王自1509至1547年统治英国,让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教成为了英国国教,欧洲一个新的强权国家开始形成。亨利八世与他六位妻子的故事,让他成为最受教廷争议的人物。人们对宫廷生活的好奇似乎掩盖了亨利八世的另一面,他是位才华横溢的君主,一生狩猎;同时还是作家、音乐家和诗人,他创作的曲目在英国传诵了几个世纪,被称为国王的歌谣。他还是西方最早研习全球地理的君主,在他的引导下更是掀起了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探索和思想创新的先河。他的大臣中不乏各类思想家,如第一部理想社会乌托邦思源的作家托马斯·莫里斯。
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一生未嫁,她的励精图治为后来的大英帝国打下了基垫。在宫廷生活中她开创了那个时期奢华夸张的艺术和装束风格,对整个都铎王朝产生了极大影响。伊丽莎白一世把亨利八世的基业推向全新的高度,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和未来的新大陆。
盛邀世界影响力的人物与伊顿公学学子们讨论各类话题是过去几个世纪的一项传统,这让伊顿公学成为了产生世界影响力人物的“摇篮”。
6个世纪以来,在伊顿知名校友录《著名老伊顿生》的名单中,赫然罗列着西方最早的人类社会学家、哲学家、修辞学家、剧作家、西方历史上最早设立议会两院制的政治家、西方历史上最早设立政党政治家、创立三角函数数字家、大航海时代探险家、世界第一项职业运动俱乐部赛马会创立人、最早的职业板球运动俱乐部和国际比赛创立人、007影片原创、西方最早的金融家、第一位钢铁大王、西方最早全球贸易商家,等等等等。600年的传承,15万名学子,800位“著名老伊顿生”,称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
卡尔·马克思曾提出:“在你还没选择社会的时候,社会已经选择了你。”或许也是对历史形成的教育体系的一种深刻认识。在2009 年7月的“ 离校日”仪式上,除了伊顿唱诗班的颂歌外,伊顿公学入学部主任瑞斯做了演讲,他声称自己是一位马克思的忠诚追随者,七年前他持着强烈的不同见解来到伊顿公学,七年的伊顿生活,让他在即将离开伊顿时做了这样一个结论:“伊顿公学追求的独立思维、人文关怀、坚韧英勇、团队合作、社会责任、领袖精神、人类尊严。如果卡尔·马克思还活着,他会看到他的理想在伊顿成为了现实。